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面道天上来

 故乡万荣 2020-06-08

|第645期|

黄河面道天上来

——黄河京都酒店管理集团创新面食文化实录

张 望

民以食为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耕时代,百姓但能求得温饱,就是天下盛世。

今天的万荣县庙前村南,黄河岸边的邻近汾河入黄处有一座后土祠,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史载这里曾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也是明以前历代皇帝祭祀后土的地方。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前后8次巡幸到此,设坛施祭,祈求上苍风调雨顺、降福子民。崇拜土地,企盼丰收,珍视粮食,是中国几千年来帝王和百姓共同的心声。一座后土祠,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土地和粮食的文化情怀和天地之道。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饭店业商会会长、黄河京都董事长屈启晓于战乱时期出生在距后土祠近在咫尺的光华乡小屈村。小时候,母亲告诉他:“命薄一张纸,勤快饿不死。”他生在黄河边,吃着妈妈的一碗面,伴着滔滔黄河水和巍巍后土祠长大,从而对黄河与地母有着一种先天俱来的亲近和眷恋,对劳作与面食有着一种出自本心的喜好和崇敬。

一、推动面食节,创造基尼斯

8月24日,2018中国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中国大同面食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新诞生的4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为万众瞩目的亮点——最大的蒸锅:直径9米、高0.88米,可一次蒸1500公斤五谷杂粮,能供3000人同时食用;最大的佛像面塑:高8米、底座长8米、宽6米,全部用面粉制作而成;最大的景泰蓝碗:全铜打造,高0.88米、直径1.58米;最长的一根面表演:由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学生采用接力的方式,打破了体力和技术的极限,拉出了5000米的长度。4项面食基尼斯,以及大同市被组委会授予“中国刀削面之乡”,又一步光大了山西面食文化。

屈启晓在世界面食大会上展示技艺

屈启晓从运城市政府驻京官员到毅然带头下海创建黄河京都大酒店并成功发展为集团公司,其中的千辛万苦近乎传奇的故事早已通过各种传媒广为人知。孰不知,创办酒店只是过程与手段,屈启晓深藏心中的一份情怀是要把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面食文化尤其是黄河面食文化通过饭店载体以发扬光大。这一情怀成了屈启晓多年来致力于中国面食、山西面食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不竭动力。

作为这次2018中国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中国大同面食文化节成功举办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最大的 “黄河面道” 景泰蓝碗的提供单位黄河京都法定代表人,屈启晓先生坦言,走遍世界各地,品尝了数不尽美食,唯有中国菜、中国的面食最好。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山西面食在市场上的表现却远远不能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在全国各地甚至山西本土,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等地方面食的市场覆盖都要强过山西面食。此次中国面食文化节在山西举办,一是挖掘面食文化,寻找、整理民间非遗;二是扩大山西面食在国内的影响力,让山西面食能够真正代表山西5000年的文明。

二、弘扬面文化,开设面道馆。

黄河面道馆迎门高处悬挂的“古河东名人图卷”铜板画

黄河京都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地道的民族品牌,它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品牌扩张,从上世纪80年代运城黄河大厦到91年进入北京创建黄河宾馆,2005年进军山西,陆续对省内原平、安泽,永济、代县、晋城、晋中,闻喜、运城等地的4星级、5星级酒店进行承包经营或输出管理,都被业界视为“大手笔”。然而,最令屈启晓先生得意的“大手笔”是在山西黄河大酒店开设的“黄河面道”专馆。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黄河”是山西人的骄傲,但也是山西人的纠结。传说中的上百种面食抵不过一个兰州拉面,这是山西面食的悲哀,但也是山西面食发展的空间。身体力行,是屈启晓投身商海30多年的习惯,不服输是万荣人传说中“诤气”的内核。弘扬山西面食文化,让全世界到山西瞻仰五千年文明的人们从舌尖上领略这一文明的味道,是屈启晓的梦。黄河京都成为他以梦成真的大平台。

