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如水138 2020-06-09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赵传伟专栏】

育人“十二要” 学生真需要

原创作者|赵传伟(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滔滔黄河水,悠悠教育情”。在山东省济南市二环北路, 坐落着一所以黄河命名的学校——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秉承黄河文化精神,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以积极践行育人“十二要”活动为载体,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内化规范于心,外化标准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取得了显著成效。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晨读要“三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学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多读书,不仅要求全体学生每天坚持晨读,而且要求他们在读书时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及口到)。因为晨读时如果心思不在书本上,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只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读,很难发挥晨读的作用。所以,学部要求学生在晨读时要端正坐姿,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务必“三到”一体,协同作战。初期可能需要教师多加提醒和不断纠正,但养成习惯后会让同学们受益终身。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上课要投入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学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每年新生入学后,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带着问题(难点)去听课,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要边听讲、边思考、边记录,手脑眼并用,强化对知识的注意和理解。对于一些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要借助顽强的意志力来克服控制自己分心开小差。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遇到疑难时及时举手询问,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促进知识生成。

自习要高效

学生之间的差异多是因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的差距造成的, 引导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在主动学习中自我成长,一直是学部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学部注重通过系列主题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自习时间,提高其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具体实践中,教师除了讲授一些通用技巧,还要加强个别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各学科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作业要认真

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部要求学生首先保持作业封面干净整洁,书写认真工整,避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严禁抄袭他人作业。其次,教师批改作业后,要引导学生深入反思错题,仔细分析出错原因,认真更正错误,弥补知识缺陷和漏洞。另外,为了保持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在各科作业的练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保持格式规范,步骤完整。

考试要细心

良好的考试习惯能帮助学生有效减少失误,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学部注重通过日常模拟考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试卷到手,首先按照要求认真、准确、规范地填涂好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答题前,先用几分钟浏览一遍试卷,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要仔细审题,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到尾读题,对关键性的字词句段,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正确把握。做完试卷后要一丝不苟地落实“五项”检查,即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检查涂卡情况。

“三餐”要有序

培养文明用餐习惯,不仅能养成学生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品质,还能让校园更加文明和谐。在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就餐前,学生有序排队打餐,不插队、不拥挤、不推搡、不高声喧哗、不嬉戏打闹、不敲打餐具,双手端餐盘,吃多少打多少。就餐时,在各自座位上坐好,文明就餐,不随意走动,不让汤水溢出,不让饭菜掉在地上。就餐后,残渣剩汤倒入指定桶内,自觉将餐具放整齐,及时离开餐厅,不在里面逗留玩耍。

“两休”要安静

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是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因此充分而高质量的睡眠重要而必要。为了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学部制定了严格的“ 两休”制度。午休时学生必须在12∶30 之前到达宿舍,晚休时必须在 22∶00 之前到达宿舍。午休、晚休期间,禁止随意进出宿舍,始终保持安静。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不赖床,按时就寝不拖延。就寝铃响后,一切洗漱立即停止,迅速进入就寝状态,熄灯后要鸦雀无声,不窃窃私语,不发出声响,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使学生养足养好精力。

“两操”要壮观

广播响起后,学生迅速按班级排好队,在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节拍中,随着“跑步——走”的响亮口令,学生抬头、挺胸、曲臂、跨步……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是学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仪式感鲜明的“两操”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还能有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斗志。为了充分发挥“两操”功效,学部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集合要“快、静、齐”;学生要统一穿校服;班与班之间间距5米左右,迈小步大约30厘米,前后一臂距离,左右间隔两拳;各班站六路纵队,呈矩形方阵,步伐一致,口号响亮,整齐行进。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歌声要嘹亮

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经典的校园歌曲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兴致,迸发新的活力,从而振奋一种精神,催生一种力量。为了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学部要求全体学生每天都要唱好课前一首歌。全班同学每天第一节课前,全体自然站立,头眼平视,颈部放松,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大方,大家齐唱一首节奏欢快、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歌曲,奔放的热情,嘹亮的歌声,优美的旋律,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中投入到了一天的学习中去。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行为要文明

作为一名中学生,日常言行要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归纳起来,中学生至少要养成以下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卫生习惯、守纪习惯、爱物习惯、劳动习惯、安全习惯等。学部注重通过专题课程、系列活动等形式,开展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以言行举止有礼仪,文明住在我心里为自律约束,人人争做谦谦君子,美德少年,引领学生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环境要整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美好的环境使人赏心悦目,精神愉悦。学部不仅多方努力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还出台多项制度引导学生积极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幸福感,提高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学部还定期进行班级卫生评比。整个外在的清新整洁,对于内心的帮助,就是学生心愈来愈清净、心愈来愈有条不紊,学习高效自然不言而喻。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活动要积极

积极参加学部组织的活动,是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锻炼,能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中学时代学业繁重,很多学生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人交流的经验,为人处事的方法是很不成熟的。积极参加学部组织的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学部组织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兴趣,缓解学习压力,让身心得到适当放松和调节。总之,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需要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方能逐步形成。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常年坚持育人“十二要”活动,将“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目标分解融入到对学生的日常要求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效落实了五育并举,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学部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会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更好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材。

(作者注: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育人“十二要”经验做法首先发表在《德育报》头版头条)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