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濒危动物,应该有一个办法保护它,可以将其从药典中删除

 历史解密坊 2020-06-09

据新闻报道称,在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此举标志着穿山甲将会受到更严格的保护,与此同时,还有专家提出了一个更好地保护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穿山甲种群锐减的问题。这一保护措施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穿山甲属于鳞甲目穿山甲科,是一种陆地生哺乳动物,共有8个物种以上,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穿山甲外形独特,其全身遍布鳞甲,四肢粗短,尾部平而长,背部有略微隆起,脚下具有尖锐的5趾,一旦遇到天敌就会蜷缩成一团,用于自我保护。

相比于大多数陆地生物,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极为特殊,它的食物来源非常单一,只捕食各类蚂蚁。毫无疑问,对于人类来说,穿山甲是一种益兽,在森林之中,隐藏着大量的白蚁洞穴,而这些白蚁对森林树木有着极大的破坏力。据数据统计,一只穿山甲每天可以吃下500克的白蚁,如此一年下来,大约250~500亩的森林,将会在穿山甲的保护下免受白蚁侵蚀。

现代人曾试图对穿山甲进行饲养,但目前并未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穿山甲本身不能调节体温、挖洞范围太大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它对食物的要求性极大,因为它要食用20多种蚂蚁,用于维持体内营养的平衡。

一直以来,都有穿山甲可入药的理论存在,在大多数人眼中,穿山甲似乎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但具体治疗何种病症?想必很多人也都无法说清。关于穿山甲能入药的理论,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陶弘景所著作《名医别录》之中。

张锡纯也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穿山甲)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意思就是说,穿山甲本身具有打洞钻孔的能力,因此只要食用穿山甲,就能够打通人体血脉经络等等的目的。

不过根据现代人角度来,以穿山甲能掘洞挖土的习性来定义药性,从本质上而言,应该尚未脱离古代“巫”与“医”的结合,并不符合现代药物科学理念。

我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 可即便如此,也仍然无法阻止一些人对药典的过分迷信,导致穿山甲非法交易市场异常活跃,大量穿山甲也因此而被无情猎杀。据生物学界统计表明,在我国盛产穿山甲的广东省地区,1960年时,穿山甲的数量共有10万余头左右,至2000年时,已下降到5863~14273头,其下降总量为85%以上。到了2008年,野外穿山甲种群已非常少见,它们几乎成为了濒临灭绝的物种。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穿山甲数量的减少,其在医药界的供应量已经不足,导致价格极度上升,这无疑又刺激了盗猎者的贪婪欲望,猎捕穿山甲的活动,变得异常猖獗。医药专家称,相关机构曾对穿山甲片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确定穿山甲片中氨基酸的组成,几乎与猪蹄甲别无二致,换句话说,即使穿山甲的药性,完全可以用猪蹄甲代替。

野生穿山甲种群数量的锐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极大注意,如果此时再不加以治理,穿山甲必然将会成为下一个彻底灭绝的物种,这对于人类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为了人类的未来,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地球这个大家庭,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提出各种保护措施,用于保证穿山甲种群的正常繁衍。

在“坚决打击盗猎者”、“设立穿山甲保护区”及“人工养殖穿山甲”等诸多提议中,一项最简单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就是“将穿山甲从药典中移除”。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只有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进行否定,令其变得一文不值,才会彻底中断穿山甲交易利益链,继而从根本上杜绝穿山甲被大量盗猎的现象。

谈到这里,小编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保护穿山甲,令这位地球大家庭中的成员,与我们共同和谐相处在一起。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