早在“非典”期间,屈启晓就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西面食和“勤劳诚信,果敢忠义”的晋商风范,全面引入京城。北京的黄河京都以酒店为依托,修建了山西旅游长廊。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同志到此视察后,对黄河京都大酒店和当地街道办事处合作共建文明环保小区活动,给予高度肯定。“非典”警报解除后,屈启晓带领餐饮部员工,在京城同业中,第一家把山西面食摊摆到酒店门口,引来顾客争相观看、品尝,“老醯儿有份!”誉满皇城根下百姓群;奥运健儿整装出征前,他率酒店头牌厨师,在首都体育馆表演刀削面绝技,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壮行,一碗刀削面,给奥运健儿带去满满的黄河黄土情;每逢年节假日,酒店还组织队伍把具有浓郁山西特色的美味佳肴送到周边小区居民家门口,深得群众欢迎;在首都业界多次举办的美食节中,在山西面食文化暨旅游产品推介会上,在国际媒体采访中,也处处留下了京城黄河京都大酒店热心传播、表演三晋美食的身影。别具风情的“黄河一根面”、“老不死拉面”、“头顶飞刀削面”、“猫耳朵”、“懒面片”等几十种山西民间面食“绝活”,在京城餐饮界已然独树一帜。

一位见证了屈启晓在京全力推广山西旅游文化和面食文化历程的老人,在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成立10周年时,曾赋诗致贺:“南巡送春风,春风沐河东。英才起鸿志,北上抒豪情。妙手绘蓝图,黄河矗燕京。诚信立天下,奋进铸辉煌。百年忆华梦,暮然见晋商。”

在京城的成功,坚定了屈启晓深入发掘推广山西面文化的信念。山西面食的根在山西,京城的推广总是感觉根在漂移中。于是,屈启晓因缘时会,回到山西创建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继续自己的传播面食文化的事业,并在2016年5月山西省饭店业商会成立大会当选为首任会长。在屈启晓会长建议下,商会设立了面食发展专业委员会,把山西面食抱团取暖发展提上了日程;黄河京都和几家副会长单位共同入股,投资组建山西盛世面食研究院及其实验店,成为山西第一家山西面食研究机构和面食标准制定机构,山西面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组织。然而发展并非想象,面食文化产业实验店出师不利,投资人茫然......

恰逢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贵宾楼进行全面改造,于是屈启晓决定自己来挑起面食研发重担。斥资1500多万元,创建一家全面展现山西面食文化的“黄河面道”馆,将其建设成为弘扬山西面食文化的孵化基地,振兴山西旅游经济的展示平台。

“黄河面道”馆就这样在屈启晓带领下,凝聚了一批有胆有识的人才,从保护山西面食文化遗产,振兴山西面食文化产业的目标出发,应运而生,成为一个高起点的面食文化,面食标准,面食孵化,面食推广研究平台。

三、面道千秋业,文化百代传

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黄河面道馆”的策划,历经1年半时间,屈启晓亲力亲为,广泛听取北京、山西业内外朋友建议,从馆舍的整体布局到每间包间展示的面道文化,从门厅的恢弘气势到餐桌餐椅的具体细节,从全馆的整体文案到就餐的环境氛围都进行了详尽的策划。经3个月施工改造,一座焕发着浓郁晋文化风采的“黄河面道馆”呈现在顾客面前,已经在庆贺2018国庆佳节的喜庆之日开门试营业。

“黄河面道馆”做为黄河面食文化的展示平台,迎门是一幅巨大的LED屏,滚动播放屈启晓作词的黄河面道之歌和面食制作技艺以及面食节基尼斯纪录展示等专题节目,给来宾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

门厅左手悬挂一幅屈启晓先生手书:

“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永乐宫中谈笑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这里是五千年文化的主题公园,关公的忠义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山西运城。”山西历史文明的传续,河东赤子情怀的表露深深地渗透在笔墨之间,让每一位来宾都能为五千年文明所折服。

门厅“黄河面道”及楹联“文道书道黄河面道凝天地大道  善心孝心感恩铭心聚日月之心”均由屈启晓先生泼墨而成,楹联对仗工整,文辞隽永,完美体现了黄河面道滋养中华文化、养育华夏民族“天地大道”的深刻内涵,令来宾倍感中华面食文化的不凡魅力。

