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9tx22v工人 2020-06-08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在短短九个月内就被朝廷镇压下去了。但是,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却才刚刚开始。就在当年十一月,以羌胡屯兵为主力的叛乱在帝国西陲爆发,史称“边韩之乱”。这次叛乱来势迅猛,很快席卷了整个凉州,并在次年攻入关中,直接威胁到京畿地区,东汉朝廷紧急调遣军力前往镇压。也就在这次镇压叛乱的战争中,日后开启三国乱世的重要人物——大军阀董卓正式登场了。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董卓这人很有威名,一入京师就令满朝公卿噤若寒蝉。当时有多路兵马同时进京勤王,洛阳城内的驻军也不少,董卓却能轻松吞并其他人的部队,将军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接下来更是一路“骚操作”:把持朝政、废立皇帝、迁都长安......却几乎无人敢与之正面对抗。董卓咋就能这么“牛逼”呢?

原来,“牛”人自有“牛”事迹,作为一个由基层军官干到将帅、再收罗各路人马成为军阀的人物,董卓的威名是靠着战争中的军功和胜绩积累起来的。其中,中平二年(185年)镇压边韩之乱的战争,正是最耀眼的一环。在这次战争中,董卓的表现非常突出,最终因立下大功而被封侯。也就是在这时,他用兵的诡谲难测和行为的桀骜不驯,都已给朝廷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且听小编的详细分解:

一、饷给断绝,屯兵倒戈

所谓“边韩之乱”,“边”即边章,“韩”即韩遂,这两个人是叛乱名义上的头目。《三国演义》的读者对韩遂肯定不陌生——就是那个和马超一起打曹操的韩遂。

其实,边章本名边允,韩遂本名韩约,两人都是凉州地界上的名人,本不想参加叛乱,却被乱军扣为人质,用来胁迫金城太守投降。而凉州政府却把他们当作了叛军的同谋,发出了通缉令。于是,两人就改了名,死心塌地加入叛军阵营了。(见《后汉书·董卓列传》)

这次大叛乱的实际参加者很多、很杂,见诸史书的有“湟中义从”、“凉州义从”、“北地先零羌”、“枹罕河关群盗”等等。所谓“义从”,是指从当地羌胡民族中招收的屯兵,属于东汉王朝在西部的边防军。“湟中”即今青海湟水两岸之地,这里的屯兵可能是最先起事的一股,随后金城郡乃至整个凉州的屯兵都跟着闹起来了。至于北地郡的“先零羌”(羌人中较强的一支,长期与东汉王朝对抗),陇西郡枹罕县、河关县一带的土匪、强盗之类,原本就是反政府的非法武装,就趁机跟屯兵联合在一起造反了。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湟中(湟水谷地)风光

因此,“边韩之乱”本质上是边防军的哗变,只不过因为当时的边防军中有大量的羌胡“义从”士兵,因而被指为羌胡作乱。其实,在边防军中也有许多汉人士兵,通常是被充军的刑徒或是应募的底层贫民及其后代,因为世代守边,长期与羌胡杂居(很多人娶了羌胡女人成家),习性上已与之相近了。不过,按照东汉时的规矩,边防军的军吏即基层军官通常是“良家子”(汉人中产家庭)出身,像史书中提到的北宫伯玉、李文侯、宋建、王国,大概都属于这一类。他们被士兵们推举为将军,是造反的实际领导者和指挥官。在十几年前,这些基层军官曾在名将段颎麾下镇压羌人叛乱,前后打了上十年的仗,因而对战争十分精通。这正如时任谏议大夫刘陶所言:“今西羌逆类,私署将帅,皆多段颎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变诈万端。”

这样一些正规军、职业军人,为何会突然造起反来呢?从时间上看,在兵变发生时,黄巾大起义已经持续了九个月,东汉朝廷镇压黄巾军的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黄巾起义并未波及到凉州地界,而西部边防军是否曾被抽调去镇压黄巾军,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东汉朝廷原本就有严重的财政危机,汉灵帝早就被逼到了靠卖官来弥补亏空的地步,再经过这样一场全国性的战争,朝廷手中的资金接近枯竭,给军队的粮饷已经发不出来了。

