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专题】高考如何考我国的大数据中心建设?

 风吟楼 2020-06-08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简单来说,大数据就是利用海量信息,找到其中不易被人察觉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的分析方法。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三大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基地。

(1)中心基地—北京。由蓝汛与北京市供销总社共同投资的蓝汛首鸣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举行。据了解,该数据中心是北京首个国家级、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产业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包含9栋数据中心机房和1栋感知体验中心。

(2)南方基地—贵州。首个国家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落户贵州,该大数据库灾备中心在贵州揭牌,这标志着大数据专项行动第一阶段任务顺利落地。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国家旅游大数据库灾备中心机房内,有着一根特殊的网络虚拟专线,这条专线跨越了北京与贵州之间2 200多千米的距离,实现了国家旅游局北京机房与贵州灾备中心数据的同步传输和异地备份。

(3)北方基地—乌兰察布。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依据自身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板块稳定,电力资源丰富,气候冷凉适宜,临近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市场等优势,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致力于将乌兰察布市打造成面向华北、服务京津的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为承接高科技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市委市政府将为该建设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项目提供充足的土地与极具竞争力的投资政策吸引广大企业参与建设。

[探究更深]

1.如果贵州数据中心为了节约水资源,采用下图中的方式制冷,推测其主要的工作季节并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提示:冬季。冷空气经过过滤器,除去部分灰尘和水汽,使空气变得洁净干燥→干燥空气经过湿膜蒸发冷却器,湿膜中的水分蒸发吸热,使空气进一步降温→冷空气进入机房,起降温作用→暖空气从机房上方流出。

2.与乌兰察布比较,简述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

提示:水能资源丰富且廉价;海拔较高,夏季凉爽;空气湿度大,尘埃少,机房除尘成本低;多山多溶洞的地形在特殊时期可成为保护数据的天然屏障。

3.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比,简述在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对当地发展的突出意义。

提示: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避免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