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一园看晋祠》“人文清华”云讲坛直播实录

 哲齐66 2020-06-09

6月6日18点,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首场在晋祠隆重开讲。梁思成再传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讲授《千年一园看晋祠》,指出晋祠作为中国最早的祠庙建筑群,不仅是美轮美奂的园林,也是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比“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更胜一筹,并引导大家感受林徽因所说的“建筑意”。“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主持直播活动,与贾珺教授展开对话,建议大家学习从名胜古迹的游览者,变成历史的感受者和文化的承接者。

截至6月8日晚7点,共219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建筑史的千年大戏,而且观看数据目前还在不断增长中。

以下为直播实录,约1.5万字。(全文读完约20分钟,敲黑板划重点,要认真记笔记哦~)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的直播现场。

今年是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0周年,90年前正是抗日战争烽烟即起的民族危亡之际,梁思成、林徽因和营造学社的其他成员开启了抢救性的古建筑探索之旅,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形成了第一部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当年梁思成先生曾经撰文《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他认为建筑物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这也正是我们90年后重走梁林路的原因,聆听先辈的声音,感受古建筑中的中国文化,今天是第一场大型直播《千年一园看晋祠》,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也是“人文清华”讲坛的制片人。

主讲人贾珺教授与“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张小琴教授

今天的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贾珺老师是著名的建筑史学者,曾经参与晋祠保护规划,同时他也是梁思成先生的再传弟子,他的导师郭黛姮先生既是梁先生的学生也是助手,曾经跟随梁思成先生一起注释过《营造法式》,对于贾老师来说来到先辈曾经走过的地方更是在追寻先辈的足迹。我们有请贾老师,贾老师您好!

贾珺:大家好!很高兴今天由我和张老师一起带领大家云游晋祠。

说文解字:“晋”和“祠”

主持人:现在先请贾老师为我们说文解字,什么是“晋”和“祠”,祠跟寺、庙有什么区别?

贾珺:寺一般特指佛教建筑,祠和庙泛指供奉神明和各种圣贤的祭祀建筑,两者之间的含义有重合的地方,但是也会有一些区别,庙更多是供神的场所,祠很多时候是对历史名人纪念性的场所。晋祠,前身叫唐叔虞祠,建成的年代有不同说法,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确切、最早的文献是1500年前北魏学者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当中的记录。

主持人:那就是说1500年之前已经建了。

贾珺:对。唐叔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被封到这个地方来做唐国的诸侯,唐国大家可能不熟悉,后来它改了一个名字,就是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晋国。后人在这个地方先是建祠来供奉唐叔虞,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悬瓮山的山下,是晋水的发源地,这个地方很特殊,随着时间的流转,后来主要的祭祀对象就由唐叔虞慢慢转变为晋水之神圣母了,慢慢名称也就改成晋祠。

主持人:所以“晋祠”的“晋”是“晋水”的“晋”。

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

1.中轴线风景:徐徐展开的画轴

贾珺:对。我们现在是位于悬瓮山东侧的山脚下,建筑群的主方位是坐西朝东,和大部分的祠庙建筑坐北朝南不太一样。整个晋祠建筑群经过千百年的建设慢慢形成了拥有几十座建筑,亭台楼阁俱全的庞大群落,大致的核心区可以分为中路、北路、南路三个系列,目前我们是站在中路中轴线的起点水镜台这个地方。

主持人:水镜台的功能是戏台,是吧?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地方分成了两个部分,是不同年代建的吗?

贾珺:对。戏台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在很多的祠庙,包括一些道观里都可能见到,基本上绝大部分戏台都有一个特点,它的舞台要正对主殿,当它演戏的时候主要是演给神看的。

主持人:这两个屋顶不一样的形状,一边有脊,一边是卷的,您给大家解释一下。

贾珺:这个水镜台很特殊,它不仅仅有一个舞台,它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的,而这两部分分别修建于明朝和清朝不同的时期,但是很好地组合在了一起,屋顶尤其表现出非常不一样的个性。东半部这个屋顶是很典型的“重檐歇山”顶,所谓“歇山”是造型比较丰富的坡顶,它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垂直断面,好像歇了一下。

下面又加了一层屋檐,叫“重檐”。而舞台部分的歇山顶没有正脊,上面一道弧线,显得更加柔和,这个叫“卷棚歇山”

“水镜台”这个匾额是清朝时著名的文人杨二酋所题的。“水镜”两个字一般认为出自于《汉书》“清水明镜”典故,但是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水和镜子都是可以有倒影的东西,其实在舞台上唱戏就与水和镜子倒映现实的原理是一样的,一样是映射。

