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岁幼儿早教——做什么让孩子受益一生

 皓哥儿 2020-06-08

早教的概念

关于早教,存在很多误解。很多人觉得早教完全没必要,甚至一位教育领域的领导曾经说过“三岁小孩要什么早教,在家玩玩好了,他懂什么啊。”有些家长把早教理解为学知识,教育孩子背诵唐诗宋词、计算、拼音、识字、学外语,而忽视了对幼儿的运动、兴趣、性格的培养。对早的理解不是早期介入,而是领先他人,在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中患得患失。

从广义角度讲,早期教育包括从怀孕时期的胎教、出生后直到上小学期间的学前教育。从狭义角度讲,早期教育特指宝宝出生后0~3岁期间接受的教育。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早教之早,起于何时?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古谚语有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巴甫洛夫曾说过:“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因此宝宝出生后,早教就开始了。

婴幼儿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婴幼儿时期。出生时婴儿大脑脑容量相当于成人的25%,3岁时大脑发育程度已经相当于成人80%,大脑的神经元连接达到1000万亿。所以0~3岁是神经元网络化的关键期,这时接受到的视、听、触觉、空间变化、语言输入等方面的刺激越多,脑神经联系就越丰富越迅速。神经元细胞之间连接的数量和速度直接决定孩子的智商。经常被刺激的大脑会更发达,缺乏刺激的大脑会缓慢停滞。

孩子们从事的游戏和活动,决定了大脑突触的连结,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开展,以及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学习。比如孩子出生就会游泳,越小开始游泳,掌握得越快越熟练,但如果从小没这方面的刺激,随着年龄增大,学起来不但慢还费劲。早教的概念,就是创造条件丰富儿童的生活,使脑神经在发育过程中接受刺激保留更多的连结。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以儿童早期发展规律为基础。

早教的意义

0~3岁的宝宝们天生是学霸,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和运动器官,不断地看、听、说、闻、触摸,不断的运动、探索、模仿、思索,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饥似渴地吸收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因此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2013年到2015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对1808名6-30个月大的西部贫困儿童进行大规模的贝利测试。结果显示,山村贫困儿童智力认知发展滞后最高比例60%。这些留守儿童,往往在下田务农的祖父母身上,一背就是一天,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动、游戏、阅读、音乐之类的智力刺激。

研究结果表明,智力发育差别的根本原因出在婴幼儿教育上。在婴幼儿阶段,人脑发育可塑性最为明显,对其影响的机会只有一次,且不可逆。国际上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出生后的1000天干预是有效的,也是成本最低的。

早教核心内容

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特点创造安全轻松又丰富多样的环境进行引导,并给予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为宝宝创造一个环境,让他感受到安全、放松,并能够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运动、言语等丰富立体的刺激,有利于大脑树突分枝和突触传导通路的建立。孩子的天性是玩,孩子的工作也是玩。

鼓励宝宝探索环境,如处于口欲期的宝宝不要给他戴手套或者呵斥禁止,而是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支持探索。在孩子探索环境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好奇心、专注力、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大运动能力,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都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只有积累了大量一手的丰富体验,才能支撑起后面的认知发展的大厦。

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全身心的投入,与孩子积极互动。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眼里的神采,了解他的性格、脾气和需求。与孩子进行爱的交流,温柔的语言、深情的凝视、爱抚的动作,对宝宝微笑和唱歌,给宝宝拥抱和抚触。带宝宝一起散步滑梯做各种运动,聊天、给他读绘本、做玩偶表演,做鬼脸做躲猫猫做各种快乐的游戏。

遵循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孩子的个性特点,在不同阶段侧重不同内容。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刺激、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能力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内容外,再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培养。

早教如何开展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有一个准备接受早教的大脑,事实上,从宝宝一出生,就已经在接受早教了。宝宝收到的第一个拥抱、第一声呼唤、第一次眼神接触,都在促进宝宝的脑神经迅速发育。

早教地点不受限制,在家能、在早教中心、公园、小区都能,关键看引导人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早教的特殊之处在于宝宝兼任导师和学生,而家长则是辅助实现教育目标的助理,他倾听导师的需求,提供学生需要的一切。

