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南山高修为女隐士,85岁还能连续打坐上百天,自称在和佛祖沟通

 新用户53865035 2020-06-08

引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饮酒》中的一句,南山确实是存在的,就是现在位于陕西境内的终南山。这座山山木众多,四季气候宜人,自古到今都是人们向往的隐居所在地。现在终南山就有一位人称“第一女隐士”的高修为隐居人士,85岁高龄还能连续打坐上百天,自称在和佛祖沟通,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年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不过这可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一件事情。

01

王芝霞便是人称“第一女隐士”隐居终南山的隐士,自她很小的时候,她就对佛经有一种不一样的喜欢,感觉与佛已经相识很久,可能别的小孩哭闹的时候,父母拿出棒棒糖就可以解决,但是王芝霞却不同,她要是不开心了,父母唯一可以哄住的办法就是说带她去寺庙,真的是自小就跟佛有一种特别的缘分。当她看到寺庙的佛像的时候,会感觉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她,仿佛《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就连寺庙香烛的味道,她也觉得甚是喜欢。

虽然小的时候看到经书,书上的文字她并不认识几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的喜欢,打心底的那种喜欢。感觉自己看到的并不是一排排文字,而是佛的忠告,手会不自主的在经书上抚摸。待她更大一点的时候,她开始朗诵这些佛教,虽然文字苦涩难懂,十分拗口,但是王芝霞却一心想要学习,想要从这些传承下来的古籍领悟佛学。

02

可是后来的日子由于上学、成婚、生子,一系列的生活琐事,开始让王芝霞远离自己的初心,但是与佛有缘的人,再见的时候内心的向往还是难以掩饰的。有一次王芝霞来到香积寺,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庙,在这里王芝霞心中沉睡多年的记忆被打开,即使舍不得自己现在的家庭,可是对佛的向往让她愿意放下现在的一切,在孩子拉着衣角不让她走的时候,只是轻轻的抚摸了孩子的头,便毫不忧虑的走向了香积寺,在这里从此与俗世绝缘,归入佛家。

可是来到香积寺不久,王芝霞就发现自己忍不住想念自己的家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现在过的如何,丈夫父母是否安康,心不静无法真正的参透佛经的奥秘,为了追求四大皆空,王芝霞想要去一个更加让人心静的地方,适合参悟的地方,于是她孤身一人来到了终南山。在这里自己修建了一间简陋的小庙,取名“三圣殿”,自己法号“王慈善”。

03

自此,王芝霞开始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在这座小庙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唯一值得王芝霞珍惜的就是自己带来的佛经。在终南山的这几年,每天都是诵读诗经,潜心修行,不曾下过山,一直都是身居山中,过着简单的隐士生活,虽然一眨眼四十年过去了,可是自己在终南山的这几十年里,王芝霞从未感受到孤独,因为有佛经相伴左右,就如同与世人同在。有不少游历终南山的朋友看到这座半山腰的小庙,出于好奇都会过来看望一下,后来大家都知道原来在这座小庙里有一位老人,几十年没有下过山,一直过着艰苦的日子。

这里的环境不比香积寺,但是这里十分安静,没有任何世俗环境打扰自己,所以王芝霞心中在终南山这几十年的这段日子是值得回忆的,也是自己所喜欢的。虽然现在自己已经是九十高龄的老人,但是王芝霞依然保持着自己多年来的习惯,每天都会打坐,修行,从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暂停。即使生活艰苦但是在王芝霞心中,艰难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自己当初选择来到这里就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领悟的。

结语

虽然有的时候王芝霞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人,但是看到佛经之后都会义无反顾的走回自己的小庙,继续做着一日复一日的事情。现在可能很多人看到这种隐士的人第一时间都会感觉是弄虚作假的人,无非是以女隐士的身份向过往的香客收钱,但是王芝霞真的是一心从佛,不追求这些,唯一追求的就是自己多年来一心潜在的修行,对于佛学的理解,可能没有人知道她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在王芝霞心中佛不渡人,人自渡,佛在心间。

参考文献:

《饮酒》

《正蒙·三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