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将、相分离--职业军官的出现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6-09

职业军官的出现是中国军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在春秋以前,由于实行民兵制度,卿与将职责不分,卿是将,将也是卿,平日理政是为卿,战时统兵即为将。平日的各级乡官,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如春秋时晋国的执政卿,战时也就是中军统帅。楚国的令尹平时是最高行政官,战时也统帅军队。齐国的国、高二子平日为上卿,战时即分别为一军统帅。童书业先生指出的"春秋以上,贵族文武不分职",是很有见地的。

由于春秋以前将相不分,文武不分,所以春秋以前的教育也文、武并重。主要教育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书、数是文化教育,而射、御则是军事教育。

到战国时,随着常备军的出现,要求有一批具有军事专长的人来担任各级将官,并要保持军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寓将于卿"的制度始渐趋瓦解,文、武官职从此渐次分离,产生出职业军官。《尉缭子·原官》说:"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列国官僚机构的特点。

以"将军"为代表职业军官队伍的产生,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将军"一名最早见于春秋晚期,是由晋国的"将中军、将上军、将下军"的三位军将简化来的。后来,"将军"一名就成了统帅军队者的专业名称。"将军"有时单称"将",是一军的将领。在春秋以前将军皆由命卿来担任。

在战国初期这种将、相分离的制度还不十分明显。但是在战国中期以后,确切地说,在列国变法以后,将相分离的趋势则加强了,而且列国普遍设立了"将军"一职。

秦国,魏冉、白起、王翦、王龁、李信、王贲曾先后为"将军",白起还做过"上将军"。齐国,有将军田忌、田婴、田单。赵国,有大将军廉颇、李牧,将军赵奢、乐乘、司马尚。魏国,有上将军太子申、将军庞涓、晋鄙。韩国,有将军韩举、-、中差。燕国,有上将军乐毅、将军市被、骑劫、栗腹、秦卿等。

楚国官制别具一格,其统兵之将称"柱国"或"上柱国",而不称将军。柱国的地位仅次于令尹。杨宽先生说:"战国时代楚国柱国的职位相当于他国的将军。"至于《史记·楚世家》所说楚"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是以他国制度比附而言的。

"将军"一词,实有两种涵义:其一指三军统帅,位高权重,所以又称"大将军"或"上将军"。其二指一般军事将领,如将军市被、将军司马尚等。在一国之中,大将军的地位仅次于相,是最高武职人员,是王的左右手。在军中,大将军地位最高,是三军统帅。在大将之下设副将,是大将的助手,亦曰"裨将"。在长平之战中,秦王即以"白起为上将军,而以王龁为尉裨将。"裨将以下又有"左右将",是左右各军的将。《尉缭子·束伍令》说,"左右将得诛万人之将。"说明左右将之下还有"万人之将",再以下是千人之将、佰长(即百夫长)、什长、伍长等。

由上至大将下至伍长所组成的一支庞大的军官队伍,与《周礼》所说春秋时代的"军将、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旧军官已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是一批专门化的职业军官,而后者则是临时性的军官,他们本为政府和村社的各级行政长官,一身兼备文、武二职。

在战国时,"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军、政基本上分家了。大将、裨将,由国君亲自任命,直接对国君负责。大将受命后,军中一切号令皆由大将指挥。新的军官系统是新的封建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军官多从立有军功的行伍中选拔,它与春秋以前军官多由乡官或贵胄子弟担任有了重要区别。所以职业军官的出现,是与新的军事制度相联系的,它标志着旧的"寓将于卿"制度的瓦解。

当然,战国时的将、相分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它不可能是完善的,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如秦国的庶长、大良造等爵秩,就既管理政务,也可以被任命为统军将领,率军作战。商鞅在任大良造时,就既主持变法大时,又统兵攻打过魏国。至于列国的地方长官,则大多数仍文、武不分。如魏吴起任西河守,就兼管军政、民事,使"秦兵不敢东乡"。

余如齐国的檀子、盼子、黔夫等地方官,也都兼管文、武二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