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进京去见毛主席(之三) (七)看到黄浦江、苏州河和外滩后的感觉 许多事情的发展是,你越抱有大的希望,可能就越失望。比如,当年初到上海以后的感觉。 首先看到了黄浦江。这是长江在上海境内的支流,是上海的“母亲河”;这也是一条镌满经典的历史之河,承载着上海走向世界的深厚文化底蕴。任谁,说到上海就不能不说黄浦江。 想象之中,黄浦江应当是宽阔的江面、汹涌的波涛、穿梭一般来来往往的船舶,江两岸应当有长长的江堤和一望无际的绿化带。但是,当到达这里时看到的,却是一条流着黄褐色的水、飘着许多垃圾杂物的普通河流。江面并不宽,也没有大的波浪,虽然有不少船只游弋,但也就是一般的轮船,远没有南京长江上的轮船大和多。至于江边景色,更没有什么可以恭维的。 现实与想象有落差的还有苏州河。这是黄浦江支流上海段的俗称。近百年来,围绕苏州河沿岸展开的经济活动经久不衰,且愈益发达,催生了半个大上海。这条河一直是上海通往临近城乡的主航道,大量的流动人员和日用消费品、燃料、工厂原料和成品,都需依靠水运,而水运走的就是这条河。 有文人对苏州河作过详细描述,说这里因“依海枕江、襟湖带浦”而逐渐兴盛,“烟火万家、衢市繁盛,人文荟集、风景迷人。”及至到了苏州河边才发现,这里“烟火万家、衢市繁盛”倒是不假,但“风景迷人”却是徒有其名。一条窄窄的小河,流淌着乌黑的水,一阵阵臭味随风飘来,哪里谈得上风景迷人!现在看,苏州河是因为水流不大、流速很慢,客观状况决定了它具有天然弱质;而当时的人们普遍没有环保意识,所以水体受到污染,就在所难免了。 但黄浦江的外滩,即所谓的“十里洋场”,却留下了深刻印象。外滩上以美轮美奂的建筑群为主体所构成的街景,无疑是上海最具特征的靓丽风景线。这里有中西合壁的几十幢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的大楼,所以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八)魂牵梦绕的大都市中心--南京路 如果说黄浦江外滩是上海的标志,那么南京路就是上海一张响亮的名片。南京路不光因其高大的建筑和密集的商业而为世人所知,更因这里驻扎着一支光荣部队---南京路上好八连而天下闻名。 南京路两侧商厦鳞次栉比,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因此显得繁华异常。路上人多是意料中的事,但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多。中国人、外国人,男女老少、各色人等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其中最多的还是从全国各地来的红卫兵。有三三两两的,也有成群结队的,到来这里,无不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来到了著名的上海国际饭店门前,抬头眺望这中国第一高楼,看得脖子酸酸的。饭店落成于1934年,共24层,其中有2层在地下,地面以上22层。饭店建成后成为当时亚洲最高建筑,并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一直保持楼房的最高纪录。它名字虽说叫饭店,但并不是想象中让人买饭吃饭的大饭铺,主要还是旅馆,供中外高级人物住宿用的。它地处繁华的南京西路,对面是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外出交通便利、购物方便。 历史上的国际饭店是名流雅士汇聚之所。建国前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都是这里的常客。解放后时任上海陈毅市长曾在饭店接见宾客。不少名流学者在饭店留下了许多诗书画作品,在店内展览。 据说国际饭店内有许多单人客房、豪华套间,还有供两口子住的双人套房。各等房间都宽敞舒适、装饰典雅,装有许多先进设备,如空调、冰箱、卫生洁具等。还有不同风格的餐厅、酒吧和宴会厅,以及洗衣店、停车场、商务中心、夜总会等。当然,这些设施都不是普通百姓能享用的。尤其对于山沟沟里的学生来说,人家不让随意进去,咱进去干啥?那些高级设施的作用说来给咱听,咱也听不懂,所以,到此一游也就罢了。 南京路万商云集,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据说上海十大商业中心,这条路上就有四个。而且,这些百货公司不光卖衣服鞋帽,所有日常生活、吃喝拉撒使用的东西都卖,还把百货商品与餐饮、影院、杂耍场等融为了一体。 既然来了,虽然没有钱,也得进去逛逛。说没钱,是真的没钱。曾经与同来的学生交流过,我身上装着六块钱,还算是多的,好多人只带着一两块钱。穷学生的钱,只是在肚子饿了,万不得已时,花几分钱买个烧饼什么的就不错了,哪有财力进上海百货公司买东西! 跟着拥挤的人群,艰难地挤进了第一、第四两个全国最大的百货公司。身子挨着身子、屁股挤着屁股,谁想快走一步,或者想绕过什么地方,那是非常艰难的事。眼前看到的是一个一个黑黑的脑袋瓜子,以及商店里数不清的售货柜台和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耳边听到的是人群的嗡嗡声,以及买卖双方听不太懂的方言谈话声。两个大商场里各转一圈,累了两身汗,没花一分钱,空手而来、空手而去。 南京路上的好八连是必去的地方。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以好八连官兵为原型编排的,学校曾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过。剧中成功地塑造了陈喜、赵大大、童阿男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好八连用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改造战士的生动事迹,深深地教育和感动了同学们。 虽然没有人讲解,也不是正式参观,但心灵上还是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感染。我专门抄录了毛主席1963年8月1日写的杂言诗《八连颂》以自勉: 好八连,天下传。 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 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 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 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 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 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