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什么,怎么教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文本教学解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这两句诗,几乎概括了所有爱国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对国家民族最深沉的热爱。《古诗三首》包括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这三首古诗,就会发现,爱国诗人们在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时候抒发的爱国之情,尤其显得深沉,显得真切。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首可以看作遗嘱的《示儿》,作于陆游临终前,从这首诗可以读出陆游一生心之所系,就是打败金兵,收复失地——他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即使频遇挫折,却从未改变初衷。这执着、深沉、强烈、真挚的爱国激情,融入了陆游的生命之中,最后凝结于《示儿》的二十八个字。诗人说,本来就知道人一死万事皆成空,只是有一件事让他心有不甘、心心念念,那就是失地还未收复,国土还未统一。他笃定地相信,朝廷的军队总有一天会收复中原,他有生之年是看不见了,希望这一天到来之际,儿子在祭祖时一定记得告诉他这个喜讯。全诗悲中有壮,字里行间都是心系河山的真性情大情怀,震撼心灵,令人感怀。
林升的《题临安邸》同样写于中原被金人占领的南宋,同样表达了爱国之情,但与陆游的《示儿》抒写的角度、表达的具体情感明显不同。陆游心心念念的是打败金兵收复中原,对朝廷有乐观的期望,而林升看见了朝廷的真实一面——苟且偏安,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他感到失望、悲愤,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在临安的一个旅店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看似写的是杭州的美景胜景,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但紧接着一句诘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如同一声闷雷,问醒了多少人,问出了多少痛——中原还在金兵铁蹄之下,朝廷上上下下却只顾寻欢作乐,眼前这样的美丽山河,会不会有一天也落入金人之手呢?紧接着两句,更是直接讥讽统治者不顾国计民生、醉生梦死的丑态——整天迷熏、沉醉于花天酒地靡靡之音,全然忘了是被金人从汴梁赶到了杭州,忘了国家处在危难之中。这帮统治者,令人失望,令人痛心,令人愤怒啊!正是诗人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所以才对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强烈不满,大胆地用诗句进行讽刺,表达愤恨。
龚自珍的这首《己亥杂诗》是其315首组诗中的一首。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一路见到朝廷腐败无能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景象,有着忧国忧民之心的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够有进取之心,能够让社会民生欣欣向荣,所以就有了这首诗。一二两句,诗人深感国家社会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危险,渴望依靠一场急风惊雷的变革,打破这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让中国大地重新焕发生机。怎样才能出现这样的变革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希望老天爷(朝廷)能够振作精神,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共同努力让国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将这三首诗编排在一起,除了感受不同时期诗人的爱国情怀,还有哪些具体的母语学习价值呢?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课文,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题和诗句的字面意思。2、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体会诗人深沉、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怀,受到感染,产生共鸣。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正确默写;硬笔书法练习书写古诗。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主题导入,读通古诗,初悟诗意
1、出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教师引读,简单介绍诗歌创作背景,懂得这首诗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一起反复诵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教师谈话:自古至今,许多爱国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忧国忧民,渴望国家统一、强盛,像艾青这样,写下了一首首饱含爱国情怀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古诗,用心体会这三首古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的。
3、根据要求自读自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词,将古诗读通读顺读流畅,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题和诗句的意思,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
4、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诗,分组读诗,读正确读流畅,相机学习“祭”字,练习书写“祭、熏”;(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诗题诗句。
板块二  学习《示儿》,引导追问,查阅资料
1、引导追问:我们借助注释,大致读懂了陆游《示儿》每句诗的表面意思,在表面意思的背后,你还希望读明白什么?
2、学生追问,根据追问师生一起梳理问题。预设:为什么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是这样一首诗,而不是关心其他事情?“北定中原”是什么意思?陆游为什么总是惦记着“北定中原”?
3、探讨:(1)注释中找不到这些疑问的答案,怎么办?根据探讨引导运用查阅资料的办法,找到答案。(2)交流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途径查阅资料,怎么查。
4、学生查阅资料,尝试运用资料解答疑问,然后抓住关键词语深入理解陆游在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
(1)学生查阅资料,结合资料分享对疑问的解答,感受陆游一生心系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
(2)抓住“元知”“但悲”“家祭无忘”体会诗人心之所系,体会诗人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渴盼。
5、想象体会陆游当时的心情,师生合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板块三  方法运用,自主查阅,合作分享
1、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同位分工,各选择一首查阅资料,结合资料深入理解《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
2、同位按提示交流分享:(1)说:为了弄清楚什么问题,查阅到了哪些资料,结合资料自己是怎样理解诗人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的。(2)读:体会诗人的心情,读出每句诗表达的情感。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两句由美景描写到人物活动追问所表达的真切意图;联系资料并进行想象,对比“九州生气”与“万马齐喑”的不同景象,感受诗人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渴盼。(3)熟读成诵,相互检查评价。
3、指名班级展示分享:先有感情地背诵,再说说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地理解了哪些内容,体会到了什么。
板块四  师生合作,感情朗诵,内化积累
1、教师谈话激情、串联,引导学生运用个人读、集体读等方式反复朗诵、体会这三首诗。
教师谈话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即使频遇挫折,却从未改变初衷。诗人临终之际,心中惦记的还是国家的统一,还是收复中原的大业,他怀着悲壮的心情,写下了——
2、顺势补充诵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岳飞的《满江红·写怀》、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注:晨诵课上先熟悉)
板块五  硬笔书写,练习书法,提升审美
1、展示《示儿》硬笔书法作品,激发书写欲望。
2、练习书写《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登鹳雀楼》等诗。
3、展示分享,评价鼓励,布置展览。


相关链接:
这里汇编了80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备课资料,篇篇是干货哦
试答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几个疑问
教师为什么要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
别把单元“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构想
四上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都找齐了(有音频)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好教和难教
四上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构想
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栏目变化解析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统编版I新教师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