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教学设计的三个维度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注:本文的作者杨瑞霞老师,是入职刚刚半年的新教师。一个新教师在实践中能有这样的思考和认识,离不开对教学的热爱,离不开认认真真的学习和研究,离不开不断进取的心劲儿。这就是成长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应有的样子。

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

——教学设计的三个维度

 杨瑞霞

2018年11月份,我报名参加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首届教学观摩大赛”活动。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在师傅竹平老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反复修改了六次,经过这六次的修改,我才真正明白了如何撰写一份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这次的锻炼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如果不是这次契机,我可能至今还在写那些只有自己能看得懂的教学设计,想到这我不禁汗颜。因此,我认为在撰写一份科学、规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时刻把握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这三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你才能设计出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学什么——学习目标有逻辑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课堂上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因此,一篇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其学习目标的定位与阐述都具有逻辑性。

      学习目标定位的逻辑性体现在设计者对课标、教材和学情三个维度的把握上。换句话说,想要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者必须在课程标准、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上做足文章。以本次参赛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为例:

(一)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认识“则、焦、筋、疲、喘、截”等6个生字,联系生活语境理解“筋疲力尽”,通过复现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

2. 通过缘题质疑提出问题,在问题驱动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通过小组交流“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和“如果你是种田人的儿子,你想对父亲说什么”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寓意。

      首先,课标在第一学段“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因此,我在竹平老师的指导下将第一个学习目标修改为“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认识本节课新学的六个生字。”修改后的学习目标更符合学段目标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次,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明确提出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课标要求,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联系生活语境理解‘筋疲力尽’”的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迁移运用真正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最后,朗读也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课标在第一学段明确规定了“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对第一学段“朗读”要求的达成是需要分层次来实现的,上课之初,学生首先要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即在朗读课文时读准字音、不添字、不落字、不颠倒字、能够把句子读连贯,不读破句,不拖音,这是朗读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随着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体会,对文本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此时就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在修改学习目标时对“朗读”目标的达成进行了层次划分。

      学习目标阐述的逻辑性体现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上。首先,一条规范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该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和评价手段这五个要素,这里仍然以《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为例,关于本节课的识字目标,教师用书上是这样表述的:“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生字。”这样的目标表述是指向结果的,缺少过程性操作,因此,规范的目标表述应该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认识“则、焦、筋、疲、喘、截”等6个生字,联系生活语境理解“筋疲力尽”,通过复现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这其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行为动词是认识,表现程度是10个生字,评价手段是复现生字。这样的描述不仅指向结果,也注重了过程性操作,能够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其次,在表述若干条学习目标时,也要考虑这几条目标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目标的排列应该按照课堂的进展顺序依次描述,并且前一条学习目标的达成一定是在为后续的学习目标做铺垫的。

怎么学——学习环节有层次

      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不仅学习目标有逻辑,而且学习环节也有层次。学习环节的层次性是指实现学习目标的每一个学习环节以及学习环节下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之间都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如果把学习过程比作是爬楼梯,那么学习过程中的每个学习环节都是一阶楼梯,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或陪着学生拾阶而上,最终一步一个脚印的到达最终目的地。

      以《揠苗助长》教学为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因此本节课第一个环节可以设置为“回顾寓言,总结读法”,旨在为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做铺垫;回顾寓言读法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缘题质疑,读懂寓言”,即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他是怎么揠苗助长的?最后结果如何?通过聚焦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寓言故事,通过寻找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而读懂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第三个环节“角色代入,领悟寓意”的学习目标做铺垫。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螺旋上升的,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发展,符合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要求。然而我在第一次撰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时,学习环节之间就缺少层次性,每个学习环节都是孤立存在的,是一个个冰冷的教师指令,如:

(一) 读通课文,圈画生字。

1. 那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这次读,请你将你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 板书词语:焦急  筋疲力尽  一截 半截

3. 指名一名学生读“焦急”,“焦”的上半部分是什么?(隹)什么意思?(鸟的尾巴)那下面的四点水代表什么?(火)火都把鸟的尾巴烧焦了,你说急不急?(急)再来读一遍(焦急)你能用“焦急”说一句话吗?

4. 指名一名学生读“筋疲力尽”,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筋疲力尽”呢?说说看。

5. 书写“筋”和“疲”。

6. 指名2-3名学生读“一截、半截”,出示“粉笔”教具,用我们刚学的这个词,这是一什么粉笔?

上面所呈现的教学设计片段,其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大的学习环节下包含了太多小的学习

环节。我之所以能够写出六个小环节,是因为我混淆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之间的区别,这些描述属于教学实录中的具体操作步骤,而真正小的学习环节应该是若干个步骤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如步骤1,2,3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朗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因此,我在竹平老师的引导下重新修改了学习环节,如:

(一) 朗读课文,集中识字学词。

1. 朗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 设置识字梯度,从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单个生字,集中识字;

3. 联系课文语境和生活语境理解“筋疲力尽”,借助实物理解“半截”;

4. 书写“筋”和“疲”。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与之前的设计相比,首先,学习环节和活动的设计与学习目标有高度的对应性,从大的学习环节可以看出,这一学习环节是在实现本节课的识字学词的学习目标;其次,学习环节与环节之间有层次性,从每个大的学习环节中,阅读者就会清楚地知道设计者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都要做拿几件事情,有教学经验的阅读者在看到这些环节时,就会在脑海中还原出设计者在课堂上一幅幅动态的教学画面;最后,小的学习环节的语言表述简洁明了,这样的表述可以在课堂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预留出灵活的、可调整的空间,师生的具体活动都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生成有所变通,能有效避免“走教案”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学——设计意图明确

      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还应该包括设计意图,即设计者设计这一学习环节的目的以及理论支撑。如我在《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中设计“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引导学生用新学的生字组词”,目的是通过运用生字组词的学习环节,让学生调动原有的认知体验,将生字组词加以运用,这样的学习经历能够让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综上所述,一篇科学、规范教学设计的撰写,一定离不开设计者对于“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样学”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只有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的学,且常怀问题意识,才有可能撰写出一份合格的教学设计。因此,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撰写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任重而道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