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曾经是江南,那现在还是么?

 天空勇者 2020-06-07

匡庐奇秀,含鄱湖光。


江西曾经是江南,看着像一句废话:懂一点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长江流经鄱阳湖,而鄱阳湖的入江口在江西北部与安徽省的交界处,江西省本来就在长江以南嘛!

但其实这句话并不简单,因为它不仅道出了江西之名的由来,还揭示了我国古代曾经是有以“江南”为名的行政区划的。

正是这个区划的设立,最终催生了我们如今的江西省的行政建置。
江西省政区

古代“江南”包括哪些地方?

要细说“江西曾经是江南”的问题,首先就得搞清楚,古代江南指的是哪一片地理区域。

在现代,我们说的江南是广义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在古代,江南的范围,是随着华夏先民的地域开拓和人口迁徙而不断变化的。

先秦时期,楚国在长江中游地区不断向南扩张,夺取了今湖北南部和湖南中部与北部的大片土地,到了战国时期还夺取了今江西省的大部分区域。春秋时期的史书《左传》多次提到“江南”这一地理概念,如“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这里郑伯所说的“江南”,大致是指今湖北的江南之地和湖南大部分地区。还有“王以田江南之梦”等记载,都佐证了此时的江南指的是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正是因为楚国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开发,使得先秦时期的江南是以楚国在长江以南国土为核心的区域,包括湖北南部,湖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
战国时期的楚国
 
秦汉时期,江南的范围较先秦时期有所扩大。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朝设置的地处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黔中郡也属于江南地区。汉武帝时期扫平了东南地区的东越国、闽越国和南越国,以今安徽寿县为治所设置扬州刺史部,开启了两汉天下十三州的时代。这里的扬州包括西至今湖北南部,东到今江浙地区的广大区域,南部则包括今江西省全部区域和福建省的部分地区。这时的江南已经开始包括江浙地区,汉乐府中的名作《江南可采莲》中所提的江南,就是指的江浙吴语地区。

汉朝扬州刺史部
 
汉末三国时期,中原战乱频仍,中原士族和流民百姓开始迁往长江下游流域地区,构成了孙氏吴国的立国之基,“江东六郡”开始取代“江西(江南西部)”的湖南湖北地区,成为“江南”新的核心区域。东晋永嘉之乱爆发后,大批的中原士族跟随东晋朝廷衣冠南渡,到了今江苏和浙江地区,进一步加强了江东在“江南”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天下分为十道监察区,其中之一的“江南道”辖境非常广大,包括了长江以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地区。江南道的设立,是首次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将“江南”的范围确定了下来。唐玄宗时期,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这里的“江东”含义与汉末三国时期又有所不同,不再包括今江西省。

白居易笔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正是指的江东地区。

唐代江南东西道
 
于是,江南有了广义和狭义的江南之分,狭义的江南就是指“江东”的江浙闽吴地,广义的江南指代江南道所监察的,包括江南东部和江南西部在内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与今天所指的江南基本相符。此后的历朝历代,除了清代短期设置过江南省之外,江南的范围没有再发生大的变化。

文人雅士们在描绘江南时,多指代的是狭义上的江南(江浙吴地),而史书中记载的江南,多为广义。而本文所要说的江西省,正是属于广义上的江南。

 

豫章故郡江州府:

秦汉至南北朝的江西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对于自秦汉之后数百年的江西省区历史,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已经一言以蔽之。

如上文所言,江西之地在先秦时期为楚国所占据。秦灭楚之后,在江西境内设立九江郡,郡治范围包括了今江西省全境。楚汉时期,九江郡被项羽分封给英布作为九江国。汉朝初年,在郡国并行制的形式下,一方面,英布管理着改称淮南国的九江国,另一方面,汉高祖在淮南国内设置豫章、庐江、衡山、九江四郡,其中豫章郡的治所就在今江西省会南昌。在隋唐以前,豫章郡一直管理着今江西省的核心地区。

西汉淮南国
 
西汉时期,随着豫章郡周边的封国不断被废除,并入豫章郡的县越来越多,到了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就已经管辖了包括南昌县、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等十六县,基本囊括了今江西省的范围。而这些县都位于长江以南。
东汉和三国时期延续了豫章郡的建置,但也做了些许的调整,如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孙权设置鄱阳郡,让豫章郡这个“巨无霸”不再管理那么大的地盘。豫章郡与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陵郡、庐江郡并称“江东六郡”,同属扬州刺史部管辖,其中庐陵郡的辖境包括今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吉安等地。在今江西省境内也是发生了众多与孙吴政权相关的著名事件,如周瑜病逝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在戏曲演义中,诸葛亮又跑到柴桑来上演著名的“卧龙吊孝”。

