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气看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

 梦想童年594 2020-06-08

罗曼诺夫王朝是俄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建立于1613年,灭亡于1917年,历时304年,对俄罗斯的近现代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罗曼诺夫王朝的前身是蒙古人治下的莫斯科公国,14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在顿河流域击败蒙古人,实现了莫斯科公国的崛起。15世纪晚期,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的曾孙伊凡三世正式脱离蒙古人的统治。进入16世纪后,瓦西里三世使用武力(伊凡三世的儿子)统一俄罗斯各公国,伊凡四世(瓦西里三世的儿子)削弱贵族势力,巩固沙皇专权,吞并西伯利亚,使莫斯科公国转变为沙皇俄国。伊凡四世去世后,沙皇俄国走向衰落和内乱,诺曼罗夫王朝正式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一口气看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

罗曼诺夫王朝的国徽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13—1645年在位

​被国民大会选举为俄罗斯沙皇,建立起罗曼诺夫家族的统治。

阿列克谢 1645—1676年在位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儿子。加强沙皇专制。镇压哥萨克人斯捷潘·拉辛的叛乱,使边境地区“自由自治的哥萨克共同体”彻底置于沙皇的统治之下。

费奥多尔三世 1676—1682年在位

阿列克谢的儿子。废除皇室的宗亲族谱,取消论资排辈的传统。

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共治时期 1682—1696年在位

两位沙皇都是费奥多尔三世的弟弟,两人幼年即位,由姐姐索菲亚公主摄政。彼得一世在1689年发动政变,将姐姐索菲亚囚禁,夺取实权。伊凡五世在1696年去世后,彼得一世成为俄罗斯唯一的沙皇。

彼得一世 1696—1725年在位

又称彼得大帝。亲自访问西欧列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集全国之力建造海军舰队。在1709年彻底打败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二世的军队,夺取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营建新都圣彼得堡。在1710年与奥斯曼土耳其签订和约,结束双方的战争,放弃对亚速海的控制权。在1718年平息前妻欧多西亚和长子阿列克谢勾结内外的叛乱。在其晚年将皇位传给后妻凯瑟琳(叶卡捷琳娜)。

彼得一世的画像

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5—1727年在位

又称凯瑟琳一世,彼得大帝的妻子。

彼得二世 1727—1730年在位

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大帝和欧多西亚皇后的孙子。

安娜一世 1730—1740年在位

伊凡五世的女儿,彼得大帝的侄女。

伊凡六世 1740—1741年在位

安娜·伊凡诺芙娜的侄孙。被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废黜,被囚禁了二十多年,凄惨地死去。

伊丽莎白 1741—1761年在位

彼得大帝与凯瑟琳的女儿。

彼得三世 1762年在位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侄子。执政五个月即遭妻子凯瑟琳废黜,被谋杀身亡。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1796年在位

又称凯瑟琳二世,彼得三世的妻子。前期实行君主开明专治,对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欧化改革,后期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趋向保守独裁。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将舰队挺进黑海,威胁君士坦丁堡。与普鲁士、奥地利共同瓜分波兰,使波兰从欧洲的版图上消失。镇压普加乔夫领导的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画像

保罗一世 1796—1801年在位

废除母亲凯瑟琳二世实行的新政措施。赦免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政治犯。干涉法国大革命,被拿破仑击败后,与法国达成谅解,并策划进攻英国,攻占印度。在进军印度前,叛乱者闯进寝宫,被刺杀身亡。

亚历山大一世 1801—1825年在位

保罗一世的儿子。前期任用斯佩兰斯基,进行自由主义的改革,后期被迫向贵族妥协,任用亚力克契夫,实行保守主义的措施。1809年,从瑞典手中夺取芬兰的统治权。1810年,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取格鲁吉亚的统治权。加入反法联盟,被拿破仑多次击败后,在1807年与法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几年后,俄罗斯与法国友谊破裂,拿破仑在1812年入侵俄罗斯,攻占莫斯科,因俄罗斯实行焦土政策,六十多万法军饥寒交迫,被迫撤军,法军几乎全军覆没。1814年,率领反法联军攻占巴黎,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1819年,与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神圣同盟,共同镇压欧洲的自由主义风潮。

尼古拉一世 1825—1855年在位

亚历山大一世的弟弟。顽固的独裁专制和泛斯拉夫主义者。向东方扩张疆土,挺进中亚,开始侵占中国的领土。1825年,镇压佩斯特尔领导的十二月党人起义。1831年,残酷镇压波兰人起义。1832年,帮助奥斯曼苏丹镇压埃及总督赫迪夫领导的叛乱。1849年,帮助奥地利皇帝镇压路易斯·噶苏士领导的匈牙利起义。1853年,发动对奥斯曼的战争,英国和法国武装干涉,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三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尼古拉一世郁郁而终。

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尼古拉一世的儿子。1856年,与欧洲列强签署损失巨大的和约,结束克里米亚战争。1861年,签署解放农奴的法令,对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进行改革。再度镇压波兰人的起义,迫使整个波兰俄罗斯化。1877年,武装干涉奥斯曼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的独立运动,取得许多胜利后,逼近君士坦丁堡,奥斯曼被迫向俄罗斯屈服,第二年与俄罗斯签订屈辱的《圣斯特凡诺条约》。欧洲列强对《圣斯特凡诺条约》表示不满,随即召开柏林会议,让俄罗斯取得的利益化为乌有。由于对农奴制度的改革不彻底,俄罗斯社会爆发了普遍的不满,亚历山大二世遭到了多次刺杀,最终在1881年被刺杀身亡。

亚历山大二世的照片

亚历山大三世 1881—1894年在位

亚历山大二世的儿子。鉴于俄罗斯国内的危机局面,实行各种保守主义的政治策略。

尼古拉二世 1894—1917年在位

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继承父亲保守主义的政策策略。迫使整个芬兰俄罗斯化。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击败。1914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在二月革命中被革命党废黜,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随之结束,沙皇俄国随之灭亡。1918年,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布尔什维克党杀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