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钢铁和石油的战争;若美国不加入二战,德国可以单挑英国和苏联吗? 在科技水平相差不远的情况下,可以从三个方面比较国力:钢铁产量、发电量、人口数量。 第一,钢铁产量。 美国钢产量在1940年是6076万吨,1941年是7510万吨;1940年加1941年=13586吨。 德国钢产量在1940年是2154万吨,1942年是2048万吨,加上占领区的产量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1940年苏英意日的钢产量分别是1832/1230/226/ 686万吨。 1940年德意日是3066万吨,英苏是3062万吨;实力相当,若加上美国,同盟国是德国的3倍。 第二,发电量。 1940年的发电量,美国2675亿度 德国700亿度 苏联323亿度 英国382亿度 日本386亿度,差距也很明显。 德日是1086亿度,英苏是705亿度,德日的工业效率高于英苏;但若加上美国,德日英苏不如美国一家。 (苏德战争地图) 第三,人口。 美国人口1.9亿,日本7193万,德国人口约八千万,苏联约1.6亿,1939年,英国人口4700万(英帝国4亿人左右), 法国人口4100万。 若不加上美国,德国与日本的人口总量随比英苏少但也有1.5亿左右。 二战德国累计动员总兵力1700万左右,作战兵力最高峰在1944年,达到了约950万人;苏联二战期间累计动员总兵力超过5000万,作战兵力1100万。 由上所述,纳粹德国在1940年闪击法国成攻后,希特勒转而向东攻击苏联,不是赌博是心里有成算的; 德国在美国不参与的情况下,是有可能战胜英苏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十月革命,俄国退出战场,德国不再是两线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投降时,战火还没有烧到德国的土地上。 (二战英国会在海上把欧洲包围起来,如果美国不参战,英国没能力在欧洲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德国迫使法国投降,西线若英国没有美国的帮助是不可能在西线发动大的攻势的;当然苏联有英美输血,苏联也不可能投降。 (站在美国的角度,不希望亚欧大陆出现一个超级强权) 站在美国的角度,美国也不希望亚欧大陆出现一个超级强国对美国形成威胁;美国参加二战打击德日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得美国“孤立主义”一夜烟消云散,美国没有人再反对参战。 第二是德国比英苏更强,有可能赢得胜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若美国保持真正的中立,不输血给英苏,英苏会战败;若美国不参战,但输血给英苏,战争会相持;美国参战,德国必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