江东六郡
 
两汉三国时期的江西省,以豫章郡为核心,而两晋南北朝的江西省,就要以西晋时期设立的“江州”为代表了。西晋元康元年(291年),扬州下属的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等十郡合围一州,以刚好临近长江且处在长江以南为意,称为“江州”,治所先设在豫章郡,后搬到柴桑县。这里的江州不仅包含了江西全境,连湖北南部的武昌郡、湖南的桂阳郡也加入了进来。在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将豫章郡、庐江郡、鄱阳郡,武昌郡划出一部分,新设立寻阳郡,主要管辖今江西省北部地区,也属于江州管辖。

晋代江州
 
江州统辖江西全境的局面维持了200多年,到了南朝梁后期,南朝士族出于与北方政权对抗的需要,推动州、郡、县三级区划进行一番大改革。江州被分割成四块,江州自己只管辖豫章郡、庐陵郡、南康郡,其他郡分别为西江州(寻阳郡、太原郡),高州(巴山郡、临川郡、安成郡、豫宁郡)和吴州(鄱阳郡),其中巴山郡(治今江西抚州)和豫宁郡(治今江西武宁)是新设的。在南朝陈时期,西江州和高州又并入江州,和吴州分立。而今江西省北部的婺源县、玉山县、铅山县分归今安徽、浙江、福建省境内的新安郡、东阳郡,建安郡所管辖。

南朝梁政区
 
从秦汉到南北朝的数百年间,江西地区的行政建置是不断调整的,但是江西省境内的州郡辖境无论大小,基本都在长江以南,这也是唐代“江南西道”建置的制度基础。

 

江南大道分东西:

隋唐时期的江西 

唐太宗贞观年间就已经有了江南道的设置。太宗在贞观元年,将天下划分为十大监察道(非行政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这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大创举。其中今江西省全境都在江南道的管辖范围。

唐代江南道各州府
 
至于江西地区的行政建置,依然是州县的形式。隋代统一了江南地区后,对南朝时期江西地区的行政区划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将原来偌大的江州和吴州打碎,分置洪州、饶州(治在今江西上饶)、虔州(治在今江西盖州)、吉州(治在今江西吉安)、江州(治在今江西九江)、袁州(治在今江西宜春)和抚州(治在今江西抚州)。在这时,豫章郡和洪州是同名的,也就是说今江西南昌市古称既有豫章,又有洪州。王勃所谓“洪都新府”便是由此得来。唐朝在沿用着七州设置的基础之上,与唐肃宗乾元元年分割抚州的一部分设置了信州,将原属于东阳郡的玉山县也拉进了自己的怀抱。

唐代江南西道
 
唐玄宗统治前期,还是一位大有为的君王,为了便于全国政令的统一,在之前天下十道的基础上,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将全国重新划分为十五道。江南道被划分为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和黔中道。其中江南西道的范围包括江西全省及湖南、安徽、湖北的一部分,总共有包括江州在内的19个州府,治所设在洪州,后来的江西省会也设在这里。江西省之名,正是取自“江南西道”之意。

唐代十五道
 
二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中原生灵涂炭,但是战争没有直接冲击唐朝的江南地区,鱼米财赋得以保全,这就为唐朝后来反攻平叛奠定了经济基础。免遭战祸的江南西道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口也繁衍得越来越多,今江西地区除信州外的七州,户口数就已经达到了24万户,是隋代江西地区的近三倍。江南西道也由原来的监察区变为了正式的行政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也为江西省后来的政区形成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

所以《神探狄仁杰》第二部中,狄仁杰访查江州还算是合乎历史,但是其宣读的武则天圣旨中提到“江南西道”,就纯属从30多年后的未来穿越了。但是圣旨中那句“江南西道者,堪称国脉,位犹重焉”,用来形容钱粮丰富的江西则是恰如其分。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截图

 

改道为路州县多:

两宋时期的江西

五代时期,无论是中原还是江南地区都十分混乱。江西地区先是被唐朝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政权统治,之后又归属李昪建立的南唐政权管辖。尽管有政权更迭,但是相对北方而言,江西的战祸要少得多。吴和南唐的君主也不兴杀伐,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爱惜民力、发展生产。在行政区划上,南唐于湘西地区分别在公元952年和公元969年设置了筠州(今江西高安)和建武军(今江西南城)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并在唐代37县的基础上,新设了瑞金县、德兴县、铅山县等16县,以适应江西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状况。

五代南唐地区
 
两宋时期是经济中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的关键时期,江西地区作为江南地区的一块核心区域,其政治和经济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宋太祖赵匡胤效仿唐朝,将全国划分为13道。到了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全国改道为路,将全国划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广南东、广南西十五路。由于宋代面积要小于唐代,所以这十五路的辖地明显要小于唐代十五道的辖地。其中的江南路只包括了今江西省全境和安徽省的长江以南地区,较唐代的江南道不可同日而语。