宝宝最天然的早教来自父母或其他亲密照料者。没有哪个陌生人,能像朝夕相处的照料者那样,对孩子影响深远。早教每时每刻都发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如果父母能学习育儿并设计安排科学的活动,将比毫无意识的抚养更有意义。只要家长有心引导,早教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

最好的早教在家庭。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开展早教要注重沟通并鼓励探索。宝宝的需求及时被发现,父母有耐心,用温柔而坚定的教育理念,注重和宝宝沟通。3岁以前的认知教育以孩子为主导,他们天生的好奇心会引领探索,父母要照顾好安全,而不是给孩子束手缚脚。善于引导,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把它发展成一个学习机会借以扩大获取更广更深的认知。

那家庭早期教育具体如何开展呢,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参考。

1

宝宝友好型家居布置

宝宝出生前,可以考虑家居环境的调整,并随着宝宝的成长不断微调以利于早教进行。审视一下家庭环境,有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书籍,有没有供宝宝爬行、跑跳的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

2

与宝宝进行爱的接触

给宝宝充满爱意的眼神、温柔的微笑,拉拉小手小脚,闻闻小脸蛋,都能让他心情愉悦。进行抚触,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增强宝宝免疫力、促进运动发展。

3

允许宝宝释放天性

特定阶段的宝宝们有一些容易给大人添麻烦的天性,比如喜欢玩水、喜欢咬手、喜欢用手抓食物、喜欢光脚走路、喜欢到处涂鸦等等。家长要了解这些是不是当前阶段正常行为,如果不是那就酌情纠正,如果是,那就做好清洁和健康保护工作,收拾好自己抓狂的心情,让娃造吧。

比如你可以告诉自己,玩水是宝宝身体触觉的发展过程,涂鸦是宝宝的自我表达也是精细动作发展的表现,抓饭是独立进食的先兆噢,光脚走路有助于刺激宝宝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肢体活动与大脑运作的协调呢。

4

带宝宝运动

当宝宝很小的时候可以给他做被动操、按摩抚触,给他翻身,让他趴着练习抬头。抱着宝宝舞蹈、侧身倒立宝宝,和宝宝一起游泳,都是很不错的亲子运动。宝宝会爬行以后,给他充足的空间。很快宝宝自己学会站立和行走,还可以和爸妈一起奔跑,放风筝,做各种运动。带宝宝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多方面的感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5

带宝宝接触新环境

家里虽然有很多玩具但广袤的世界才能给孩子最丰富的刺激。

在大自然里,翠绿的树木、雪白的云海、芬芳的花朵、奔涌的海浪、细腻的沙子,带给宝宝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各方面的刺激。身处大自然使宝宝暴露在温和的刺激物下,吸引宝宝的非自主性注意力,既能给孩子大脑补充活力、改善大脑功能,孩子未来也更容易获得专注力。

在农场和牧场,在水族馆和动物园,博物馆和科技馆,宝宝们总是能看到新鲜的事物获得新奇的体验。

6

给宝宝阅读、唱歌、说话

宝宝小的时候可以给他看黑白闪卡、渐渐到彩色闪卡,然后开始阅读绘本,让宝宝对读书这件事有愉快的体验,启蒙持续终生的阅读习惯。早期的阅读刺激,不仅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词汇丰富程度,还将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能力和创造力等。

给宝宝换纸尿片时、陪宝宝躺床上哄睡时、给宝宝喂食时……照料者都可以给宝宝唱歌。亲切充满爱意的声音能刺激宝宝大脑发育,歌曲的韵律还能给宝宝带来美感,影响宝宝的气质。童谣、儿歌、流行或者经典歌曲,或是随意哼唱的曲调,都是宝宝很好的音乐氛围。

