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  原始社会 

 殷国辉 2020-06-09

前两天晚上11点多,接到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的电话,家里手机信号不好,下楼重新接。叙旧之后,有聊到她和她男朋友的未来打算,幽怨为什么有时候男生这么难以理解和感慨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当时就笑,说,朋友,男生非常好理解。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男性的行为表达一般都是非常直白、理性的,会用逻辑就非常好理解。反倒是女性因为极其情绪化,而情绪化是非常难用逻辑来解释的,这才难以理解。没办法,看到她虔诚求知的份上,我自封师表,用“学院派”的功底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基本上解答完了我所半解的男女有别的地方和原因。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我当时解答这些问题的,朋友笑这些“歪理”但又气没法找出明显漏洞来攻击。因为喜欢思辨的文章,我就写下这篇博文。

因为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我没有办法完整和系统地说明。我只能用我“学院派”的一点点理解来解答,要深入理解,可能需要引征包括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等诸多相关科学,和参考更多对男女区别关系理解深刻的高人的解答——这些不是我可以做到的。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探讨这个话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还好我是很保守地写),这篇文章如果放在某个相关论坛上,估计毁誉掺半,这倒无所谓,就怕有所谓的男权和女权分子,觉得我有所影射,偏袒了某一方,不友好地群而攻之,这对我实在是无辜——我尽量客观地说明我的理解,而且盲人摸象——得一半解。任何人都可有自己的见解,求和不求同。关于和谐的争论,请参考我的《收起牙齿,开吵吧》,里面有说明争论的原则。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前言

文章题目有三个关键字,“男女有别”、“自然分工”、“社会分工”。说起“男女有别”,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我要说的男女有别,不是中学课堂上所讲的生理卫生课,说的不是生理构造上的差异,至少主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说男女在社会行为、思想、感情上的差别。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而我认为两者的差别,从根本上来源于“自然分工”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工”的不同。以下所说明的,诸多观点其论述并不严密。很多现象仅仅只说明某一方面的原因,并不说它仅仅受这些原因的影响。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现在的人类社会虽然是一个文明的人类社会,是有很多社会道德、伦理观念(事实上它们就起源于原始社会)无法完全契合人类早期文明的现象。但要注意到生存环境恶劣、蛮荒的时代相对于文明史(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才几千年)非常久远,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非常非常深刻的。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我们要辩证地结合人类原始文明发展史,和现代文明来看待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应钻牛角尖,机械地理解和断章取义。钻牛角尖、机械式理解、断章取义、不加自我思考和补充的就是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缺乏真正的阅读精神。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这篇文章本身就是随笔,不必较真。

一、自然分工的不同

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新陈代谢——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非生命体则没有这个特征。这对于生命来说叫做生存。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生命的第二个特征——可以复制自己。这对于生命来说叫做繁殖。但这不是生命的普通特征,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繁殖能力——但都有这个需要。

【男女社会分工】男女有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所以这里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生命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生存和繁殖!

最初的生命,每个个体都是可以繁殖的(除非基因变异失去这个能力),这个时候的生命无所谓雄性和雌性。低等生物就是这样的,无所谓雄雌,或雌雄同体(比无所谓雄雌要高级)。比如细菌和病毒、蚯蚓。

不分雄雌的生命,有一个弱点就是,它的基因不与外界交流(进化只来自于自己的基因的天然变异),因为不能从其它个体获得优秀基因,并淘汰自身的劣势基因,所以不利于进化。于是这些低等生物接下来会产生的进化就是——繁殖不是由单一个体来完成,而是由两个个体来完成。起初两个个体“分饰两职”——雌雄同体,后来则“专司其职”——雌雄异体。

出现雌雄异体之后,这时产生所谓的雄性——也就是不能从身体分体出新个体的,它其实产生于原来都具体繁体能力个体的变异。雄性由原来的性染色体XX变异为XY,这其中的Y染色体就是变异出来的——此染色体相对于X染色体非常短小,相对于X来说多出来的少量遗传信息。

这就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男性一般来说比女性更易得遗传病、寿命更短、个体更有力量和强壮。因为女性的XX染色体可以互为备份,其中一条染色体某处出现不利问题时不致于此处的信息完成改变,因为有另一X染色体做保证。

而男性是XY染色体,无法做到这一点,更易得遗传病、寿命更短(我上面说过,产生一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仅仅是重要的一方面)。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其在进化过程中必须要获得另一个优势来保持平衡,不然雄性会越来越少,就是通过自然选择,使得男性变得更有力量和强壮以弥补这一缺陷。