北宋政区图
 
宋真宗将本来就不大的江南路再切一刀,于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将其分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南西路管辖今江西省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原有的洪、抚、江、袁、吉、筠六州和赣州(今江西赣州)、建昌军(今江西新余)、南康军(今江西都昌)、临江军(今江西新余)和南安军(今江西大余),而江西省北部的江州、饶州等地区归属于江南东路管辖。由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宋代江西地区成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在北宋徽宗崇宁年间户口超过了180万户,是盛唐天宝年间的7倍有余。也难怪这样富足的环境下,宋代江西会出欧阳修、王安石、晏殊、黄庭坚这样的文学大家。

北宋江南西路
 
靖康之变后,又有大批北方官宦士子南迁江南,进一步推动了江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宋高宗建炎年间一度将江南西路改称江西路,差点提前打造了江西省,不过才一年就又改回了江南西路,而江州此时回到了江南西路的怀抱。据《文献通考》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江南西路的户口数突破了220万,可谓是前无古人了。

南宋的江西地区和北宋一样,也荟萃各类名人大家,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和陆九渊,抗金词人杨万里,抗元义士文天祥。南宋名将岳飞常到江西庐山修养。辛弃疾从北方到南宋抗金,也常在江西的铅山县活动。江西的人文风采、英雄之气,随着江西省的形成而日渐浓厚。

南宋政区图

江南西部置行省:元代的江西

元朝灭亡南宋后,效仿金朝的行尚书省制度,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将南宋的江南西路改为江西行省,这是江西地区正式建立行省的开始。但是这个江西行省的管辖范围除了原来的江南西路外,还包括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和湖南省的部分地区。图示可以看出,江西行省的北界就是长江。

元代江西行省
 
元朝效仿南宋的地方制度,在江西行省内设置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4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省治龙兴路就是原洪州府。至于受江南东路管辖的信州路、饶州路等地区,仍然老老实实地待在元朝设置的江浙行省里。相对于宋朝,元朝在江西地区只新设置了一个永宁县,隶属吉安路。

元代对于江西政区发展具有两大贡献:一是正式设立的江西行省,使江西首次以行省的面貌出现在历史中,并为后世所沿用;二是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建置,不少州县的名称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元代的江西行省同湖广行省、江浙行省一道,构建了元代江南地区的行政区划。
 

江西省境基本定:明清时期的江西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改革了全国的行政区划,将原来的行省路、州、县三级制改为了省、府、县三级制,将行省换了个新名字,叫承宣布政使司。明朝将原来偌大的江西行省拆散,分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和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而江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辖境,主要是鄱阳湖和赣江流域地区。

新的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与今日的江西省境相当,包括了南昌府、袁州府、赣州府、吉安府、九江府、建昌府、广信府(原信州)、饶州府、瑞州府(今江西高安)、南安府(今江西大余)、南康府、抚州府、临江府(原临江军),相当于将原属于江浙行省的饶州和信州地区纳入了江西的范围。但是今婺源县还是在隔壁省待着。
明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值得一提的是布政使司所在地南昌府。朱元璋在与陈友谅鄱阳湖血战的时候,其侄朱文正在洪都城(洪州)守住了陈友谅大军的进攻,为朱元璋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洪都改为南昌,意在取祥瑞之义。

但是原本富庶的江西地区在明代遇到了发展瓶颈。由于明代皇室宗亲(以宁王势力为代表)和权臣巨贾(以严嵩势力为代表)在江西的繁衍生息与土地兼并,使得江西的可耕之地达到饱和状态,使得许多农民流离失所,被迫发动起义反抗统治。鉴于此,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在元代68县的基础上,新设了万年县、东乡县等9个县,以调整行政区域和表彰镇压起义的意义。

清朝正式将江西设置为“江西省”,辖境与明代江西基本相同,以巡抚衙门作为省级政府机关,中间只做了少许的调整,如将赣州府的宁都县升级为省直隶州,相当于今天的省直管县级市。同时清朝创立了直隶厅和散厅制度,分别与府和县平行,类似于今天的行政公署和市辖区。因而江西境内多了不少散厅,如莲花厅、铜鼓厅等。总的而言,清代江西省没有发生前朝那种剧烈的政区变化,相当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清代江西地图
 
明清时代的江西省境依然在长江以南地区。到了民国和新中国时期,江西省的最后一块“失地”婺源县也回到了上饶的怀抱。

数千年江西行政区划的发展,直接左右了江南地区的行政建置的调整。江西人民既可以说自己是“江西人”,也可以说自己是“江东人”。

但不管是江西还是江东,江西人都是江南人。

参考资料:
左丘明《左传》
司马迁《史记》
马端临《文献通考》
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青:《唐前历史地理与诗歌地理中的江南》,载阅江学刊2010年第2期。
肖华忠:《隋唐以前江西政区的建置与沿革概述》,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三期.
肖华忠,刘有鑫:《江西古代的政区建置与历史沿革(下)》,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