在孩子会说话之前,他很小的时候就听懂大人的话,大脑已经有回应。0~3岁间听到的话越多,宝宝开口说话时词汇越丰富,还会积极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抱孩子的时候跟他说我来抱你啦,亲他的时候说亲亲宝宝小脸蛋,给他换尿片也可以说个没完,孩子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给孩子说话和给孩子阅读,都可以促进宝宝词汇量的积累,简明的生活语言和优雅的书本语言,都在脑海刻下深深的烙印。给孩子唱歌和给孩子说话,都在孩子心理留下照料者深深的爱意,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7

和宝宝做游戏、对话

宝宝小的时候可以给他做做鬼脸、玩玩布偶表演,他就笑得很开心。一起玩玩具、摇飞毯、躲猫猫,在运动机能、色彩认知、精细动作、方向感等各方面提升宝宝能力。

当宝宝会说话后,与孩子对话可以增强宝宝的语言输出能力。父母注意给宝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孩子出生时就跟他说话、经常跟孩子说话、语气温柔、词汇丰富。孩子的语言输出会比较早、达意准确、词汇丰富。

8

早期宝宝人际交往

宝宝需要玩伴,家长可以在小区附近、在亲戚圈为宝宝寻找玩伴。当宝宝很小的时候,与玩伴几乎没有互动,大约2岁后开始对别的小朋友有兴趣,但3岁之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不必焦虑急于让孩子学会合作和分享。

在宝宝0-6个月,他可以进行眼神交流、喜欢躲猫猫、照镜子认识自己;6-12个月时孩子更依赖熟悉的人,如果离开会有分离焦虑;1~2岁平行玩耍期,2岁开始需要玩伴但有时会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打或咬别的小朋友,对分享还需要家长慢慢引导。带孩子一起玩时要注意合理预防和适度解决冲突。

要不要上早教班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又担心在家不能完整全面的开展。是否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如何找到符合预期及效果的早教机构,成为很多家长考虑的“难题”。

后浪教育建议,在做选择时要清楚报班出发点是什么,再对早教机构基本情况(费用,教师素养、经验及服务态度,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教学硬件环境及安全卫生,距离及交通,机构知名度等)了解后,才能做出是否报班以及选择具体哪家机构的选择。

1

早教机构介绍

早教机构就是这样一种场所,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社交等各种练习,融合到游戏、音乐、亲子互动等环节,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的获得和提升这些能力。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品牌有金宝贝、美吉姆、红黄蓝、贝迪堡、纽约国际、积木宝贝、东方爱婴、亲亲袋鼠、创艺宝贝等。

早教机构与家庭早教的主要区别有环境、师资、课程、费用。

环境方面,早教机构一般设置软垫地面、布置大量的器械、活动空间大、有丰富的教具,大量的器械对锻炼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有直接的帮助,这些是家庭或小区活动场所提供不了的。早教机构里人员单纯,主要是教师、宝宝和家长,比游乐场所整洁卫生。在这里家长和宝宝都比较容易遇到同龄伙伴,遇到冲突也比较容易解决。早教课堂上父母可以专心的、高质量的与宝宝互动。

师资方面,授课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多数早教机构有外教,教学质量与师资有直接关系。

课程方面,不同早教机构课程不尽相同,一般包括体能、运动、艺术/手工、音乐、阅读、双语启蒙等方面。

费用方面,早教机构收费根据预收课程数有所不同,一般200元左右一节课。

2

报班的出发点

报班出发点是这些,不建议去:

1、想提前学本领。孩子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只有其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外在教育才能起作用,拔苗助长只会事与愿违。

2、想提高智力、右脑开发、感统训练。早教有助于保护智力的潜力,但早教班的时间有限,至于右脑开发、感统训练都是宣传噱头。

3、想提高宝宝人际交往能力。3岁前宝宝不用刻意营造社交环境。儿童的社交路线发展规律是:和父母/看护人进行亲密地互动(奠定爱和安全感的基础)——拥有一个固定的玩伴(熟悉小伙伴的行为模式)——有多个相对稳定的小伙伴(懂得简单互动的交往规律)——形成自己的小小社交圈(学会与人愉快相处)。

4、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看到身边的朋友、邻居都都带孩子去上了,怕自己的孩子被比下去。抱着这个出发点报班往往会失望,因为所有这些体能课、音乐课、艺术课等等,都是大写的“玩”。