主持人:戏台在这个地方,上面是主殿圣母殿,您刚才说戏是演给神看的。这个“水镜台”的题字也是非常好。

贾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年在水镜台上曾经演过很多悲欢离合的戏剧,观众不仅有神灵,还有很多前来祭拜的人,大家一起来欣赏。其实换一个角度,我们背过身来看整个晋祠的主庭院,也可以认为,整个辽阔的庭院是由众多的亭台楼阁建筑、清澈的水泉还有茂密的古树名木共同演绎的另外一场大戏,这场大戏绵延千载余音袅袅,一直传唱到今天。

主持人:我们现在就跟着贾老师一步一步来感受,起点是水镜台,然后往前走,前面有一座桥。

贾珺:我们现在在中轴线上行走,中轴线就是这场千年大戏主乐章的所在。现在来到的这座古老的石拱桥叫会仙桥,传说当年有仙人在桥上相会,为了保护这个桥面后来加了木头的地板,下面仍然是石头的桥。

主持人:我们站在会仙桥上看对面的金人台就很清楚了,这个金人台上有四个金人,听说是不同年代建造的是吗?

贾珺:金人台其实是一个露天的台基,四角分别站立一尊铁铸的神将,他们是为了守卫整个晋祠。本来这个金人台是北宋时期所建,四尊金人都是宋朝作品,不过因为时光的流逝,其中有一尊金人后来丢失了,在民国时期重新铸造完成。

主持人:我们可以请大家猜一下,四个金人哪一个是民国铸造的?

贾珺:实际上金人上面带有铭文,东北角的这一尊是民国时期做的,上面很明确地刻有“中华民国二年”的年号。

主持人:如果不看铭文,我们通过比较精美程度是不是也能看出来?

贾珺:民国这尊很明显和其余的几尊有差距。

主持人:塑的最好的是哪一尊?

贾珺:西南角的这一尊塑得最好。大家会发现好像金人们都是空握着拳头,其实本来手里都有兵器的,不过兵器后来丢失了。金人台中央其实还放了一个琉璃的小阁。

主持人:是烧香的吗?

贾珺:不太清楚,但是这是明朝时候所建的一个小建筑。

主持人:越过金人台之后,我们看到的对越坊是牌坊是吧?

贾珺:对。

主持人:“对越”这两个字怎么解?

贾珺:出自于《诗经》,“对”有报答的意思,“越”有颂扬的意思,实际是表达对于神灵的尊重。

主持人:通常坊放在山门外是吧?

贾珺:对。

主持人:这个坊不仅放在山门里头,而且这个地方好像又不是很宽敞,为什么在这儿建了一座坊?

贾珺:对越坊其实是明朝时候建的,它和别的建筑之间的年代是有些区隔的,这个确实比较特别,明朝是喜欢建牌坊的朝代,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明朝牌坊以石牌坊居多,木头牌坊不多了,因此对越坊是很难得的珍贵木构实例。其实牌坊本身没有什么功能,就是一种仪仗,显示隆重,往往会在重要的建筑前面设置一下,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每一座牌坊都可以看成是立体的画框,也就是通过牌坊的柱子和横梁看过去往往是一个很优美的主体的立体画面,对越坊同样有这样的功能。

主持人:那就是增加了一个取景层次。

贾珺:完全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我们穿过对越坊再往前走,前面是献殿。

贾珺:再到前面我们就看到了晋祠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献殿,这是金代大定年间所建的一座建筑,按照形式和构造来说它应该是属于一种殿堂性质的建筑物,但是我们会发现它四周既没有围墙也没有门窗,好像是放大的凉亭一样,这是非常特别的一种做法,它虽然没有门窗和围墙,但是我们也发现它用栅栏围合,这个栅栏其实还是很讲究的,在北宋著名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中对这种栅栏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叉子”

主持人: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写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里就讲到叉子是《营造法式》里的名词,看来他们真的是拿着《营造法式》按物来解书。《营造法式》跟中国营造学社的名字应该有关系吧?

贾珺:有关联。《营造法式》是北宋末期非常杰出的官员李诫用官方的身份主修完成的关于建筑、设计、施工的一部典籍,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建筑著作了。这本书在上个世纪20年代被重新发现后进行再版,1925年梁思成先生的父亲梁启超把这本书万里迢迢地寄到正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手中,当时梁先生虽然在学建筑,可是他看了这本书之后发现如读天书,完全看不懂,所以他后来立下一个志愿,一定要破解这部天书,后来梁林两位先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考察山西的古建筑,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寻找解开这部天书的钥匙。

主持人:梁思成先生对《营造法式》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往往是对照实例来了解。这个献殿我们站在里面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四面都很开敞,在这个地方也特别容易看到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因为没有墙,更适合我们观察古建筑。

贾珺:中国古建筑的主体是靠木结构承重的,也就是说靠竖向的柱子、横向的梁,骨架部分都是这些木构件。它的墙更多时候起的是一个保护和围合的作用,木头就好比人的脊椎和骨骼,墙好比是人穿的外衣一样,所谓墙倒屋不塌,因为墙本身并不起承重的作用,好比一个人把衣服脱了当然不会倒,对于中国古建筑来说有没有墙并不妨碍它的稳定性。