(这种在生物中,由其它优势来弥补缺陷的现象非常常见。比如盲人的听力会比正常人要好,只有一个肾脏的人这仅有的肾脏会比正常人的肾脏要大和功能更强。)

二、社会分工的不同

从上面说到,女性继承了原来都具体繁体能力个体的从身体分体出新个体的能力,而男性没有这一能力。另外男性有基因的天然缺陷,但比女性更强壮、更有力量。

这就可以解释社会分工的不同了。在原始社会,更强壮、更有力量有男性负责的生产活动——狩猎,是更需要力量和更危险的;而女性因为个体更小、力量更小,和孕育时的行动不便,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采集(采集野果等食物)。

这里,“狩猎”和“采集”这两种社会生产活动对于人类的影响非常深远,因为它们是人类进行了几百万年的事,几百万年来人类几乎每天都在做这两件同样的事!后面的论述很多都基于这个社会活动来展开。

在原始社会早期,也就是母系氏族阶段,因为社会生产水平非常低下、缺乏有效的狩猎工具和手段,男性的生产活动成果难以保障(很长时候打不到猎物都是可能的,可能早上还计划的是出门打猎可是一出门就被别人当猎物打了)。而采集要求的个体能力较为简单,劳动成果也更好预期,所以女性的劳动成果更有保障。故女性更有经济地位,所以女性成为群体里的统治者。

发展到原始社会的后期,也就是父系氏族阶段,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更丰富有效的狩猎工具和手段,使得男性在狩猎成果变得有保障,同时原始畜牧业(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将无法很快食用完的猎物圈养起来),和原始种植业(开始自己种植粮食)的出现,使得男性可从事的生产活动增多——因为这些活动都比较需要体力。

男性的劳动成果更多,经济地位开始上升,男性开始成为群体里的统治者。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导者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作为女性的朋友完全不必不平,因为女性统治人类社会的时间更久,比如母系氏族社会假设是200万年,可能父系氏族社会仅20万年,因为更原始的社会持续的时间更长。

上面所说的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又起源于自然分工),是以下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繁殖策略的不同

作为生命,无论是男是女,来到世界上,在生物学来讲就为了完成两种意义——生存和繁殖。

就繁殖而言。

对于女性而言,因为它必须从自身分体出下一代,孕育期间需要更有保障的食物和更安全的环境,以及需要其它更多的生存帮助。

女性选择伴侣的策略是:挑选群体中的男性首领或者她认为具有这一特质,并且忠诚的男性。因为这样的男性除了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基因之内,还更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子女。同时要求对方忠诚是因为女性在孕育期间的生存虽然男性帮助她,但如果她选择的男性忠诚度不够,完全可能弃她而去,这是不利于她的生存和生育的。

女性更注重男性的生存价值,是否更强壮、健康、更有首领特质,对于繁殖价值则较为不注重——因为男性足够多,而女性的生育周期又非常长。

对于男性而言,因为不能从自身分体出下一代,在伴侣生育期间自己相对来说并不需要更多的食物和更安全的环境,以及更多的生存帮助。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生育——这不是女性可以做到的。

男性选择伴侣的策略是:较为注重对方的繁殖价值(年轻、形体匀称、健康等等),而较为不注重对方的生存价值(更有能力)。因为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在社会群体中只有少数部落首领才拥有女性的生育权(雄性首领为群体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获取更多的价值),这也符合生物学——将最优秀的基因更多地延续下去的原则。

多数男性不拥有女性的生育权。而且当时人类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当时男性对于女性的价值核心就是“你为我生”,只有能够生育,完成自我基因的传承、种族的延续,至于女性是否更健康、更有力量等等生存价值上的考虑不是首要问题。

所以原始社会的男性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会争取更多的女性的生育权利——首领是如此,非男性首领的男性也是如此,而且他们也可能做到,因为他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生育。这也是为什么男性在挑选伴侣时第一印象会看重的是对方的外在。

男女繁殖策略的不同,还有一个原因还在于两者在这其中的信息不对称——男性天然处于劣势。一对男女伴侣,女性可以100%确定自己所生的孩子绝对是自己的子女(不可能生出其它女人的孩子对吧?);而男性在理论上根本无法判断对方所生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又不是从自己肚子出来的,有谁知道啊?而且原始社会,男女关系非常混乱,伦理道德还在萌芽阶段。

