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 画

 故乡万荣 2020-06-08


同心同行    万事万荣  
      当您对着《故乡万荣》的时候,浓浓的春意弥漫周围,遥遥的祝福悄然来临,都是吉利事,都是吉利话…

元旦,我把民政扶贫的年画,贴在办公桌旁边的墙上,透过对面的镜子。记忆中,岁月长河里,家里贴年画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的日子,虽然比较贫困,但父母亲还是很认真,很讲究的打扮着新年,进入腊月,年味一天比一天浓,日子一天比一天喜庆。腊月二十左右,母亲就带着我们打扫屋子,草草的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搬家具,那时,也没什么象样的东西,无非是坛坛罐罐,饭桌,小凳子,面瓦瓮,等等,不值钱,但实用,而且多,记得摆满了整个院子,走路都要踮起脚尖,从瓶子啦,油罐啦的空隙中跨过去。屋子里打扫过了,心里似乎也轻快了许多,好像把过去的尘埃,还有烦恼啦,烦躁啦等等都丢在了过去的一年里。

打扫过的窑洞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气象,父亲总会把一张崭新的毛主席像恭恭敬敬的贴在窑壁的正中央,我们一进窑洞,就能看见毛主席那亲切的面容。父亲七岁上就失去母亲,在爷爷的辛勤操劳下,过着并不快乐的日子,爷爷扛不住生活的压力,精神恍惚,我们家就像风雨中飘摇的小船,不知要荡向何方。家里又被土匪洗劫一空。父亲常常对我们说,我们家在旧社会一贫如洗,连一双筷子一双碗都不能保障。新社会就是好,不是毛主席打天下,我们连个家都没有。父亲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总有着特殊的感情。祖宗牌位桌上什么都没有,那些年,打倒牛鬼蛇神,爷爷的爷爷的牌位都被红卫兵当作封资修的东西给砸了。牌位桌上什么先人的东西都没有了,就只有墙上那张毛主席像。我们的日子过的平稳而幸福。

那时候,政治色彩比较浓,年画多是“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剧照,尤其是“智取威虎山”上的杨志荣的手插腰间,目视前方的剧照在好多家的墙上见到过。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日子就像籽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土地刚承包那一年,父亲还承包了大队40多亩地,又正好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父亲作为售粮大户,在县大礼堂受到了县委乡政府的表彰,会上,奖给父亲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父亲坐在村里大槐树下的井台上,讲着会上的那些事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一年过年,父亲又把邓小平的画像贴在我家炕上的墙壁中央。我们知道,父亲对新社会又有了进一步的感受,那一年哥哥结婚了,侄女降生了。父亲的饭桌上有了竹叶青,说,这好日子,他总想咪两口。

这时候的年画丰富而多彩,有“富贵吉祥”的,有“年年有余“的,有”好事连连“的等等,还有那”万马奔腾“、”八骏图“、家和万事兴”、“高山流水“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父亲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我们村也享受党的移民政策由无水无电无保健站的窑院搬到了西解村,家家户户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汽车,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晚上到街上跳舞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到过年买年画的时候,村民们总喜欢买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又代表我们心情的年画贴在屋子显眼的地方。

编辑部成员

【总 编】    张建平

【副总编】 张晓辉 

【编 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