主持人:这个地方斗栱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贾珺:我们现在看到的额枋上面有一个很特殊的构件叫“斗栱”,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别具有魅力的一种构件,是由若干个散件拼合组成的。它的功能就好像是人用一只手去托着这个屋檐,使屋檐能够更多向外面悬挑,从造型来看,大家可以发现每一组斗栱都像是一朵绽放的鲜花,在《营造法式》当中斗栱的单位不叫“组”,而叫“朵”,和花是一样的。

主持人: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量词。

贾珺:斗栱唐朝时候尺度最大,从唐朝之后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献殿是金代建筑,它的斗栱还保持相对比较大的尺度。我们刚才经过了明朝所建的对越坊,它的斗栱就是典型的比较晚期的斗栱了,不但数量多,而且非常密和金代的斗栱,虽然只是隔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反差已经非常明显了。

主持人:看金代和明朝的斗栱有很大的区别,贾老师给我们解释一下斗栱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名称吧,在什么位置叫什么斗栱。

贾珺:斗栱在宋朝的时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铺作”,位置一般来说分三种情况,凡是柱头上直接放的斗栱叫“柱头铺作”,如果在两根柱子之间把中间位置给补上叫“补间铺作”,如果放在角落那个位置,叫“转角铺作”。

主持人:您再和我们说说营造学社和《营造法式》之间的关系。

贾珺:营造学社的社长是朱启钤先生,他对《营造法式》非常推崇,1930年当他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时就借用了“营造”这个词,“营造”这个词其实含义非常深刻,是中国古代对于建筑业的统称。

主持人:梁思成先生创建清华筑系的时候,一开始的名称和“营造”也有关。

贾珺:他一度取名营建系。

主持人:《营造法式》、营造学社跟梁先生的渊源、清华建筑学院的渊源都挺深。请贾老师也给我们解释一下献殿做什么用?

贾珺: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献殿就是奉献、祭献的意思,实际上整个晋祠主神圣母是供奉在主殿当中的,但是举行献祭仪式时很多祭品放在这个献殿,这个殿比较宽敞,它相当于放大的供桌,据说祭祀的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

主持人:晋祠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农历6月15是水母的生日,要做祭祀活动。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起点的地方是戏台,中间是进香的地方,还有守卫,对越坊是仪仗,在这有祭品,最后是主殿。

贾珺:建筑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整个祭祀的大功能是合在一起的,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间序列。

主持人:从我们观赏的角度来说,从戏台到圣母殿这条线也是非常清晰,中间没有什么遮挡,献殿用没有封闭的结构带来比较独特的感受。

贾珺:我们可以想象中间任何一个建筑如果是封闭的话,戏台演的戏圣母就看不到了。

主持人:再往前是鱼沼飞梁,鱼沼飞梁应该也是晋祠非常重要的建筑吧?

贾珺:非常重要。“鱼沼”就是有鱼的水池,但是这个水池可不一般,它接近于正方形的平面,实际是晋水发源的三大源头之一,下面有泉水的。“飞梁”的“飞”就是飞跨,“梁”是桥的古称,所以“鱼沼飞梁”就是跨在鱼池上飞跃的桥梁。但是这个桥梁的造型非常特殊,它的平面是十字型的,我们现在看它的中轴线是笔直的,两侧是斜坡,看上去有点像立交桥的感觉,这样的形式是目前中国现存古建筑当中的唯一实例。而且这个飞梁来历更早,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面就记录过晋祠有类似的建筑,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鱼沼飞梁是北宋时期重建的。

主持人:梁先生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里说到这个地方是一个孤例,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再发现类似的吗?

贾珺:对。

主持人:大家再来晋祠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看看这个孤例。

贾珺:对。这个水里面是有鱼的。大家可以特别关注一下鱼沼飞梁下面支撑的结构。

它用一些八棱形的石柱来做主要的竖向的支撑构件,这个八棱形实际上是为了模仿木头柱子的形象,上面还加了木质的斗栱和梁枋共同支撑,严格来说是石头和木材混合的结构,同样也是非常特殊的构造方式。

主持人:这个桥两边的形状有点飞的感觉。这个鱼沼飞梁建在圣母殿的前面也有一个过渡的作用吗?

贾珺:没错。我们会发现这个空间跟音乐一样是有节奏的,不停地起伏,既有实体的空间又有开敞而有屋顶的空间,还有完全露天的台,中间是不断变化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高度的变化,从水镜台到这边已经升高很多了。

贾珺:对。因为我们就在悬瓮山的山脚下,在缓缓地往山坡上走。

主持人:到这就看到了圣母殿,圣母殿在宋代的建筑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贾珺:在现存的宋代建筑中它应该是最出色或者最经典的案例之一,这是一座面宽七开间的大殿,进深有六间,采用重檐歇山屋顶,这属于非常高的规制了。

主持人:七间的“间”是什么?

