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邦乐 | 读懂了孤本碑帖,进入虞世南的庙堂

 怡心斋YXZ 2020-06-08

初唐是楷书黄金时代,一般称为唐楷,学楷书基本上都是从唐楷入手。智永禅师的弟子虞世南传承了二王这一路书风,虞世南的书法正是唐楷的代表。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汉族,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虞世南的书法,没有书法真迹流传。书法墨迹虽然有归到他名下的,碑帖之中也有几件,但目前唯一可靠的的碑帖就是《孔子庙堂碑》。碑帖一般就是指用墨从石碑上拓下来的书法作品,凹进去的地方是白色,凸的的地方是黑色或红色,是学习书法范本。

▲孔子庙堂碑唐本封面

《孔子庙堂碑》有唐代原碑拓本,也有宋代的两种翻刻本,唐代原来的石碑早就失传了,只有一本拓本被称为唐本,缺字用宋碑拓本补上,那就是海内孤本清代收藏家李宗翰旧藏的《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唐本首页

▲宋代刻本一种 梁启超藏西庙堂本

清代著名书法家、碑帖专家翁方纲对这部海内孤本中的字逐字对比,共计有2017个字,唐刻1446字,用其他版本凑补的字大概占了四分之一。他在拓片裱边上做了非常详细的批注,其中包括哪些字属于唐碑,哪些属于宋碑,还有哪些字不完整用墨描过,都有非常详细的解读。

▲翁方纲书法

这部孤本帖是我们学习虞世南书法最好的范本,欣赏这部帖以前只属于少数收藏家才享有的特权,现在已经通过印刷化身千万,是书法爱好者的一大幸事。跟着这位清代最为资深的碑帖专家翁方纲来读一遍《孔子庙堂碑》,就能更进一步了解虞世南。

▲宋代刻本一种 北宋“西庙堂”拓本

实际上,现在宋以前的第一流书法家的作品基本没有真迹流传。如要学习唐代甚至更早的第一流书法家的作品,不可能全看书法真迹,可以参考一些相对普通些类似他们书风的墨迹,或者托名为第一流大书法家的作品,如要尽量接近唐和唐以前第一流书法,学习第一流书法家的碑帖算是目前最好的途径。

▲孔子庙堂碑唐本裱边上有翁方纲的批注

翁方纲研究这部《孔子庙堂碑》主要凭借两方面,一是对书法原理的精通,他是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一是看过的好碑帖多,对比的多、经验丰富就分得出好坏,看看他题过的碑帖就知道他过眼之多了,藏家也乐意请他鉴赏。

▲孔子庙堂碑唐本,翁方纲说第三行第一个“文”字是描的

通过这部帖裱边上的字,仿佛就是清代碑帖鉴定大家翁方纲开课带我们鉴赏《孔子庙堂碑》,可以更多理解虞世南,也懂得了读帖的乐趣。用这个读帖的对比方法不仅可以鉴赏《孔子庙堂碑》,还可以用这个方法深入理解其他古代书法,对于自己临帖而言也有极大地帮助。

▲孔子庙堂碑唐本,翁方纲在批注上说出了哪些是唐本,哪些是宋代陕西刻本的字。

如果专攻《孔子庙堂碑》,不妨可以这样去做:了解哪些字是唐碑的,找其中字迹保存完好的先练起来,慢慢的就可以对宋人复刻本中的笔画与结构方面有自己的认识,这样就更加接近虞世南的精神。

▲孔子庙堂碑唐本,翁方纲在批注上说出了厚日以下都是是唐本的字

读帖不仅是对比和揣摩帖中的字,在临摹当中,有时会忽略很多东西,或写不到位的。如果只是对着临,临完就放一边往往收获就少。实际上把自己写的和唐碑的字再好好对照着逐字去对照,也是另一种精读碑帖的方式,临帖如能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可以更加好的掌握原作的精华。

只要足够专注又有恒心,先好好的揣摩一部帖收获就会很大,懂一点碑帖鉴赏不仅可以更多一分欣赏的乐趣,对于临帖收获也更大,到了一定时候再学其他的帖就能很迅速地掌握其中的规律。

>>相关链接

“猿式写字” 回购自己的作品只为自我欣赏
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倪瓒的诗,他的天之涯、地之角
葛逸豪 | 行走有道,道法自然
这些唐代炼丹配方竟用的是地道的颜真卿书法
唐寅一生写给文徵明三封信,揭开不同性格与命运
5天时间盖宫殿,赛过薇娅卖火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