报班出发点是这些,建议去:

1、带宝宝太累,想减轻压力。宝宝的精力总是那么充沛,带娃的大人很容易疲惫。报了班相当于办了游乐场年卡,环境比外面的干净安全,可以放松休息一会,让他边玩边锻炼。上课的时候有老师引导组织,带娃做做游戏、手工、玩玩音乐、听听绘本,自己也能放松。

2、想学习专业早教知识。父母或看护人想通过早教机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学习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游戏和知识,回家后更有意识的带孩子,比自己摸索强。

3、想初步培养孩子秩序感。通过体验早教中心的氛围给孩子集体活动的经历,初步培养秩序感,将来入园可能会适应得更好一些。

4、想更好的了解孩子。早教班中能接触比较多的同龄孩子,看到同龄孩子的状况,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5、想拓展家长本人社交圈。接触到很多同龄孩子的家长,拓展社交圈,对于全职妈妈更适用。

6、想让爸爸放下手机专心带娃。早教班的意义难道不是给爸爸一个不看手机带娃的机会吗

3

选择早教班的建议

确定要报早教机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选择。

1、圈出合理距离范围内的所有早教机构。建议离家越近越好,如果没有合适的,交通一定要方便且时间以半小时之内为宜。早教是一个长期行为,平时也有可能带孩子去玩耍,因此距离一定要考虑好。

2、根据合理距离内名单,调查机构的品牌、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初步筛选实地调查顺序。

3、实地调查。先查看机构的办学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件。观察早教机构场地环境,是否安全卫生、整洁明亮,是否有足够活动场地和设施。了解师资情况,是否相关专业并经过培训、早教经验如何,机构内人员流动情况。了解课程体系,是否科学有趣,符合孩子发展规律。如调查都基本满意,可预约试听。

4、带宝宝试听。观察老师引导是否专业有耐心、课程环节是否合理,观察宝宝是否适应和喜欢。

5、确定报班缴费。试听后对比较满意的机构在费用、距离、课程等进行综合比价,最终确定一家机构。

tips:市场上多数早教机构实行预缴费,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早教等校外培训机构收取学费提出明确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有些早教机构偷换时间跨度的概念,签合同时,只约定课时数量,逃避监管。家长缴费前留心机构资信,防止机构跑路带来经济损失。

4

报班后的建议

1、排课建议。宝宝小的时候可以排一门主打课程,一岁以后增加到两门课,两岁以后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上课时间应结合自身作息规律,如早餐后、午睡起床后。宝宝结业时间可以安排在3岁以后,更好过渡幼儿园。

2、课堂中不要强求孩子的表现。宝宝并不总是配合课程要求,甚至会哭闹离开,都很正常,不要觉得花了钱就一定要孩子怎样。积极参与课程很好,感受课程气氛也不错。

3、谨记初心,不能攀比。不同的孩子,其语言、大运动、逻辑思维能力等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家长报班时可能没有这个出发点,但在这种环境中忍不住焦虑,进而把压力转嫁给孩子。一定提防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一定要比较,就和孩子自身进行纵向比较,一天比一天厉害了呢。

4、不要一味依赖早教机构。机构的课程是极有限的,家庭延伸十分重要。将早教课上老师教的育儿理念和引导方式融会贯通到实际生活中,将科学的早教日常化,才是上早教班最大的意义。

小 结

宝宝诞生后最初的三年里,大脑发育速度非常快、可塑性非常强。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早期教育从出生就开始进行,核心内容是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特点创造安全轻松又丰富多样的环境进行引导,并给予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家庭早教可以从环境布置、与宝宝交流互动聊天做游戏、允许宝宝释放天性、带宝宝运动、给宝宝阅读唱歌说话、引导宝宝与同伴玩耍等方面开展。

机构早教不是必需品,如果想提前学本领、开发右脑、怕被其他孩子比下去,更不应该去。但如果是想放松带娃压力、学习早教知识、更好的了解孩子和拓展自己社交圈,或是初步培养孩子秩序感,可以报早教班并谨慎选择、谨记初心。最好的早教,永远在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