贾珺:中国古建筑说“间”并不是说里面有多少个房间,所谓的“间”就是看它的外立面有多少个柱子中间的间距。比如说有两根柱子就是一间,八根柱子中间有七个空间就叫七间。

主持人:七间是比较高的数字?

贾珺:对,因为九间是规格最高的了。

主持人:您刚才说它是重檐歇山顶,和我们刚才看的水镜台的歇山顶差不多。屋顶不是形制的重要体现吗?为什么这个这么重要的殿跟我们刚才看的戏台用的是一样的顶呢?

贾珺:古建筑有很多元素都可以表现等级,比如台阶的高矮,最重要的是间数,也包括屋顶的形制、斗栱的形制,还包括油漆彩画的色彩,都可能会表示等级。但尺度和开间数是最核心的表现方式。不排除有一些特殊建筑,比如一些亭榭、戏台,尽管等级不高,可是为了美观也会采取歇山顶。

主持人:大家都有旅游的经历,但是往往我们到一个古建筑看一眼这个房子就走了,像遇到圣母殿这样非常重要的宋代建筑,我们该怎么去欣赏它?

贾珺:当我们看到一个优美的古建筑的时候,千万别着急拍张照就走开,一定要停下来看一会儿。其实中国的古建筑有一些规律大家可以去掌握,基本上所有的单体建筑都有一些共性的特征,这个特征早在宋朝初年就有一个工匠做了总结,他说所有的建筑物都可以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我们以这个圣母殿为例,所谓下部就是基座,基座就好比一个人的脚,中部主要是屋身,包括梁、柱、所有这些构架,就好比一个人的躯干四肢,我们可以把柱子比作腿,把横向的梁枋比作人的手臂。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斗栱就是人的手。

贾珺:对,其实完全可以用拟人化的方法去解释。

主持人:就像一个手托着这个屋檐。

贾珺:托着一个帽子,上面这个屋顶是一个非常大的斗笠,是个帽子,但是这三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非常严格的比例关系来约束,这套比例关系在《营造法式》上有很多计算的方式,一方面保证了技术上高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一方面又保证了视觉上、审美上高度和谐,所以这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建造体系。

主持人:我们看上去很舒服的感觉,其实是靠一些计算。

贾珺:对,背后是有数学和科学的原理去把控的,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把一部分放大或者扭曲。

主持人:那我们看这个柱子,它的柱子两边是不一样高的吗?

贾珺:对,您的眼光很敏锐。唐宋建筑有个特点,它的柱子不是很简单地垂直于地面,而是有变化的,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圣母殿这八根前廊的柱子是微微倾斜的,而且越往边儿上去倾斜的角度越大,这并不是因为经过很长时间发生病变或者事故造成的,最初就是这么设计的,这种微微倾斜的方式在《营造法式》中有个专门的称呼叫“侧脚”,通过这个办法能够保证上部的梁架挤压得更加牢固,同时整个建筑轮廓也有一种微微往上收的感觉,视觉上显得更加端庄。不光是侧脚,我们会发现从中间两根柱子开始往边儿上,柱子的高度是微微不断加高,这叫“生起”,这样大家可以发现,柱头上的额枋不是水平线而是两边起翘的弧线。

主持人:这样就使屋檐有灵动的感觉。

贾珺:大家可以特别欣赏一下,圣母殿的屋檐非常优美,中国古建筑最好看的部分就是屋顶,《诗经》里描述说古建筑的屋顶就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特别具有飘逸感。屋檐往外的尺度唐朝的时候是最大的,从宋朝开始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所以圣母殿是一座典型的宋代建筑,它的屋檐就比唐代建筑稍微小一点,但是还远远胜过明清时期,它的曲线特别柔和优美,看了会让人觉得很受感动。

主持人:等我们第四场直播的时候看佛光寺东大殿,可以对比一下这个屋檐,唐代的佛光寺屋檐是不是飞得更厉害了。

贾珺:其实我们靠近还会发现,晋祠圣母殿的檐柱上有特殊的装饰,就是有八条龙盘在柱子上面,而且造型各不一样,这是非常罕见的做法,同样也给这个建筑增添了一种难以替代的鲜活的灵气。

主持人:这个地方放龙柱,跟水有关系吗?

贾珺:有可能,因为毕竟圣母是晋水的主神。

主持人:这个盘龙跟我们看到的一些把龙雕在柱子上的作法很不一样。

贾珺:不一样,它是后来装在上面的。

主持人:我们终于来到了最重头戏的地方了,这是圣母殿。圣母殿前廊很深。

贾珺:对,圣母殿整个进深方向有六间的尺度,但是比较少见的是前廊保持了有两间宽。

其实我们建筑学上把这种前廊的空间称为灰空间,是一种过渡性的空间,是介于室外和室内之间的,这也是圣母殿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它希望保持足够的开敞和通透。

主持人:进深这么深的前廊不多见是吗?

