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润黎 | 五下第五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统编下第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贺润黎
一、整体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众生百相”,“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里》,两篇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点击下方小程序参赛


精读文章描写的是大千世界各具特色的人物,不仅仅让孩子感受作家笔下人物的丰富多彩、性格各异,同时落实了本单元的具体阅读训练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此外,阅读还为习作服务,以读促写。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本单元,读写高度结合。
(一)阅读训练要素
写人的文章在教材中涉及颇多,关于“人物”这一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阅读训练要素中第一次出现“人物形象”是在四年级上学期,那之前的学习过程中都没有关注人物形象吗?并不是。低段写人的文章较少,但仍然关注人物形象,例如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妈妈睡了》要求学生“说说睡梦中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三年级开始记事写人的文章数量增加,课后的习题提醒学生关注人物语言、人物心情变化,例如三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
25课《掌声》: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英子怎样的心情?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英子心情的变化?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26课《灰雀》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从四年级开始明确提出让学生关注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在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神话单元”提出也是有一定用意的。教学选取的神话多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人物形象也很突出。之后,再提出了通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上)“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四上)“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四下)通过中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感知人物形象的方法。
高段的学习,是在之前学习经验基础上的进阶。“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五下)相较四年级上学期的阅读训练要素,“内心”比“心情”更复杂,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六下)对于人物的品质,不仅能感受,更能结合资料、自身经历体会。六年级上学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感知也比“神话”“童话”难很多。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段只是简单关注人物,中段教给了学生系统的人物形象感知方法,高段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更为深入。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是对之前方法的综合。在本单元之前,虽然阅读要素中并未出现学习“描写人物”,但是表达训练要素多有涉及,学生也一直在学习如何“感知人物”。由“感知”到“描写”的转变,是学生身份由“读者”到“作者”的转变。表述转换了角度,但方法还是以前学过的方法。
有哪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呢?交流平台已经进行了总结:首先,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其次,可以通过外形、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此外,也可以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些方法在之前的学习中都有涉及,在精读课文中也有体现。
关于“写人”的文章贯穿小学六年,这些文章所涉及的阅读训练要素在能力、方法上循序渐进。另外,文章的视野也越来越广,低、中段主要关注学生自身、同伴、老师、具有优秀品格的人物等。到高段,人物类型更为多样。例如本单元中的人物骆驼祥子、严监生、刷子李等,这些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对他们的关注可以将学生的视野放得更开,不仅关注身边的人,也关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不仅关注形象高大的“大人物”,也关注市井中的“小人物”。
有了对阅读训练要素的细致分析,理清了要素中包含的方法、能力,再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选文内容的共性特点,就可以尝试将方向性的、笼统的“要素”,细化为具体的单元阅读学习目标。单元阅读学习目标细化如下:
1.阅读描写“众生百态”的文章,感受作家笔下人物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时代大千世界各种人物的愿望,并能关注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
2.通过阅读思考,能够从文章中找出描写人物的典型事例,并从事例中感受人物特点。能抓住具体描写人物的句子,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感知人物形象的鲜活。(方法、能力)
3.在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从“作者”角度思考如何具体描写人物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方法、能力)
4.阅读系列写人类文章后,有试着写写自己身边的人物(如同学、父母等)的愿望,并尝试着写一写。(能力)
(二)表达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和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密切相关。内容上,都是大千世界众生百态;写法上,学生从精读文章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然后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经过梳理,部编版教材中与本单元在纵向上有直接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如下:

“写人”在教材中出现频率很高,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一类写作题材。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一直有写人的表达训练。虽然都是写人,但要求是不一样的。二年级进行“写话”的练习,三年级主要是“片段”的训练,然后才向“篇章”过渡。从篇章架构上,不同年级对“写人”的要求循序渐进。
从能力要求上,也是螺旋上升。同样是写一个人的特点,三年级下学期仅要求“尝试”写出人物特点;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动作、语言、不同方面、具体事例),不仅要写出人物特点,还需要用多种方法;五年级上学期要求“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五年级下学期要求“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其中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就是之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说,本单元的表达训练是“写人”的综合练习,不仅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还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通过梳理表达训练要素对应单元的习作题目,可以看出写作对象上,“写人”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写身边熟悉的朋友、家人、自己,到写老师,再到本单元写“众生百态”,写作对象对学生而言越来越广,学生不仅要能写身边熟悉的人,还能关注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公交车售票员、交通警察、报刊亭老板、卖早餐的小贩等等……写作对象的改变,对学生而言,是观察能力、感知能力的发展。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准确地细化本次习作的具体学习目标:
1.关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用文字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的愿望。(知识、情感)
2.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同时,用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让人物鲜活起来。(方法)
3.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方法)
4.积极主动地和同学互相欣赏习作,感受不同习作中人物的独特。(习惯)
 
二、教学规划
根据以上解读,为了扎扎实实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提出习作要求,明确目标。
因为“写人”的文章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直接提出习作要求也不会很突兀。在单元学习开始,一起和孩子讨论,身边有没有极具特色的人。这样的讨论有趣,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彼此启发,习作的对象会逐步确定。接着,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习作:如果把这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怎么写呢?学生对相关方法已有学习,讨论的过程就是回顾的过程。明确目标后,带着思考开启新单元的学习。
第二板块:通读单元,整体了解内容。
自主阅读整个单元,除了自学字词、通读课文了解单元安排外,还需要带着“如何把人物写具体”的思考阅读精读、习作例文,进行批注阅读,看看哪些写人物的方法自己想到了,哪些方法是自己没想到的。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描写人物基本方法”的过程。
第三板块:细读文章,具体落实要素。
有了前期的自主学习,再一篇篇细读精读文章。《人物描写一组》写了三个人物,第一个是嘎子,他和孩子们的年龄相仿,摔跤也是男孩子常玩的游戏,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近;第二个是骆驼祥子,拉车夫这个职业虽已不存在,但学生在影视剧、景区会有接触,不存在理解困难。第三个人物是严监生,不仅人物有了时代的跨越,语言采用文言白话较白话文也有一定难度。三篇短文的安排有梯度。《刷子李》中,粉刷行业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但冯骥才描写得跌宕起伏,读起来趣味横生并没有理解困难。
在学习中,学生不难发现人物的特点,对于如何写出人物的特点也能说出一二。重点要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细致品味,反复朗读,体会表达的效果,看看作者是如何将人物特点写具体,如何将人物写鲜活的。这是丰富语言积累的过程,也是表达经验的积累,为习作做铺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