十一月......诏减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后汉书·灵帝纪》

当时,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数万官军仍在冀州、南阳等地作战,朝廷仅有的钱粮也要优先保障这些部队——实际上这部分官军也不全靠“工资”,而是通过战争“致富”,借着屠杀黄巾军来“抢钱、抢粮、抢女人”——而其他的部队,尤其是驻扎在僻远边境上的屯兵,就无人关注了。早在几个月前,帝国南部边境上的屯兵就已发生过哗变,将交州刺史和合浦郡太守都抓了起来。(见《后汉书·灵帝纪》)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兵变发生时,凉州各郡的屯兵被拖欠粮饷可能已经很久了。

边防军的士兵不仅自己要吃穿,年纪大些的还都有家有口。一边是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转过头去看到的却是皇帝卖官鬻爵、官僚贪污腐败、豪门奢侈无度,军中将校把仅剩的一点粮饷吞为己有。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叛乱也就不难理解了。最初的兵变可能发生于“护羌营”即边防军的总部,士兵们杀了护羌校尉伶征,拥立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为将军。随后,其他各部屯兵群起响应,宋建、王国等人骗来了金城郡太守陈懿,将其押至护羌营杀死。边允、韩约原本是被叛兵利用的人质,后来却遭到官方通缉,只好加入叛军阵营。由于他们是本地名人,在凉州乃至全国都有名望(韩约曾劝大将军何进诛杀宦官),就被叛军推举为军帅,成了名义上的领导人。

也正是由于边章、韩遂的加入,这次兵变很快上升到政治和战略的层面:提出了“诛宦官”的口号,与众羌、群盗等各种反政府势力联合,集中力量一路向东进攻,要打到京师推翻朝廷。叛军首先控制了金城郡,进而不断袭击汉阳郡(曾将凉州刺史左昌包围在冀县),后来又绕过汉阳郡的城塞进入右扶风,将新任护羌校尉夏育包围在畜官(国家的养马牧场)。到了第二年春季,叛军的数万骑兵就已进攻到了三辅地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地)。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边韩之乱”初期形势图

二、朝廷征召,董卓登场

面对西部叛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东汉朝廷紧急调遣兵力应对。刚从镇压黄巾军的前线返回的皇甫嵩被任命为主帅,负责镇守长安,并消灭侵犯关中地区的叛军。然而,对黄巾军战无不胜的皇甫嵩,遇上西部叛军后却表现很沉闷,从三月打到七月,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可以称道的战绩。

此前,皇甫嵩与大宦官赵忠、张让早就有矛盾,这时他们就趁机向皇帝打小报告,说皇甫嵩连战无功,白白消耗大笔军费,不如换掉。汉灵帝对皇甫嵩的表现也不满意,就将他免职,改任司空张温为主帅,重新组织对叛军的作战行动。

张温上任后,来到长安,就“以诏书召卓”,要见董卓。董卓何许人也?张温为何急着要见他?

董卓是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出身于武职家庭(其父曾任纶氏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武装部长),“性粗猛有谋”,年轻时就“以健侠知名”。董卓一开始的工作是郡里抓捕盗贼的小吏,后来边境地区遭到胡人抄掠,很多百姓被掳走,董卓被凉州刺史选为“从事”,率领兵马追捕胡人,“大破之”,击毙和俘虏的胡人数以千计。此后,董卓被名将段颎举荐,担任了边郡重要武职“兵马掾”,负责在边塞巡逻防卫。