贾珺:不多见,它其实也是希望人们更多地在前廊这个位置停留,去感受整个祠庙的气氛,然后也能欣赏周边的风景。

主持人:我们在这儿既能看到戏台上面,也能看到献殿里燃香的地方。

贾珺:因为这个台阶比较高,大家看周边基本上180度都是可以欣赏风景的。

主持人:左边是周柏是吧?

贾珺:对,左边有一棵树龄三千年的古柏,这是晋祠众多的古树名木当中最著名的。

主持人:这个进深如果比较深的话,在这停留一下也有利于大家回过头来看周边的风景。

贾珺:所有的空间其实都是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希望你的行为能够跟这个空间更好地契合。

主持人:现在夏天我们在前廊里面也感觉到很凉快。

贾珺:对。

主持人:我们终于来到了主殿的门前,进去看一下。这个圣母究竟是谁呢?

贾珺:圣母原型究竟是谁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最常见的说法认为圣母叫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后,也是唐叔虞和周成王共同的母亲,当然也有人认为她是别的女神的化身,甚至还有人认为她有可能是以宋仁宗母亲刘太后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因为圣母殿建造的年间恰好是宋仁宗的天圣年间,距离今天将近1000年,而那个时候恰好还是刘太后在世的时候。

主持人:宋仁宗是我们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里面的官家,那个时候的刘太后就是里面的大娘娘,有可能这个圣母就是按照大娘娘的形象塑造的吗?

贾珺:有这样的传说,但是没有确切文献的依据,不过大家可以这样猜想。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公认这里有43尊塑像,除了有两尊小的是明朝补塑之外,装束都是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北宋宫廷生活的情景。

主持人:请贾老师介绍一下圣母殿内的建筑设计。

贾珺:其实因为前廊比较宽,所以圣母殿内部的空间不算特别大,因此它内部没有再设任何柱子,希望内部尽量不要有遮挡,现在塑像上面的木龛是后代所加。

一般来说这样等级的古代殿堂建筑会加天花板的,但是圣母殿比较特殊它没有任何天花板的遮挡。

这个在《营造法式》里也有记载,不加天花板完全把这个上面靠近屋顶的梁架悬起来的做法叫“彻上明造”,这其实对工匠的加工技艺有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没有天花板遮丑了。

贾珺:对。

主持人:那除去这些龛的话,这里的空间就非常舒朗。

贾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后代加的这些木龛的话,可能这里的空间会看上去更加和谐。

主持人: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彩塑,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为了保护这些彩塑,这个门平常是不打开的,都是宋代的原物,今天有机会带着大家进去看一下。

贾珺:圣母两侧有两个内侍的形象,内侍其实身体微微向内倾斜。

主持人:而且也有点往前倾。

贾珺:好像很恭顺的样子。

两侧有很多宋代侍女的塑像,每尊都不一样,有专门研究雕塑史的学者做过考察,这么多的塑像很明显地能够看出,年龄是有反差的,大概是从16岁到40岁不等,身高平均一米六左右,很接近于真人的高度,她们的服饰像绣罗裙等等是非常典型的宋代宫廷服饰,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都很讲究。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职责,有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表情,手持不同的器物,比如有的人捧印、有的人拿笔,有的人拿梳妆用具等等,所以表现出非常生动的景象。

主持人:我们看到有记载说,梅兰芳先生曾经最喜欢这尊女塑。

贾珺:就是微微低头的这尊。

主持人:据说她正面的角度是含笑的表情,侧面有点像含悲的表情。梅兰芳先生到这儿之后经常来揣摩这个侍女的表情,说“一颦一笑似诉生平”,仔细看,好像不同角度确实表情有点区别。

贾珺:至少神态是非常生动的。这些泥塑的侍女像和我们前面经过的金人台上铁铸神将的形象,一刚一柔、一男一女形成特别鲜明的对比。

主持人:如果这样感受的话,有相映成趣的感觉。

从圣母殿出来我们又回到了鱼沼飞梁这个地方,刚才我们沿着中轴线走来,感觉到有点像卷轴画,从水镜台那里开始一路徐徐展开,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卷轴画展开的过程,但是这只是晋祠其中一路的风景,还有更多美丽风景,我们继续听贾老师的精彩演讲。