就算是现代社会有亲子鉴定,但这手段可不是每个人都用,而且也不是100%准确)。

所以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男性要在繁殖权利上取得同样的平衡,就必然选择获得尽量多的女性的生育权利,来保证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多地传承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花心的生物学解释。而女性只需要选择一位或者少数的男性,完成生育就够——对伴侣和家庭更有忠诚度。

四、社会行为思想的不同

男女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不一样,自古“男主外,女主内”(说过不要机械理解,这是说普通现象,古代和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又有不同),这影响到男女在社会行为、思想的不同。

男性:同性之间更具有合作精神(更重视伙伴关系);更有计划和时间观念;群体中更少具有私有观念;表达更直接和高效,但不容易解读复杂的语言和肢体信息;看问题深刻但不够细心(点视力思维),直觉不灵敏;更认同被自然地领导;更好斗和冷酷;较不重视家庭。

女性:同性之间较少有合作精神(较轻视伙伴关系);较少有计划和时间观念;群体中较少有公有观念;表达更含蓄和情绪化,容易解读复杂的语言和肢体信息;看问题不够深刻但很细心(面视力思维),有高度直觉;除了被男性领导之外不容易被女性领导。更有爱心和温情;更重视家庭。

注意这里所用的“更有”和“较有”,只是说明普通意义上的程度,不是说“没有”和“仅有”。

男性从事的生产活动——狩猎等等,更具有危险性、群体性,这使得男性之前必然要更有合作精神、更有默契、为了共同利益适当牺牲个人利益。这也决定了男性之间的社交交流,应直接、明白、高效。

表达更直接和高效。因为比如在狩猎过程中,共同的配合不需要多的语言(语言沟通的效率并不高,远不于大家的默契和对规则的认同),而需要更多的默契、简洁明白的语言和肢体表达。不然打猎过程中,其中一个人老是说出或做出让人歧义和复杂的语言和手势,估计要被其它人拿起棒子和石块狂K一顿。

事实上男性的群体活动的语言交流,远远少于女性群体活动的语言交流。比如老王可以和约老张和其他几个哥们出去钓鱼,一下午可能在做自己放饵收线的事,有一句没一句得聊上几句等等,一下午下来其实没说几句话,但是一回到家就会跟妻子说,真高兴,今天和老张他们聊得真开心。但你很难想像,一个女性群体,一下午不说几句说还说聊得很开心的。

更需要合作和默契精神,更有公有观念。狩猎这样的活动,不是谁都一个人搞得定的,是一项协作紧密的活动,如果其中一个老是拖拉、反应迟钝、更有私心,估计也会被群体打一顿,说“下次你别来了,分肉没你的份”。对于生产活动所得的猎物,也更有公有观念,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劳作所得,无法建立深入的私有观念,最多只能根据社会地位和出力不同来分配所得。

男性从事的生产活动是非常紧张的,猎物转瞬即逝,使得长久以来男性的视力是点视力的——深入地关注某一点,而较少关注周围的部分。这样在思维上的影响就是思考问题深入,但容易丢失旁枝的细节。

更有计划和时间观念,对于狩猎这样的活动,不必解释为什么要更有计划和时间观念。更好斗和冷酷,也应该不用解释。

女性从事的生产活动——采集等等。可以群体进行但不必太多合作,一个人负责一小片树林,除了必要的帮助之内,采集活动都是独立的,就使得群体之间因为不习惯于合作所以较少有合作精神。较为独立的生产活动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明确分辨出除了必要的共享之外自己的采集成果——使得私有观念较为深入。因为采集活动的地点和预期收益在短期内都是非常固定的,使得这样的活动较少有计划性和时间观念。

女性视力和思维都是面性的,因为在采集活动中需要快速定位哪位区域才是丰富的采集区域,仅观察一个小范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她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关注事物的周遭和细节部分。

在采集活动中可以有非常多的语言和肢体信息交流(比如可以八卦和打闹嬉戏),因为这是一件不着急的活动,培养出女性容易解读复杂的语言和肢体信息的能力。(女性喜欢逛街、购物的解释也来源于此——因为逛街、购物就是原始的“采集”活动。)

另外,女性在孕育期间,为了更好孕育后代,要更有爱心和温情。同时为了保障生育的顺利进行,有对安全更强烈的需要,这样就培养出其对环境的感受更灵敏,能感知更多细节的能力——女性对于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直觉的灵敏度可能高于男性10倍有余!

