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波23年前凌晨撞墙身亡,文坛作家无一肯送行,死后却被封神

 后知后觉无所畏 2020-06-09

王小波,被称之为“中国的卡夫卡”。

高晓松就曾说:

“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

王小波落魄的一生

王小波生前,是个很落魄的作家,文坛根本无人知晓他这个人。

王小波在北京出生,文革期间当过知青,后来又做过民办教师、工人。 改革开放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和李银河结婚,接着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地久天长》。

1984年,王小波到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并且在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的时候回到国内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1992年9月辞去了工作并专心写作。 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

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代价可想而知。

23年前凌晨撞墙身亡

1997年4月11日凌晨,时年方44岁的他,在北京郊外一个家徒四壁的小写字间, 心脏病突发猝死时,是很孤独很痛苦地含恨而终的。

在他逝世后,他的妻子李银河发现,他额头伤痕累累,墙上留有牙齿刮过痕迹,地上落了一堆墙灰,可见他是心脏病发,忍不住疼痛撞头时而亡的。

一代文坛大家就此落下帷幕。

文坛作家无一肯送行

讽刺的是,直到去世前,他都是中国文坛的“无名小卒”。

半个月后的告别会上,文坛作家无一肯前来送行吊唁,就好像在中国文学界从没出现这号人物一样。

所以,王小波就像是“中国的卡夫卡”,身后那些掌声,没给他带去任何实际利益。

王小波为何至此?

王小波家庭优越,早年间还出国留学,按照鸭的人生轨迹,他应该会过的很好。

但是他说,“不自由,毋宁死”。 他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整个人都奉献给了文学创作。

1992年9月,为更专心写作,他辞去教职,独自住进“一间破破烂烂的小房间”,全部家当就是一台电脑、一张床、一把靠背椅,一张床。

他是当代中国最早的“自由撰稿人”。

他自己本身也清楚的知道:“作家就意味着随时饿死的可能”。

但他是向往自由的。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去思考、去言说。

王小波是清醒的,他一生中唯一的最对的事情是有个志同道合的妻子李银河理解并支持他。

困扰王小波的,从来都不是经济,而是千里马没有伯乐。

首篇小说《绿毛水怪》,不断收到退稿。因为他的写法、思想实在太超前了一点,不可能被鼠目寸光的编辑所接受。 表面上是那些出版社有偏见,觉他的作品怪异、“黄色”且“敏感”。

而归根结底,还是艾教授总结的:

“王小波无视禁忌的顽童心,想象的奇趣、幽默反讽才能、批判现实的力度,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某种文学理解力”。

死后却被封神

直到1997年4月11日猝然辞世后,突然名声大噪,某大报腾出整版纪念,标题赫然题为《死得其所的人》。

特别讽刺王小波生前寂寂无人识,可一旦瞑目,却突然如日中天起来。

时至今日,已到了天下无人不识君,文坛无人不自托知己的地步。在死后被封神。

他自己的人生,就是活活一部讽刺小说。

王小波的文字,风格独特,诙谐有趣,肆意张扬,有人说,在思想的深邃、文风的嬉笑怒骂、耐读耐品这些方面, 超过他的人至今还没有出现。

高晓松说: “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里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时至今日,王小波的小说、杂文,实际还没完全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之内, 他的“时代三部曲” ,始终在各大排行榜上居高不下。

但是迄今也没有一位作家,可以有他那种生花妙笔,可以将复杂的道理,如此平实、家常、有趣地讲述出来,既让中学生看得兴味盎然,也能让文化名人们如醉似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