董卓膂力过人,武艺高强,能够“双带两鞬,左右驰射”(身背两弓,在骑马奔驰之际左右两面射箭),为羌胡所畏。汉桓帝末年,董卓被选为羽林郎(皇家禁卫军军官),曾跟随中郎将张奂去讨伐汉阳郡反叛的羌人,战争胜利后被提升为郎中,还获得了朝廷赏赐的九千匹缣(细绢)。董卓认为战功是与战士们一起获得的,因而将赏赐全部分给了吏卒,显示出了大将之风。后来,董卓先后当了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被免职后,又被朝廷征拜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在前一年的讨黄巾战争中,董卓被朝廷拜为东中郎将,替代了卢植的职务,负责征讨冀州黄巾军。结果在下曲阳战败,被撤职降级。本年初,朝廷又恢复了董卓的中郎将职位,让他给皇甫嵩当副手。这几个月来,董卓一直在前线与叛军交战,最了解实际情况。张温急着见董卓,目的就是要了解前线的情况,听一听对付叛军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然而,董卓却拖了很久才来见张温,而且在听到张温批评他来迟之后,董卓“应对不顺”,态度很不好。为什么呢?或许,董卓这时候有一些情绪,因为朝廷换帅不只是换了正职,也把董卓的“副总指挥”职务给免了,给张温配的副手是执金吾袁滂。可能董卓觉得自己有些冤:叛军的战斗力在那明摆着呢,你以为是好对付的?这几个月我们没打败仗就很不错了!再说了,你张温以前当的是大司农、司空,又没带兵打过仗,懂啥呀?皇甫嵩和我都打不赢,换了你和袁滂两个面瓜就能打赢了?

董卓的这个态度,顿时惹恼了旁边的一位枭雄,此人就是三国读者都知道的孙坚。孙坚自少以胆魄闻名,一年前,他自己招募了一千多人的队伍,跟着朱儁镇压黄巾军。在西华之战(对阵彭脱率领的汝南黄巾)中曾受过重伤,在宛城战役(对阵赵弘率领的汝、颍及南阳黄巾)中“身当一面”、先登破城。此次张温受命出征,广泛延揽军事人才,孙坚也被调来参战,率本部人马驻扎于长安。孙坚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在日后诸侯讨董卓的战争中,他率军北上就一路杀了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两个大官。现在,孙坚见董卓态度不恭,就凑到张温耳边说话,劝他以军法行事,斩董卓以立威。

温以诏书召卓,卓良久乃诣温。温责让卓,卓应对不顺。坚时在坐,前耳语谓温曰:“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温曰:“卓素著威名於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然而,身为朝廷高官的张温,性格却比较柔和,他一方面对董卓的态度并不太介意,另一方面又觉得是用人之际,董卓已与叛军多次交手,熟悉敌情,而且军事素质过硬,又是凉州本地人,对于讨伐西部叛军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张温并没有排斥董卓,反而加以笼络,将董卓拜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等人一同充当其麾下的主力军团长。这样,董卓虽然不再是副总指挥,但是从名义上讲是得到了提升(将军位号要高于中郎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董卓在之后的战争中就表现得十分积极了。

三、美阳退敌,六军上陇

公元185年七、八月间,朝廷军因统帅被撤换,处于收缩防御状态,而西部叛军的进攻势头就更加强劲了。(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董卓在这段时间里一度代理了总指挥职务,带领朝廷军稳住了阵脚,直到八月后张温、袁滂到任为止。)

东汉朝廷在换帅的同时,也向前线投入了更多的部队,从各州郡尽可能抽调来的步骑兵都被派到了关中前线,朝廷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余万人。这支大军完成集结后,就离开长安,向西进军到美阳县(今陕西扶风县北),在这里停下来摆出防御姿态。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美阳之战

很快,西部叛军也向东抵达了美阳县,两军开始交战。叛军原本都是正规军、职业兵,且身处边境常与羌胡对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朝廷军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因此,交战结果是朝廷军方面“辄不利”,多次遭到挫败。在这些败仗中,也包括孙坚打的一次败仗,他带着自己的千余人马在美阳亭北(美阳县可能有美阳亭,战场在其北)遇敌,结果差点被打死,狼狈撤退时连印绶都搞丢了。

