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引导小学生欣赏古诗名句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大多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检验,被公认为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经典佳作。它们是母语教育、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而古诗中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更是瑰宝中的瑰宝,沉潜于其中,往往使读诗吟词的人变得崇高、淳朴、博大、灵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从小就沐浴着古诗文化,从古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拥有在诗意中成长的美好时光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古诗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让古诗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田,丰润学生的生命,就要重视古诗名句赏析的教学,而在课堂阅读中做到“言意兼得”是提高古诗名句赏析教学质量的保证。

“言”不仅是指古诗的言语表达形式,如“五言”“七言”、修辞以及通过言语形式表现出的节奏、韵律等,还指具体的言语意思。从理解的角度看,它是教学的起点;从习得的角度看,它是教学的归宿。“意”指的是古诗创造的意境、意象和传达的情思、情感,它是古诗魅力之所在,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领悟的重点。古诗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得了诗词之“意”,才能谈得上让古诗“滋润学生的心田,丰润学生的生命”。

因此,古诗名句赏析教学让学生得言亦得意,既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还是还原古诗名句生命魅力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需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古诗名句,探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古诗名句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找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在言意融合处悟言得意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领悟古诗名句之所以为名句的秘妙,仅仅理解了古诗言语的表面意思,再让学生据此进行想象、悟情,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呢?因为古诗穿越历史走到今天,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太遥远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凭自己的阅历和心智还不足以走近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难以自主地悟言得意。当然,教师的直接讲解也只能是使学生懵懵懂懂,最多也就“知其然”而已。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找准古诗名句中言意融合的切入点,再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言意融合处悟言得意,就会使古诗名句植入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精神血液。

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一叶孤帆越行越远,慢慢地,帆影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的眼中只有了那流向天际的长江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句所表达的绵绵深情,最多不过想象出一个伫立江边遥望挚友远去,已不见了挚友乘坐的帆船的影子,却仍然久久凝望着挚友远去的方向不肯离开的珍视友情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抓住“孤帆”“尽”“流”等充分体现了言意融合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走近诗人当时的情感世界,就能真正感受到诗句所承载的情之真、意之厚。一位教师精心设计了品“孤”、悟“尽”、“流”情三个教学环节,很好地引领学生在诗句的言意融合处悟言得意,不着痕迹地使这一经典名句沉淀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中。

环节一:品“孤” 

师: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李白伫立长江边,难道真的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那为什么他说是“孤帆”呢?透过一个“孤”字,还让你看到、联想到什么?

(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船。只看着那只船,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师: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深厚的情感。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环节二:悟“尽”

出示背景资料:(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也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两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写诗上,孟浩然也算是李白的良师益友,李白从孟浩然那里获益良多。因此李白对孟浩然极为推崇。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师:同学们,读了上面的背景资料,你们认为诗句中“尽”的是什么?“不尽”又是什么?

环节三:“流”情

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在李白的眼里,这滔滔江水就是与孟浩然传输真情的畅渠。

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交流。)

同样,学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以抓住言意融合的切入点“更”“无”等词,引导学生悟言得意。

        二、把握言意融合的关键点,在炼字炼意处析言悟意

诗圣杜甫有两句著名的诗句:“为人性僻耿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含义是丰富的,而“炼字炼意”是其中之一。课堂上,根据古诗名句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古人是如何在“炼字”与“炼意”上下功夫的,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丰富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潜”等,都充分体现了作者炼字炼意的功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词提出来,引导学生在对比、辨析、咀嚼中体会它们所传达的特定意象和意境,这些诗句就会悄悄地沉淀于学生的心中。

一位教师在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字面意思后,向学生指出,据说关于诗句中的“绿”字,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然后让学生分别将“绿”字换成“到”“满”等字,边诵读边比较体会,讨论“绿”字到底好在哪里。结果,有的学生认为用上“绿”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流畅自然,而用上其他的字读起来却缺少这种感觉;有的学生觉得“绿”字既表达了“吹”的动感,同时描写了春风“吹”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绿”在古诗中的特定意象——绵绵的思念之情,再让学生思考:“绿”的前面加上一个“又”字,说明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无尽又无奈的思乡之情——只隔一水数山,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逝,不能回家乡一趟。这感慨之情,多么深重。

三、鼓励学生自主感悟,在情理交融处透言入意

古诗熔铸了作者对于生活和美的独特感受,包蕴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哲思,对于学生不仅是语言学习典范,同时是文化的浸润和哲理的熏陶。而古诗名句中的这类独特感受和哲思,如果教师直白地讲解出来,就淡然无味了,学生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其情理交融的妙处。如果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思辨,自主感悟,虽然学生不能有深度且有广度地领悟其中的深邃意蕴,但一定会有所发现和体会。这样的自主发现和体会,更能有效地内化于学生的话语系统和精神生命中。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们从古诗名句中的所悟所得会逐渐丰富、深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小学课堂上追求“达诂”。如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成为经典名句,因为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诗人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的缤纷灿烂,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朝气蓬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引起读者许多的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不住的,“红杏”必然会“出墙”透露春的消息。同样,一切新生美好的事物都是关不住的,它必然会冲破束缚,蓬勃发展。但是,在阅读课堂上,如果教师直接做这样的分析讲解,诗句所蕴含的情思与哲理并不能真正为学生所体悟,“得意”只能是肤浅的。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悟自得,效果比较明显。

师:在这首诗中,有两句诗被称为千古佳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你觉得是哪两句诗被称为千古名句,为什么?

(学生读、思、议。)

生:我觉得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因为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讲一枝红杏使人想象出了园中的美景,它其实是说春天的美景是无论如何也关不住的,总有像那出墙的一枝红杏一样的事物,比如花呀、树呀、草呀,不知不觉中就将春天的所有消息都透露了。

生:我也认为是这两句。我发现这两句诗在写景时虚实结合。“一枝红杏”是诗人实实在在见到的,是实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是诗人想象的,是虚景。

生:这两句诗在告诉人们美好的东西总会被人发现、欣赏。

……

学生所悟所说的或许不够深刻,但却是他们此在的发现,是思辨后的“自得”,是真正的透过诗词之“言”悟得了诗词之“意”,所以是弥足珍贵的。

当然,古诗名句赏析的策略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名句特点,结合学生的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古诗名句教学价值最大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