2.南北路建筑:多元祭祀文化

贾珺:我继续带领大家云游晋祠。晋祠建筑分为中路、北路和南路,刚才我们所走过的这条路线是晋祠最核心的中路建筑群。北路主要是祠中之祠,每组庭院有自己独立供奉的神灵,首先是一座文昌宫,祭祀的是文昌帝君。然后是东岳祠,祭祀东岳大帝。再往西为关帝庙、三清洞、玉皇阁一组建筑,分两进院落,关帝庙居前院,三清洞居后院,洞上即为玉皇阁。关帝庙前有一座小戏台。再往西边还有一组祠庙唐叔虞祠,就是前面提到的晋祠最初祭祀的唐叔虞,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唐叔虞祠不是原来的建筑,是元代重建,又经过明清两朝重修和改建,不过它的后院的主殿依然是元朝的大殿堂。再往西边走地势慢慢变高,就会出现一些台地,上面开凿一些山洞。北部最后沿山坡建有一组建筑,巧借山势,错落有致。沿石蹬拾级而上,依次有朝阳洞、云陶洞、开源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仙阁、老君洞等建筑。整个建筑体量显得更灵活。

晋祠南路最东有胜瀛楼,二层三间,歇山顶。楼上开敞,风致高爽。南路值得一说的著名祭祀建筑,有一座是水母楼,还有一座是公输子祠,公输子大家听起来可能有点耳生,它其实就是建筑木匠行业共同尊奉的祖师爷鲁班,历史上有这个人。此外,还有一座三圣祠,里面供奉的是传说中的药王、真君、黑龙王。南路也是多元的祭祀文化。

梁思成林徽因意外发现晋祠

贾珺:那么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怎么发现晋祠的?其实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考察晋祠有一点小小的曲折。1934年,当时梁林夫妇离开北京,搭乘一辆公共汽车到山西汾阳避暑并考察古建筑,途经太原。他们两个人虽然久仰晋祠的大名,但因为之前发现中国的名胜多数经过后来大幅度的拆建、改建后,往往面目全非,所以认为晋祠也不值得一看,但汽车从山坡上经过,林先生透过车窗猛然看见了晋祠圣母殿的侧影,大吃一惊,这么巍峨的屋顶,包括这么雄大的斗栱,一定是早期的杰作,同时又远远扫了一眼,发现整个庭院深不可测,风景优美,于是他们改变了初衷,在回程时不顾一切地挤下了汽车,对晋祠展开了测绘和考察,并把考察结果写成《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梁先生、林先生最初的印象是没错的,中国绝大部分名胜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建设过程当中,对之前朝代所建设的成果相对缺乏尊重,往往把旧房子拆了,然后新建出他们认为最好最新的建筑,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名胜其实建筑多是改建的。但是晋祠确确实实非常罕见,从一千年前的北宋开始一直到民国是六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相当了不起的建筑留存到今天,而且建筑形式囊括了殿堂、亭台楼阁甚至是窑洞,形式不同,非常丰富,这种丰富性和参差错落的感觉极其难以替代,这是晋祠特别宝贵的地方。

由此我就想到一个参考的对象,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它是由几个不规则的梯形组成的广场建筑群,包含大教堂、总督府、市政厅、图书馆、钟楼等建筑,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历史风格,彼此兼容一体,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在中国完全可以和圣马可广场相媲美甚至还略胜一筹的就是晋祠,晋祠不仅仅有众多建筑的形式,而且它相当于是六世同堂的大家庭,它囊括了更久远的时光,穿越了更长的距离,给我们呈现出了更丰富的由时间累计而成的历史文脉。更难得的是,晋祠的历代建设者,似乎在遵循着同样的一条原则,大家都没有试图破坏以往的建筑,而是保持一个非常和谐的大家庭的状态,特别是圣母殿,无论之后每个时期怎么扩建,它都处在最核心的位置,好像是慈祥的老祖母高高在上,周边子孙环列,这样一个特别的气氛非常令人感动。

美轮美奂的园林风光

贾珺:说完晋祠的建筑之后,我们再聊另外一个话题,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考察晋祠的古建筑时,对晋祠有一个特别特别强烈的感受,他们也把这段话写在文章里,文章说:“一进了晋祠大门,那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过于初时的期望。无以名之,只得叫它做花园。其实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这段话写得非常好,它其实提醒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即晋祠不但是中国古代最古老、最丰富的一座祠庙建筑群,同时也是一座非常优美的古典园林,这座古典园林既不同于北方雍容华贵的皇家园林,也不同于江南小鸟依人的私家园林,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如果我们从园林的角度来欣赏晋祠,应该关注哪几个方面呢?我觉得有三个层面可以探讨一下。