不过,总的来看,朝廷军在勉力抵抗之下,也能力保己方阵线不失。双方一直相持到十一月份,此时遇到了异常天象——某天夜里,天上突然出现了一颗大流星,光芒长十余丈,将叛军营地照得通亮,军中的驴马牲口都受惊鸣叫不已。按照当时人的观念,两军交战时如果有流星朝哪一方落下,就预示着哪一方会战败。因此,这一天象严重影响了叛军的士气,都觉得兆头不好,想要退兵回老家去。(这其实也反映了士兵思乡的情绪,因为叛军已外出征战近一年之久了。)

董卓熟悉叛军内情(可能有不少亲朋故旧在叛军中为其充当眼线),很快得到了叛军人心不稳、想要退兵的情报。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战机,于是就和鲍鸿等将领一起发兵猛攻叛军阵营,结果“大破之”,斩首数千级。叛军本无斗志,就此撤军向西遁去。(鲍鸿是右扶风人,曾任屯骑校尉,后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他率领的应是京师禁军“北军”的骑兵部队。)

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后汉书·董卓列传》

赢得美阳之战的胜利后,“躺赢”的总指挥张温开始拟定下一步作战计划。他命令大将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西逃的叛军,同时也给了董卓三万人,派他去讨伐北地先零羌。张温是否还派出了其他部队呢?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有“六军上陇西”,那么除了周慎、董卓之外,可能还派出了四支部队,但是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从兵力上分析,朝廷军总共有十余万人,而周、董两路就占了六万人,还有部分兵力要随张温留驻关中(应在2-3万人以上),因此其他四路部队的兵力应较少,估计仅1-2万人。

对于张温的作战计划,董卓明确提出了异议。他要求把自己的部队派到西部战场上去(北地郡是在北边),跟在周慎军的后面推进,为之提供接应。张温不肯采纳这一建议。董卓于是上书朝廷,他仔细分析了凉州地区的地理形势,认为周慎兵力单薄,必然要打败仗。奏本呈给了尚书台,却没有及时得到答复。而张温则认为西部叛军已不足为患,催着董卓赶紧出发去讨伐先零羌。军令如山,董卓只得率部出征了。

山阳公载记曰:卓谓长史刘艾曰:“......孤昔与周慎西征,慎围边、韩於金城。孤语张温,求引所将兵为慎作后驻。温不听。孤时上言其形势,知慎必不克。台今有本末。事未报,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

四、追亡北地,智退先零

张温为何坚持让董卓去讨伐先零羌?小编刚开始读到这段历史时,曾以为张温是因董卓之前态度不恭而故意“整”他。但是,深入收集了与此事相关的各种史料后,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如前文所述,“边韩之乱”的造反主力是西部边防军,而其他各路反政府武装都纷纷与之联合在一起。但是,在这些联盟者中,先零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一支部族实力强大,历史上曾多次反抗过东汉王朝,还一度建立过自己的王朝——滇零王朝。从地理范围上讲,先零羌和西部叛军根本不在一起,他们的大本营是在北地郡,而远离叛军的根据地——凉州西部的金城郡。

因此,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中,实际上有两个作战方向:一个是西线,叛军主力自西向东穿过汉阳郡、进入右扶风,从西面进逼长安;一个是北线,先零羌部落由西北向东南进攻,袭扰左冯翊、河东郡。谏议大夫刘陶在奏章中描述了这种两线作战的局面:

臣常惧其轻出河东、冯翊,钞西军之后,东之函谷,据阸高望。今果已攻河东,恐遂转更豕突上京。如是则南道断绝,车骑之军孤立......西寇浸前,去营咫尺,胡骑分布,已至诸陵......——《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在这种形势下,朝廷军在集中主力对付西部叛军的同时,也要抽出兵力应对先零羌的袭扰。张温上任后,任命议郎赵岐为将军府长史(相当于参谋长),率军驻扎于安定,这支部队显然是针对先零羌的。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赵岐屯安定防范先零羌袭扰

