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朗人是否还怀念巴列维王朝?

 黑瞳视野 2020-06-08

这世界纷繁复杂,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态度。

一句话“屁股决定态度”,我们拿数据说话。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

一,截止2018年,伊朗已证实石油储量1370亿桶、占全球储备比例9.31%、每日石油产量425万桶(世界第四)

跟其他国家不好比,就跟伊朗近邻沙特相比,截止2018年,沙特已证实石油储量2626亿桶、占全球储备比例17.85%、每日石油产量1052万桶(世界第二)。

(沙特阅兵式)

2018年沙特总GDP7824.83亿美元,人均GDP23219美元。

2018年伊朗总GDP约4523亿美元,人均GDP5220美元。

(伊朗阅兵式)

二,当下伊朗是世界备受关注的国家之一,伊朗的近况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至于是好是坏,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好评价;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做了选择,就应该承担其后果,人跟国家都一样。

以下是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一组数据,每个人都能从其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巴列维国王全家福;巴列维王朝是伊朗父子君王礼萨汗(1925年-1941年在位)和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1979年在位)的执政年代,统治伊朗的时间达54年。)

一,1960年-1970年,伊朗的经济增长率在 7.23%——10.11%之间。

1970-1978经济增长率 在24.16%—— 27.74%之间。

1960-1978年,伊朗在工业化;1970-1978经济爆炸式成长,跟石油价格暴涨有很大关系。

但以结果论英雄,巴列维时期伊朗在高速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贫富差距。

(巴列维时期的伊朗街道)

以下是一组具体数据。

1962年伊朗全国一共有6000台拖拉机,而到了1977年就达到了53000台,至此伊朗的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1961年伊朗的化肥使用量为3.2万吨,1977年达到了68万吨,粮食产量则从444万吨增至641万吨。

(伊朗王后)

同一时期伊朗的工业年增长率为15%,煤炭产量从29万吨增至90万吨,钢铁产量从3万吨增至28万吨,水泥产量从140万吨增至430万吨,汽车产量从7000辆增至11万辆,发电量从5亿度增至155亿度,国民生产总值从104亿美元增至510亿美元。

(伊朗街景)

1956年伊朗总人口约为1900万,其中城市人口在600万左右,到1976年伊朗人口增至3370万,其中城市人口增至1590万。20年内伊朗增加了近1800万人口,城市化率也由31.58%增长到47.18%。1967年到1976年平均每年有33万农民进城,全伊朗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从29个增加到45个,62%的城市人口生活在19个超10万人的大城市。

“发展是硬道理”,伊朗综合实力在急剧增长,由于分饼分得不合理,导致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

(伊朗街景)

二,巴列维统治时期,伊朗人均国民收入一度达到2000多美元。

1976年 1美元=1.941人民币元 ,70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大约在1美元兑2元人民币比上下浮动。

换句话当时伊朗人均国民收入约4000元人民币。上世纪70年代中东的土豪国是伊朗和伊拉克,而非沙特、阿联酋、科塔尔、科威特等国。

(1971年德黑兰大学,女学生穿着迷你裙看书。)

对比伊朗的现在和过去,作为一个旁观者只能喟然长叹。

最后用两句话做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