 黄河面道馆入口,左侧是LED大屏幕

进入面道馆过厅,创立了上海基尼斯纪录的景泰蓝“黄河面道”巨碗矗立在来宾面前,另一面是“天下一碗”,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这只饭碗,满满装载了黄河京都“端自己碗,吃中国面”的面道本色。

原先的贵宾楼,被改造为12间大小包间和60位卡座的就餐空间,可以接待不同规模与档次的旅游团体和散客就餐,领略博大精深的面道文化。为了预留面艺研究的地方,舍去了原有的3个包间和原有厨房合并为宽敞明亮的面道厨艺坊,正式开业后,这里不仅是山西百种面食的制作工坊,还是山西面食和晋菜体系制作开发研讨创新的工作间,也是向就餐来宾现场展示面道和晋菜文化的总后台。

宽敞明亮的面道馆厨艺坊

面道馆以18位宽敞坐席的黄河厅为首,共设有12间包间,唯有第一间黄河厅楹联“龙城美食首选黄河珍馐  群贤毕至只为面道而来”提纲挈领,第12间合家欢楹联“五谷杂粮满锅飘清香  四世同堂合家欢乐情”以合家喜庆团聚为题。其余10间均由山西面食品种做横匾,配以对应楹联,形成浓郁的面道文化氛围。所有横匾与楹联的创作题写均出自屈启晓董事长自之手,无不风趣贴切,体现了这位面道传播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

面道馆从入口开始就用字画、对联、匾额、家具组合营造出山西面道和山西旅游的文化氛围,试营业期间就应山西省贸促会要求,用山西面道文化成功接待了到山西晋城、平遥、太原考察俄中合作项目的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奥帕索夫一行,黄河面道的特色饭菜和酒店住宿的周到服务受到了外宾连连的“哈拉少”点赞。奥帕索夫的父亲是苏军一位飞行员,在中国抗战时加入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参加鄱阳湖对日空战时牺牲,当年只有5岁的奥帕索夫继承父亲遗志,参军、入党,一生维护苏(俄)中友谊不遗余力,今年又在85岁高龄之际携招商项目来到山西,寻找双方的经济合作。奥老一行对黄河面道的文化特色和晋菜美食倍感兴趣,连连表示希望屈启晓董事长把黄河面道开到远东、开到伏尔加、开到莫斯科。

中坐穿苏联军装、佩挂勋章者为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奥帕索夫

让山西面食冲出娘子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只是屈启晓一个人的梦,也是所有山西人的梦,黄河面道承载了这个美丽的梦,而且正在把百年的梦幻一步步变为现实。

三晋儿女,身上传承着尧舜禹三代先贤改穴为屋、躬耕大荒、开通龙门的勤劳善做的精神血脉。作为中国悠久农耕文化勃起之地的后人,一个年过古稀却焕发青春的面道文化推行者,为了山西面食产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不图所求,至今还奋战在山西面食产业振兴的第一线,不由人不感动,不由人不钦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大批怀揣振兴山西面食梦想的人纷纷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和屈启晓先生共同走在这条曲折但是光明的路上。

屈启晓先生少年聪慧,自学成才,虽无院校经历,多有笔墨功夫,写文吟诗书法统统来得,且独具大河奔流之畅达气象。先生有“面食诗”一首,谨以原题原韵和之,以为文章结尾:

面食诗

                 原诗                 

多少辛酸苦钻研,     

多少蓝图在眼前。   

写尽豪情与壮志,      

难写与面不解缘。      

洋企占领神州地,     

让我中华多汗颜。   

立志做好一碗面,      

鲲鹏展翅飞九天。     

和诗

京华并州勤习研,

弘扬大道身在前。

不改黄河凌云志,

尽显赤子面道缘。

麦饭溢香五洲地,

汉家儿女尽开颜。

景泰巨碗中华面,

小小寰球不夜天。

(山西省饭店业商会推荐)

点击图片 回家吃碗饺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