赵岐因反宦官、受党锢而留名,《后汉书》中有他的传记,但是未提及他的战绩如何。从种种迹象来看,赵岐应是吃了败仗,而且可能是一场惨败。因为他的长史职务突然就没了,反而被大将军何进举荐为敦煌太守,不但手里没了兵,还要和其他几个新任郡太守一起去兵荒马乱的凉州上任,结果被叛军抓住差点丢了性命——这应该就是因战败被免职,去西部上任其实是变相的惩罚,让他以此赎战败丧师之罪。

中平元年,四方兵起,诏选故刺史、二千石有文武才用者,征岐拜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补长史,别屯安定。大将军何进举为敦煌太守......——《后汉书·吴延史卢赵列传》

其实,赵岐打败仗并不奇怪,他此前根本没有带过兵,能和军事靠上边的只有一篇《御寇论》,这是他在桓帝末年针对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而写的守边之策。显然,在边境上真刀实枪地干,没有足够的战争实践历练是不行的。说到底,这是张温用人不当。

我们不难设想当时的情景:美阳之战后叛军西逃,而先零羌却大有长驱直入之势。这时,张温将董卓派去打先零羌,其实正是对他的倚重,毕竟美阳之战已经充分证明了:董卓打起仗来着实是个硬手。

当然,这事在董卓看来,是张温的决策有严重失误:一方面,他低估了叛军的实力。叛军虽然被击败,却并没有“伤筋动骨”,退回凉州后在本乡本土作战将更加难以对付。另一方面,他也高估了先零羌的威胁。后者虽然也很有实力,但是目的却只是袭扰、抢掠,并不会对长安等地发起硬攻,只需稍加阻击即可令其知难而退了。因此,战争的关键还是在于西线,必须集中力量于西部战场,确保将叛军逐回湟中一带,才能真正控制住整个凉州的局势。

不过,军令难违。即使再有意见,现在董卓也必须先去讨伐先零羌。

这个任务其实不难,在西部叛军已经败逃的情况下,先零羌并不想和朝廷军硬刚。他们掉头就往北跑,董卓军跟在后面追击,一前一后进入了安定郡/北地郡地界。

根据十几年前段颎讨伐先零羌的战争来看,其纵深腹地在今宁夏吴忠市、银川市一带,进讨的基本路线则是高平川(又称苦水,即今宁夏南部由固原市至中宁县的清水河流域)。高平川本是东汉初安定郡的核心区域,但是经过多次羌乱之后,东汉王朝已失去了对这一区域的实际控制。原来的安定郡仅剩下了东南一角,即郡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一带,赵岐之前屯兵的安定应该就是指这里。因此,董卓军追击先零羌的路线,应该就是“关中——安定(临泾县)——高平川”。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高平川(宁夏清水河流域)风光

先零羌的后撤,似乎有“诱敌深入”的意图,等董卓军已经深入其境(应是在高平川)之后,他们突然纷纷掉转过头来,想要截住董卓军的退路。对此,董卓预有准备,在安定(临泾县)留了一支后卫部队,即由别部司马刘靖率领的步骑兵四千人(羌人不知虚实,以为有数万人马)。当他发现形势不利,就立即率军回撤,尽管路上遭到了一些羌人的拦截,但是这些羌人担心被背后的朝廷后卫部队夹击,不敢使出全力拦截。因此,董卓带的主力部队很容易就突破了先零羌的包围,回到了安定一带。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董卓讨伐先零羌行动示意图

山阳公载记曰:卓谓长史刘艾曰:“......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以为西方可一时荡定。孤皆知其不然而不得止,遂行,留别部司马刘靖将步骑四千屯安定,以为声势。叛羌便还,欲截归道,孤小击辄开,畏安定有兵故也。虏谓安定当数万人,不知但靖也。时又上章言状......”——《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

尽管没有多少斩获,但是董卓此次出征毕竟将先零羌驱逐了回去,解除了他们对关中地区的威胁,也算完成了任务。

五、书谏榆中,预知军败

正如上面引文所述:“时又上章言状......” 董卓从北地返回后,继续向朝廷上书,提出自己的意见。他关注的还是西部战场上的危险,强调陇西地形复杂,周慎兵力单薄容易被切断后路,要求率部前去接应。

