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园 文人展

 thuringen 2020-06-08
正值初夏。
沿着“厂”深处、护城河边篱落疏疏的石板小径,曲折尽处坐落着疁城尹氏修葺初成的园子“明徹山房”。
青瓦白墙、树林阴翳,隔开了不远处博乐路上往来不息的车水马龙。


古人造园有无论乡间城郊,以地段偏僻为最佳”之说。
尹氏原在城郭西北,近太仓境有一处精心经营了十数年的园子“三叶草堂”,由村里人家院落心经营而成。

三叶草堂旧址

一围竹篱间,古石名木、老桩盆景;嘉卉灌丛、草亭松风,野趣横生。
因种种缘由草堂迁移至此,闹中取静,易名“明徹山房”,板门上的那幅春联:“古意新风茶当酒,山房扫叶待客来”正是十分贴切的注脚。


此间的叠石围篱、水筑亭,尽得山水意趣。
古木耸翠、秀映清池,几尾锦鲤在潺潺淙淙中悠然游过;微风拂过树叶沙沙簌簌,林间群鸟嘤鸣时起时落,天籁之声盈耳。
自然、绘画与园林,在此融为一体。
徜徉其间,移步换景,时间的流转与风景空间的体验,仿佛展中国文人的书画手卷,心旷神怡。


小园新葺,雨露华滋,隐于市而有郊野之观。
明徹山房,承续了基于地脉和文脉的中国传统造园文化,“明徹”之谓,亦是澄润明徹人格、礼乐人生之精神追求。
尹氏造园初心:一为惜缘藏真,令良器之美,各得亨通;一为以文会友、以心会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两年间,山房之“新岁送联”“元宵插花”“谷雨赏卷”“端午笔会”等雅集,增进了同道间的艺术交流,也为疁城礼乐文化营造了一个新的地标。






熏风南,孟夏之阳。

《明徹淺研——朱曉東筆墨小品展》可称是文人园、文人展,而在此地连袂书画举办文人展尚属首举。

“明徹空间”“浅研笔墨”,实为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不期而遇。
如果说有一种艺术形式,以立体的方式将中国古人之价值追求、审美情趣充分呈现,非中国古典园林莫属。


所展书画作品,均为朱晓东先生在疫情期间创作,取材弘一法师《格言别录》中人生操守之各个侧面;谢稚柳先生赏画诗文;邑人抗疫诗词及写意墨兰套件等等,堪称小尺幅大情怀。恰届庚子“芒种”,更给展览平添了一份文化意义。



园子的生长与文化交流的滋养互为因果,我们相信,在此地将有更多邑内及域外文人墨客的个展、联展,共襄山房成为一方潜移默化、吐故纳新,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土壤。


观展罢,步出山房。

一弯新月在天心。环城河上桨声灯影,绵延了千百年传统的中国文人雅集朗照着多少知音来去的背影。此地,花树相宜、茶酒相宜、诗画相宜。

| 文案:王威尔 |







“明澈九品” 原创    内容转载须经授权

内容或品牌合作请联系:y_amy666@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