分享

闷头瞎搞与读书

 刘攀132 2020-06-07

第一类人,犯了个错误,但不会总结教训,然后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类人,犯了错误,会总结并吸取教训,后面不会或减少犯同样错误;

第三类人,通过观察别人犯了这个错误,然后思考模拟自身犯错情况并总结教训,以后会尽量避免犯此种错误;

第四类人,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实际观察,但通过接收别人对于此类错误的抽象总结,比如文字和语言,就吸取了经验教训,并达到了避免犯此类错误的效果。

很显然,擅长读书的人,就属于第四类。

投资投机市场,不犯错误不交学费是不可能的,区别只在于交多交少。上述这四类人,在市场里的学费金额,应该会差别很大。

第一类,学费交了一次又一次,直至账户清空。运气好发生全面牛市回次血,然后继续循环往复交学费,这属于市场里的模范韭菜。对于此类人来说,市场其实就像无尽头的地狱,永无出头之日。不过,此类人现在阅读此文章的概率不太大。

第二类,不管是哪种风格,市场总会有千千万万的适合你的陷阱来收你学费。如果非要亲身经历痛苦才能总结教训,那代价也是非常大。也许仓位控制不幸运的,那就撑不到曙光到来那一天。

第三类,因为善观察,会总结,能跳过不少亲身犯错,学费肯定会减免不少,但市场毕竟是个复杂综合体。通过亲身观察到的总归少,再加上时间成本,就算顶级聪明人,一轮牛熊,几年光阴,能积累多少干货,也还不好说。

第四类,抽象的形而上的经验传递,是一种知识积累的复利形式。如果能够把相关文字理解深刻,那学费的减免量就会呈指数级别的上升。少数大智慧的,学费接近全免,也不是没有可能。

欧奈尔把经验总结成文字,温斯坦也总结成了文字,马克吸收了他们又总结了文字,斯坦恩吸收他们又总结成文字,陶博士通过广泛深度阅读,综合吸收了那么多前辈大家,融会贯通后终成一代宗师。

所以,我看到日常讨论或者留言里,那些一点书本积累都没有,却在那里大胆搏杀,然后总是不断地重复亏损、懊悔、哭惨的,总觉得匪夷所思。难道看一眼书本的累,要远大于被市场反复蹂躏的痛苦?

还有一些认为书本价格贵的,也是难于理解。确实,一本书可能是比中午一顿快餐贵那么几块,但你打开你的交易账户,看看交割单,再对比一下书价,还会觉得贵吗?窃以为,投资类书籍,是世界上最最最最最最……(此处省略108个最)便宜的,没有之一。当年做期货时候,我要是早几个月看到《以交易为生》,至少可以少亏一辆车。所以,17年跟随宗师公号学习以来,一有书籍推荐,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购买。有些实在买不到,就只能买某宝打印版。每本书中哪怕只看到一句话有用,也算是超值了。更何况有些书真可谓是字字珠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