首先是祠的布局,作为一种祭祀性的祠庙建筑群,绝大多数情况都属于非常规整的布局方式,也就是说不管建筑群内分多少路,都是笔直的中轴线,非常整齐的院落,显得尊严肃穆。晋祠虽然也有中轴线,但是这条中轴线有转折,甚至还微微带一点点弧度,而且这里绝大部分建筑物的朝向完全不拘一格,主体的建筑坐西朝东,北路建筑很多是坐北朝南,南路建筑有很多是坐南朝北,完全随着地形变化,而且很好地和山坡、古树、水系融合在一起,所以它的布局我们可以说既有理性的秩序感又有非常浪漫自如的气息,它把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第二,进入一个园林,我们不仅仅要看建筑物的外观,或者它的平面、立面,还要用心感受它的空间。晋祠的空间塑造非常高明,刚才我们走过中轴线,除了最东端水镜台的后半部和圣母殿的核心部分是封闭的之外,其他所有经过的景点都是开放的,保持通透。另外,整个晋祠庭院范围内有大量开敞的水榭,这就保证空间互相渗透,任何地方都可能有机会观察到更深层次的景色,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并不见得这个空间的实际距离真的有多么深远,但是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确实非常富有层次,非常丰富,这也是很了不起的匠心设计才能达到的。

第三,园林包容更广泛,欣赏园林不仅仅要懂得去看这些造型各不相同的建筑物,还要考虑和山水植物之间的关系。晋祠这方面的成同样非常高明,一方面有很多纯粹的园林建筑,同时水系是它的灵魂和命脉所在。这里是晋水的发源地,一共有三个泉眼,一个是鱼沼飞梁的鱼沼,另外两个藏在两口井里,南路的难老泉、北路的善利泉,这两个名字都特别讲究。“难老”出自于《诗经》“永锡难老”,已经不仅仅是长生不老了,是想老都老不了,用它形容永远生生不息,永远保持清澈。而“善利”源自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美好、最善的东西就是水,水能够滋润万物,但是又和万物不争。这三个泉眼一起成为晋水最初的源头。梁衡老师对晋祠的水做了特别生动的描绘,他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晋祠处处都是水,随时都能感受到水的气息,这个我相信很多来过晋祠的朋友都深有同感,但是如果仔细端详一下晋祠的总平面图会发现,实际上水系在晋祠只占了非常小的比例,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山西本身缺水,可是如此之少的水面却让人感觉处处是水,这就很高明了。简单概括一下,晋祠的水景其实是由点线面三种形式组合而成的。所谓的,就是难老泉和善利泉,所谓是三个规模不是很大的水池,一个是接近于正方形的鱼沼,一个是北路八角形的莲池,还有一个是接近于长方形,非常靠近难老泉位置的另外一个水池。而所谓的线是一条名叫智伯渠的水渠,这套体系不仅仅是很高明的水景创造,同时也是很高明的水利设施,所以它采取一个相对接近于几何形状的方式,强调人对水的约束。整个水景的塑造,富有变化,特别是这条线性的智伯渠,像一条玉带一样萦绕左右,蜿蜒曲折,我们几乎在晋祠的很多地方都随时可以感受到这个水渠就在身边,处处有水,其中最有趣的水景的创造就是难老泉那一带,这个地方特别的地势有不同的高低处理,水泉从难老泉发端,通过暗渠,再经过一个龙头流下来,接着再汇到刚才那个长方形的水池中,水渠特意用石坝分割成不同的标高,实际上使水有很明显的流动感觉,就好像是南宋哲学家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显得特别的鲜活灵动,而且会发出像音乐一样的潺潺水声。水池边上的建筑也是有配合的,有个小建筑物叫不系舟,其实是类似于一个画舫的小房子,建筑造型像亭子一样,但是台基的部分做得很像一艘船的船头。不系舟的旁边有一个真趣亭,民国时候建的,亭子下面特别有一个砖石砌的拱洞,能够让人穿越走到水边去体验水的感觉,这个洞还有一个很别致的名字叫洗耳洞,洗耳是源自于上古年间隐士许由的传说,当然这里给我们另外一个提示,就是提醒大家可以洗耳恭听水流潺潺的声音。

除了水之外,晋祠另外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树木特别茂盛,而且有特别多的古树名木,最古老最尊贵的一尊就是圣母殿旁边的一棵半倒半卧的周柏,经过林业部门的测试,树龄已经超过3000年。除此之外,还有唐朝的古槐,很多古树往往是几百年、上千年的,这里没有什么低矮的花灌木,大量的树,包括松柏、槐、柳都是属于异常高大的状态。1500年前,郦道元写《水经注》的时候就提到,晋祠这个地方有很多树木把太阳光都遮住了,这个感觉我们今天依然可以鲜明体会到,所有的古树名木都给晋祠增添了活力,而且春夏秋冬四季随着树叶变绿变黄飘落,也带来非常不同的季节感受。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经常会把堆假山作为很核心的造景元素,可是在晋祠的核心区里实际没有看到什么假山,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它本身就座落在真实的悬瓮山山脚下,它的西部已经逐渐的进入到山坡的位置了,地势是逐渐抬高的,完全依托真山,不需要假山的造景方式。悬瓮山这个“瓮”是大坛子的意思,是太原地区非常著名的另外一个名胜,如果大家有兴趣再往上走,会发现另有一番天地,上面还有一些摩崖石刻,还有一些亭子,站在山上俯看晋祠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意蕴深厚的博物馆