五、价值认同和感情需求的不同

除了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之外,男女的价值认同和感情需求是不一样的。价值认同是指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情需求是指自己对他人的需要。

男性认为高的价值认同在于能独立或者领导他人完美解决一切问题,他人对自己的需求、信任和尊崇,对于事物和环境超强的控制力。重视力量、能力、效率和成就。

女性认为高的价值认同在于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有更多可分享情绪的伙伴,获得更多的安全感。重视爱、沟通、美与关系。

还是一样,因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不同。

男性的生产活动——狩猎,因为要协作,天然就要有强壮智慧的领导者,领导者就是能够独立或者领导他人完美解决问题,能够满足他人对自己的需求并获得他人信任和尊崇,对于事物和环境都有超强的控制力。有力量、能力、高效和成就。因为领导者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才是被领导者。于是成为领导者是男性的价值核心,他们高度认同上述的价值。

女性的生产活动——采集,因为活动内容比较独立(合作性不强),获得多少食物主要靠自己而不是群体。所以能够获得群体更多帮助和关心的,能够与他人有更多互动的,被认为是更有价值的(因为这样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动成果)。

生产的活动,是不过多伤害生命的活动,没有血腥,对于美好、爱、温情的认同度高(必须要有更多的爱心和温情才能更好地养育自己的后代)。另外生育活动,因为需要过多的安全,就更多的需要关心和关注,非常重视他人对于自己的关注和关心。这是她们认同的高价值。她们认同分享、感觉、关系。

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感情需要就不同。

男性需要的是被充分信任、被需要、被尊崇。

男性会觉得强女人对自己是很有压力的,因为他认同自己要是领导者——更有力量和能力,把自己置身于被领导者的地位是不舒适的。要被对方需要,能够为自己和对方解决所有问题。能够被充分信任,在一个问题女性容易误解,比如男性一般都不愿意在自己未要求之前有人主动来帮助他,因为这对他来说就是不信任自己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女性容易为男性主动安排一些他重视的事情,但男性可能并不感激,原因就在这里。

她以为做对了,因为女性群体中能够被他人主动帮忙和关心是高价值的表现,但在男性群体中不是,在男性群体中能够独立和领导他人解决重要问题才是高价值,需要别人来帮助不是高价值,除非这件事不够重要或者他主动要求帮助,否则他不愿接受主动而来的帮助。

八卦一下,女性要接近男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不断提出求助需要,并在对方满足自己时表示感激。——上面说到在原始社会男性对于女性的价值核心是“你为我生”,而对于自己为对方的价值就是“我为你死”(已经夸大了,但意思就是提供帮助和保护价值)。

女性要的是被充分关注和关心,更高的安全感(如忠诚、优秀的能力),更好的舒适感和同理心,良好地被领导。需要的是相支持、帮助和滋养。通过感觉和关系品质来诠释自己的价值,透过分享与建立关系来经历满足感。——她们天生就是一流的社交家,天生就有敏锐的感觉。

关注、关心、安全感不必要解答因为上述已有内容解释过了。更好的舒适感是指她要的是有更好的情绪氛围,男性如果无法主导她的情绪让她获得快乐的情绪,不被认为是高价值,因为她认同感觉、情绪。需要良好地被领导,女性虽然难以被同性领导,但却和男性一样崇拜雄性首领。

有力量、能力、高效和成就,掌握自己和一切,就被认为是高价值。女性需要的更多是同理心,情绪的共鸣,如果女性情绪不好,她需要的是与人分享,首要不是解决问题。

找人吐一番,然后哭一场,问题仍没有解决,但心情好多了,这才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她们认同的是分享。男性这时候如果只提供解决方法,而不是提供情绪的共鸣,不被认为是高价值,之所以常有这样的错误是因为男性对于同性伙伴的困境,给出的从来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少地安抚和改善对方的情绪——男性重于解决问题,女性生于分享和建立关系。

人类感情极为复杂,这一节应该是争议最大同时也是最丰富的部分,话说我自己理解的真的不多,我感慨这太复杂了!免得狗尾续貂,所以不准备把接下来的内容发出来(我已经写了,发出来篇幅过长。而且行文至此,篇幅就已经有7000字了,再续就太长了)。如果有人写得好的话,我认为这一节才是精彩的部分。

诸如上述,行文仓促,少有修饰,严谨不足,发散有余,我已抛砖,欢迎砸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