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寿命是多长?《易经》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两个年龄段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6-08

有关人类寿命的问题 ,古今中外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探索,现代医学家甚至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计算出了人类的理论寿命——125年。

实际上,能活到125岁的人屈指可数。

由于疾病等各类客观原因,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基本上在七八十岁。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就更短了。

唐代诗人杜甫写道:“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当时他才46岁,却已自称“晚年”了,

宋朝的苏轼 也曾说过“老夫聊发少年狂”,那时他只有38岁,却已经自称“老夫”。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老夫子就曾告诉我们:“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孔子认为: 人的生命以10年一个大周期,40岁的时候达到了顶点,随后由盛而衰。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的寿命受哪些因素影响?人到底能够活多久?为什么有的人活得时间长,有的人活得时间短?

人到底可以活多久?

西方科学家根据体力、情绪以及细胞,称可以活到150岁。然而在6000年前,老祖宗通过研究《易经》,早已算出生命周期。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 一位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细胞分裂分解实验发现:

细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死亡现象,基本上到第五时代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衰败,所以他通过这项实验推测, 人类最终的寿命是150岁左右。

在20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奥地利的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许多秘密,他认为人体细胞都是有周期性, 比如说一个人的情绪是28天,而细胞的再生一个周期也是25天左右,体力周期也有一个固定的天数。

相对于西方科学家发现的体力、情绪等周期,易经学者表示:早在六千年前, 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发现了人一生的生命周期,有2个年龄段需要注意。

真正的长寿奥秘,其实就藏在《易经》中,对于西方学者的所提出的“生物钟”及人体细胞的周期,其实在6000多年前,中国的《易经》中早有发现。

上古时期,古人就在《易经》中对寿命有这样的描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句话是告诉大家,在生活中要减少生机的消耗,这样寿命自然就会延长。

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长寿 ,《易经》中也有说到, 关键在于人的人中穴位 ,如果是细而长那么就说明这个人具备长寿的资质。

《易经》中还提到,耳垂也是判断长寿的一个标准, 人的耳垂越饱满、越光泽 ,那么就说明这个人的精神非常好,而且五脏非常健康。

想要长寿,注意这2个年龄段

对于西方学者的所提出的“生物钟”及人体细胞的周期, 其实在6000多年前,中国的《易经》中早有发现。 中国有句古语: 命由天定,运由己生 。古人在这方面深有体会,毕竟中国的历史已经历经5000多年了。

作为大儒的孔子对《易经》颇有心得,他认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对人寿命的解释,大致分为十年一个周期,人的精力也是由盛至衰。

在易经中,还有一句话:“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

七十三、八十四是孔子和孟子的寿命,其实现在很多的科学家经过研究, 七十三、八十四乃是人体生命的一个周期。

在这两个年龄中,要格外注意人的身体,可能会成为人生的两道坎。在这段期间,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保持愉悦的心情,还有要多注意锻炼身体,少熬夜。 这才是最生命最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易经》中的真谛。

世间都说: 阅尽世间万卷书,不如读懂一本《易经》 ,这句话说得一点不为过。何况《易经》在中国,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说, 读懂了《易经》,便是读懂了中国人的根!

《易经》不仅是一本“奇书”,也是关于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 。以前听人这么说《周易》的学问博大精深,我还不太理解,直到后来,我听到一位老人家这样说过:

我们从出生、上学、工作、结婚,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其实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提示; 因为《易经》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种人生剧本,而你的每个选择会产生什么结果,它早就帮你推演完了; 很多事情,看似是运气,其实根本有迹可寻。

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 《易经》一共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法,道明了婚恋、家庭、教育、职场的基本发展规律。 《易经》可以告诉你,根据今时今日的条件,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每选对一次,成功几率放大10倍、20倍。 所以说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读懂中国《易经》!

它可以教会我们,要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选择,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无论为商,为政,为学,还是为人父母,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危机,你都能在里面找到解法。

国学大师南怀瑾 曾说:千万别晚上读《易经》,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见其智慧的广博;

马云 更多次公开推荐《易经》,并忍不住感叹“自己得益于比别人读得早。”

李嘉诚 称易经智慧受用终身,易经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查理·威尔海姆评价中国的《易经》:“知识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

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易经》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老哥我读的是这本原文译文对照版《易经》 ,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