这时,陇西战场果然如董卓所料发生了意外的变化,形势急转直下。

原来,周慎一路追击叛军,一直追到了金城郡的边上。叛军进入榆中县城(在今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镇一带)坚守。周慎准备包围该城、全歼叛军。这时,跟随周慎作战的孙坚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在美阳亭北一战后,孙坚的部队损失惨重,现在他很可能是个“光杆司令”,在周慎的指挥部里出谋划策。孙坚认为:叛军是临时逃到榆中城来的,城中没有粮食储备,必然要从外面运粮过来——如果切断了叛军的粮道,就能让他们不战自退。孙坚请求周慎拨给他一万人马,他负责去断粮道,而周慎则带着另外二万人在后面压阵,牵制住榆中城的叛军主力。这样,叛军不敢离城,无法保护粮道,就会陷入被动。等到叛军弃城而逃,朝廷军再跟进追击,就能够控制住整个凉州的局势了。

从地理条件上看,叛军依托的大后方是湟中一带,其运粮路线就是沿湟水谷地向东。因此,孙坚要切断叛军粮道,就应该是绕到榆中城西面,夺取金城县(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固城)等要地。而周慎率领的主力部队则应部署在榆中城东面。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榆中之战地理形势图

但是,周慎不肯采纳孙坚的建议,他命令军队将榆中城团团围困,想靠硬攻把城池打下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朝廷军攻破了外城。周慎以为即将获胜,派人向张温报喜,张温也以为自己部署得当,即将大功告成。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叛军竟然在城东黄河上的葵园狭(今兰州城东的桑园峡)埋伏了一支部队!就在周慎军全力攻城之时,这支部队悄悄地从峡谷中出来,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桑园峡,是黄河上游最险要的峡谷之一,位于兰州城东5公里。峡谷起自桑园子,至皋兰县什川镇接官亭,全长35公里。黄河大几字湾的第一湾,就在此峡谷段。在这样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叛军埋伏的部队的确是很难被发现的。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桑园峡风光

当时,周慎军从关中一路追击过来,后方运输线拖得很长。其所需的粮草应是部分从关中调运,部分从汉阳郡各城征集,运粮路线应是先溯渭水、再走陆路,沿着苑川河谷地运过来。现在这条粮道也被叛军卡住了。

“军无粮草则亡”,虽然史书记载只是一笔带过,说周慎因恐惧而丢弃辎重退军,但是我们不难推测当时的情形:周慎看到后路被断,第一反应肯定是掉头攻打这股包抄到自己后面的敌人,设法打通来时路。但是,他此时既不占地形之利,也没有兵力优势。叛军此前打到“三辅”的部队就有数万人,退到大本营金城郡后集结的兵力将会更多,因此切断周慎退路的绝不会是一支小部队。这些部队抢占了桑园峡口的险要山地,居高临下对周慎军进行阻击,使之无法取得进展。随着时间推移,周慎军的粮食逐渐用尽,军心动摇,这时周慎只好当机立断,丢掉辎重物资,带着部队翻越侧面的山地逃走。这样虽然暂时避免了被围歼的危险,但是2-3万人的部队饿着肚子往回跑,而拥有大量骑兵的叛军跟在后面追杀,情形之狼狈和危险是可想而知的。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榆中之战实际过程示意图

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慎惧,乃弃车重而退。——《后汉书·董卓列传》

如前所述,当时除了周慎之外,可能还有几路官军在陇西作战,他们的任务可能是追击叛军的同伙如众羌、群盗之类,兵力相对较少。周慎军的失败,就相当于吹响了叛军联盟的反攻号角,这几路人马可能也随之陷入了被包围和被追杀的处境。

此时,唯一置身事外的只有董卓一路,他已从讨伐北地先零羌的战场上返回,应当还驻扎在安定一带。那么,在其他几路部队纷纷败逃,并且有被歼灭危险的情况下,董卓会做些什么呢?他是坐视不理还是会像自己之前要求的那样前去接应呢?

