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如何提升自信 2020-06-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作者:李京立 【“21 天改变自己”课程老师、心理咨询师】     

配图:网络

     从前,一只狼去寻找食物,可是奔波了一天却什么收货都没有。在回到狼穴的路上,它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口,忽然听到房间里有个孩子在不停的哭闹。狼心想:“这不正是美味的一餐吗?”因此它在这户人家的门口潜伏起来并观察里面的情况,看里面是否还有其他人,并等待着时机进入房间美餐一顿。

     这个时候一位老太婆走哭闹的孩子跟前,对这个正在啼哭的孩子说:“别哭了,如果你再不听完,奶奶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吃。”

     孩子一听,不仅没有停止哭闹,反而哭的更起劲了,这个时候潜伏在门口的狼心中窃喜,听到了这位老太婆的话以后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就蹲在不远处等待着食物从天而降......

     狼在那里等啊等啊等,可是一直从傍晚等到天黑,仍然没有见到刚才那个老太婆把孩子扔出让自己每餐一顿。狼早已饥肠辘辘,它实在不想再等了,就转到房子的后面,准备从窗户闯进去,抢走躺在床上的那个孩子。

     狼刚要跃入,又听见屋里的老太婆说:“快点吃吃睡吧,别怕啊孙子!如果狼来了,奶奶就把它杀了,然后给我可爱的小孙子煮狼肉吃。”狼在外面一听,吓得浑身发抖,一溜烟的跑回山林的洞穴里去。

     狼出去了一整天,回去以后狼群的伙伴们问它今天有什么收货,狼忍不住叹气说:“别提了,我今天遇到一个说话不算数的老太婆。她原本说如果那个孩子再哭就把他扔出来给我吃的,可是我在那里等了一天,也没有见他行动,最后当那个孩子要睡觉的时候,她还说要杀了我,然后给她的孙子煮着吃,幸好我跑得快,否则我连命都没有了。”

     狼原本可以潇洒的在山林里寻找食物,遵循丛林法则,适应狼的生存方式,可是却因为一位老太婆的一句无心的话,影响了他的行为,改变了它的期待,从此而受制于人,让自己丧失了意志的自由。

     很多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是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 ,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由此我们引发出以下思考:

1、老太婆真的会因为孙子的哭闹,就把孙子扔出去喂狼吗?老太婆那样说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2、为什么老太婆会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话,并形成了180度的逆转?

     老太婆说要把孙子扔出去喂狼,肯定不是因为狼饿了一整天而可怜它。只不过是为了哄孙子、让孙子能够更听话一些,给自己少点麻烦而已。

      可是狼听到这句话以后,却认为真的是老太婆可怜自己,认为是发善心要把自己的孙子给它美餐一顿。

我们有时候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不是也认为别人在关注自己,为了自己好呢?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好,那又为什么会那么在意?

      再来思考上面第二个问题,老太婆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话,并形成180度的逆转,也并不是真的要杀了狼,而是进一步哄孙子入睡,她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孙子。那么太在意老太婆看法的狼却总是认为老太婆的每句话都是真心话,所以先是产生了期待,又产生了失望!

      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往往是受暗示心理比较强的人。不论我们听到其他人对我们是什么看法,都要分析对方是真的为我们好,还是另有目的(为了自己)。如果对方只是随口一说,或者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目的而对你产生看法,而你又会特别认真的去对待这个看法,那么难免就会纠结、失望、痛苦、不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