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是哪“十恶”

 翰林冷知识 2020-06-08

十恶

不赦

“十恶”最初是佛教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
后来“十恶”出现在北齐(南北朝时期)律法中。
“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不过,当时这十项并不叫十恶,而是叫“重罪十条”。
直到隋开皇初年,在北齐律法的记录上,随着佛教的兴盛,统治阶级将“十恶”引入到律法之中。
后来每个朝代都有所增减。
 
 
目前公认的“十恶”包括以下:
一、谋反。这是十恶之首,指企图推翻朝政;
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等;
三、谋叛。指背叛统治阶级;
四、恶逆。指殴打和谋杀尊长;
五、不道。指将一个家庭中三个没有犯死罪的成员杀掉;或者是将人肢解杀掉;或者是用虫蛊制造毒药害人;用鬼神的方法杀人;
 
 
六、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
七、不孝。指不孝敬老人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
八、不睦。指谋杀亲属等;
九、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等;
十、内乱。亲属之间带绿帽子。

冷翰

出品

谢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