六、望垣决堰,全师而回

根据史料中透露的一些线索,我们似乎可以断定:董卓的确率军前往陇西,为友军部队提供了接应。

几年后,就在关东诸侯发起反董战争之时,董卓曾与府中的长史刘艾谈起了榆中之战的往事。董卓说,张温不听他的建议,周慎又不用孙坚之计,结果被叛军断了退路,只得丢弃辎重逃走。于是,“果如孤策。台以此封孤都乡侯。”

山阳公载记曰:卓谓长史刘艾曰:......温既不能用孤,慎又不用坚,自攻金城,坏其外垣,驰使语温,自以克在旦夕,温时亦自以计中也。而渡辽兒果断(蔡园)〔葵园〕,慎弃辎重走,果如孤策。台以此封孤都乡侯......——《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

这里,“果如孤策”应该作何理解呢?这仅仅是说周慎之败验证了董卓之前的判断吗?还是说在此情况下董卓实施了他预先提出的方案——为周慎充当后卫、提供接应呢?结合“台以此封孤都乡侯”的话来分析,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后者。毕竟,能得到朝廷(尚书台)封侯的奖赏,应该是要立下实打实的功劳的,仅仅在口头上警告友军之败似乎份量还不太足。

另外,我们好像也能从相关的地理信息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都有董卓的传记,其中都提到了这次战争中董卓的一个著名事迹,就是在望垣北“决堰突围”的创举。

望垣县,东汉时属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渭河南岸的新阳镇附近。“决堰突围”的故事发生在望垣北(或作“望垣硖北”),也就是在望垣县的北部。这个地方远离北地郡,却恰好在连接金城郡和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上,显然与之前的讨伐先零羌无关,而与接应陇西友军的行动有关。

根据地理条件分析,董卓军的具体行进路线可能是从安定出发,向西翻越陇山,进至阿阳县(今甘肃静宁县西南)一带,接到从榆中逃回来的周慎军残余部队后,一起向南撤退(向东有被先零羌切断退路的危险)。而叛军分南北两路追击朝廷的各路部队,将董卓军合围在望垣县北部。

当时,董卓的部队被数万羌胡兵马(实际还是被指为羌胡的西部叛军)围困,粮食也快吃光了。董卓就让士兵们在旁边的河流上建起堤坝,拦起了很大一片堰塘,假装要捕鱼补充军粮。然后,他乘敌不备,迅速调动部队从堰塘下经过,再决开堤坝。塘水很快漫延开来,将前来追赶的敌军挡在了后面。用这个巧妙的办法,董卓率军成功突围。之后的路线应是向南经过上邽,再沿渭河河谷向东撤回右扶风地区。

兵争榆中:“牛人”董卓的封侯之路

董卓接应友军过程示意图

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卓伪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渟满数十里,默从堰下过其军而决堰。比羌、胡闻知追逐,水已深,不得渡。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屯住扶风。拜前将军,封斄乡侯......——《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总之,从“决堰突围”的故事来看,董卓在完成讨伐先零羌的任务后,又到汉阳郡一带执行了接应友军的任务。这次任务比之前更加艰险,最终董卓成功接回了一些部队,给朝廷减少了损失,立下了大功。因此,董卓在战后被朝廷升为前将军,封斄乡侯,食邑千户。

公元185年的平叛战争造就了董卓的神话,他似乎在任何险境、绝境下都能逃出生天。五年后,董卓仅率三千步骑入京,就轻易地收编了各路兵马,身为西园八校尉的袁绍、曹操等人都不敢与之抗衡,这其实就是对董卓用兵的诡诈多端感到畏惧。仅就本次战争来讲,董卓积极表现的目的还是想得到朝廷的提拔和奖赏,尚未产生更大的野心。然而,东汉末年的复杂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最终将其推向了一条枭雄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