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勉为其难地维持着最低生活标准,大部分的开支不得不花费在食品上,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报纸、书籍、电视等,闭塞了接受信息的渠道。 他们不知道花一点点钱就可以购买足够的消毒剂,净化全年的饮用水,从而极大地降低孩子得痢疾的概率。 不清楚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好处,可以节省后续患病后的大量支出。 不明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懂得购买健康保险的益处,不知道该如何给庄稼更好地施肥。 穷人因为缺少信息来源,通常会把钱花在事后昂贵的补救上,而不是事前更廉价的预防。 这些预防措施极其方便,且具有明显的效果,但由于信息传递渠道的不完善,穷人对这些好处并不知晓。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以上种种却是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 我们饮用的水中已经添加了消毒剂,学校不会接受不种疫苗的孩子,工资中已经包含了医疗、失业等社保,强制购买车辆保险。 我们的周围有着无形的助推力,浑然不觉中,已经建立起各种预防机制。 穷人和普通人之间,无形中又拉开了差距。 穷人经常处于稀缺困境,受制于“穷人思维”。 稀缺是指拥有少于需要,资源稀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带来的稀缺心态。 当稀缺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便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很多时候,穷人的能力并不差,只是因为穷人的大脑早已被稀缺所俘获,没有心思想其他事情,进行远期规划。 我们出去旅游度假,箱子里装满了各种行李,衣服、日用品、相机等等。如果箱子够大,可以放一些零食,甚至多带一双鞋,游刃有余。 但如果箱子很小,空间有限,我们就会不停地纠结,该带些什么,又该拿点什么,左右为难。 穷人在很多时候,都会碰到箱子太小的难题。 做每件事情,都会面临资源的不足,花每一笔钱,都要仔细考虑,产生过多的心智负担,工作的成效会降低。 穷人的思绪被各种权衡占得满满的,忙碌于生计中的琐碎,焦头烂额。 稀缺的最大后果便是,会进一步延续并且加剧稀缺。 穷人如果没有应对稀缺的能力,将会变得更加穷苦。 多数情况下,人们越富有,越容易做正确的事情,会有更大的可能性,为“当下付出少量代价,而回报在遥远的未来”的行为进行投资。 而穷人由于资源的匮乏,以及信息的缺失,没有条件以及动机做类似的行为。 同时,资源的稀缺会带来心态上的稀缺,引发权衡式思维。 不得不事事计较、思前想后,穷人根本没有余力对未来进行规划,进而摆脱困境。 即使他们知道未来很重要,但眼前的事情永远占据了几乎所有精力。 穷人没有远方的诗和田野,只有眼前的苟且。 如何能够改善贫困的局面? 首先是重视教育,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开启一个良性循环。 古今中外,知识都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 真正的知识是系统性的,有框架的,来龙去脉,结构严谨,包含体用术,既有理论又能落地。 这些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系统性的学习、完整的阅读以及实践的经历,一堂课一堂课扎扎实实地听讲,一本书一本书用心地看下来,一件事一件事地踏实践行。 碎片化、速成化的学习,只能给自己一种“我在努力学习,我要改变现状”的心理安慰,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最好的捷径,是从来不走捷径。 然后是要有耐心,几代人接力,一点点跃升,愚公移山。 从穷人到中产,赤手空拳打拼到有家有业有恒产。从中产到富豪,衣食无忧奋斗到有钱有权有势力。 从一个的阶层迈入到另一个阶层,会非常非常地艰难。 阶层是一个相对概念,你在努力奋进的同时,别人也在上升。只有你的上升速度更快,就有可能跨越一个台阶。 穷人与富人的差距不只是财富上的数字差距,而是全方面的差距,眼界、阅历、勇气、智慧、心态、人脉以及资源,每一个环节都是明显的碾压。 每一点的上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代人的努力,一点一点地磨掉差距。 穷人想翻身,超越前面的人,比的是几代人时间跨度里的加速度。 穷人要摆脱困顿的命运,需要克服资源匮乏、信息缺失、无法进行远期规划等实际问题,还要不断刻苦学习,提升知识技能,以及几代人前赴后继,克勤克俭,再加上一些运气,或许才能勉力完成。 整个就是地狱模式,真能够熬出来的人,只怕是少之又少。 更多的人被艰难的现状掏空了精力和身体,疲于奔命,每况愈下。 单论个体,现实里逆袭翻身的案例的确有很多。 但站在群体的角度来看,穷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穷,跨越阶层的难度非常非常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