贾珺: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一下,晋祠不但是祠庙园林,还是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历史博物馆。历史上有大量的名人曾经到过晋祠,给晋祠题写匾额、对联、写诗作文,他们都给晋祠增光添彩,所以晋祠所拥有的这些匾额、对联几乎是中国古建筑里最好的,含义非常深刻,如果有小朋友想好好学习中国国学的话,来晋祠认真待上一天,把所有的匾额和对联含义弄清楚,那就是一堂非常生动的文学、历史、哲学课。

和晋祠有关的名人多不胜数,很多人后来转而变成晋祠祭祀和供奉的对象了。比如文昌宫里除了供文昌帝君之外,里面还设计了七贤祠,就是供奉历史上和晋祠有关联的7位真实历史人物,其中有4位是著名的文学家,大家最熟悉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他曾经在晋祠待了很长时间,写了著名的诗篇“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白居易也为晋祠写过诗篇,北宋时期的两位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都给晋祠写过他们的代表作。和晋祠关系最密切的一位文化名人,是清末明初的傅山,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后来香港作家梁羽生先生在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当中,还把他作为主人公之一写进去了,当然真正的傅山并不会武功,他是非常优秀的书法家、画家和医学家,他在晋祠住的时间最长,而且给晋祠题写的匾额、对联也最多。此外,包括水镜台在内的一些匾额是晋祠本地的一位著名文士,清朝人杨二酉题写的。所有历史名人的足迹包括他们的印记都是晋祠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来晋祠不仅仅要看到这些实际的建筑物,这些流水、古树,其实也要用心体验先人留下来的丰厚遗产。

晋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外围还建设了更大范围的晋祠公园,其实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大家可以去寻找。

概括而言,我们欣赏晋祠要看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众多古建筑上,要欣赏它优美的园林风光,也要体会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今天大量的城市建设,包括城市的景观建设,往往倾向于把所有旧的东西都拆掉,然后按照新时代的需要去建大广场、大喷泉、高楼大厦,这种做法如果好好反省一下,不见得是最恰当的方式,而晋祠恰恰给我们作出了更好的榜样,即在建设过程当中始终保持对自然的尊重,对已有的历史建筑的尊重,这就能够更好地把时间累计的效果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晋祠值得我们今天中国人好好珍惜和更多的欣赏。

为什么晋祠能保存这么多古建筑

主持人:谢谢贾老师精彩的演讲。直播间有网友问,为什么晋祠能够把这么多古建筑保存下来?

贾珺:我们可能找不到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想见,山西人民特别是太原本地的人民,他们对晋祠的热爱可能远远超过别的地区对古老建筑的热爱,他们的文化传统可能也倾向于非常尊重古老建筑本身,所以在历史过程当中坚持不破坏,用和谐的方式不断地填补,好像按照一个统一的剧本不断演绎。

主持人:很难得在后代建晋祠的人没有违背前辈的意愿。

贾珺:所以我们要感谢历代建设晋祠的这些人和保护晋祠的所有的周边百姓,其实是他们使得晋祠成为中国名胜当中非常难得的特例。

另外山西气候偏干燥,相对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现代以来山西地区经济发展不像别的地方那么快,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和存留。

体会“建筑意”,做历史的感受者

主持人:现在天色暗下来了,鸟也飞起来了,大家可以听到鸟叫的声音。然后流水潺潺,我们后面是宋代的殿,旁边是周代的柏,前面是隋代唐代槐、唐代的碑,站在这里就想起来,林徽因先生有个名词叫“建筑意”,她认为在诗意画意之外,还应该有建筑意。

贾珺:“建筑意”这个概念实际是梁先生和林先生考察北京郊外的一些古建筑时提到的,原话是“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意思就是说今天去看古代建筑,不管它是完整的,还是残缺的废墟,实际上都应该理解,它们是古代人民生活建造的成果,前人已经不在了,可是他们当年生活的气息依然透过这些残存的一砖一瓦散发出来,我们是能体会到的,这是超越物质层面之外的一种精神的感受,这种感受叫“建筑意”。

主持人:虽然今天是第一次直播,但是我们和这个话题已经在一起厮缠了很久,学习了很多知识。我个人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以前也经常来这些名胜古迹,但是和它们之间好像不发生什么关系,因为不认识、不了解它们,但是当我和各位老师有了很多交流、学了很多,就有不同的认识,确实变成了历史的感受者、文化的承接者。我们一代一代的前人在这里停留过,从种树的周人、立碑的唐人,至建殿的宋人,到今天还有人在这里献祭,一代代传下来,就到了我们这代人的手上了,所以每个人站在我们祖先建的这种古建筑前,应该去做这种历史的感受者,而不是一个游览者。

再次感谢贾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

贾珺:谢谢张老师,也谢谢大家!

摄影:皓天 王立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