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电影《老炮儿》的茬架装备

 冷兵器研究所 2020-06-09

老炮儿算是北京方言,据老一辈人说在五六十年代,在雍和宫,后村那边儿有一胡同,叫炮局胡同,六七十年代那有一个拘留所,那个时候北京一些个小偷,混混,地痞流氓经常在里面进进出出,然后道上的人就叫那些经常进炮局的人老炮儿。

从电影中也能感受到导演管虎想要表达的东西,老炮儿只是一个他想要表达的点,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东西渐渐消逝,这也是电影里为什么反复的提到规矩,讲理儿。时代在变,现如今老北京早已不是岁月中的样子,规矩在变,但六爷还是那个六爷,曾经叱咤四九城的顽主,热血,仗义,认理儿。男人味十足,让人觉得老爷们就该这样。


而这部电影的重头戏无疑是六爷扛刀冰面决斗的那场戏,看的出来老炮儿六爷为了这场决斗是冒死前往的,先不说他得了绝症濒临死亡,而是面对一帮心狠手辣的年轻人自己只身前往就很难全身而退,更何况他已不在年轻,所以为了这场战斗他极具仪式性的给自己剃了个头,小心翼翼的在衣柜里拿出了一个长条形的木盒,里面是一把日本军刀和一件将校呢子大衣,但是六爷作为一名顽主一个胡同串子,不是大院子弟怎么可能会有在哪个年代算的上是顶级装备的东西呢。

这些物品的原主人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人,那个时候文化大革命,北京是主战场,而文革初期的红卫兵主力大多由各机关大院的高干子弟组成。这些大院子弟经常和胡同串子顽主们茬架,而将校呢和军刀是这些大院子弟父辈们在打仗的时候的战利品和军需品,就被这些大院子弟为了彰显身份穿了出去,而军刀作为武器也拿了出去,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是彰显身份的象征,在市面上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所以老炮儿们怎么可能不眼红,不去抢。而老炮儿里面的约架装备又是怎么样的呢?且听笔者给各位慢慢道来。

1将校呢

影片中六爷穿的是55式将校呢大衣,是1955年授衔以后军官们穿的大衣。文革之前,部队军需品的配备是有严格等级制度的。顾名思义,将校呢是高级军官才会配发的大衣。

2军刀六爷拿的的那把刀,很明显是把日军指挥刀,日军的98式军刀。是昭和12年(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开始研制,1938年定型后开始配发和94式基本差不多,但是去掉了第二佩环,服役年代:1937-1945所属军种:陆军、海军,要知道军刀和武士刀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图为日本98式军刀

3刺刀日军30式刺刀,要了解30年式刺刀,就必须介绍它的研制过程,1890年时任日本东京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友坂成章大佐受命研发新式步枪,以取代老款村田步枪,1897新枪正式定型,称为30年式6.5mm友坂步枪,同时为该枪设计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

▲30年式刺刀

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浑蛋”的血统论下的影响下,青少年成了那个时代红卫兵的主力,那个时代将校呢,军装,只有高干子弟才能穿。而顽主既没有渠道融入社会主流,又要在气势上和红卫兵一争高低,扒衣服、抢帽子,成为双方最理直气壮的打架导火索。


但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中真实的老炮儿、顽主们打架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板砖,菜刀,三棱刮刀,钢丝锁、武装带(军用皮带)、自制匕首(攮子)但不可否认,那个年代不管是顽主、大院子弟、老炮儿都是玩刀的高手。

所以看电影老炮儿一群老流氓教训一帮小流氓,说着北京方言,俚语,京味十足。老炮儿我觉得就是一种态度,一种那代人该有的态度,虽说他们年轻那会也是整天打架斗殴,遭他们的父辈们看不起,但不像现在的混混,光头,整个大金链子,一身的纹身,讲究点的戴点文玩,平常喝喝酒称兄道弟,把义气挂嘴边,真的有事的时候,比谁都躲的快。

六爷为什么落难的时候为什么灯罩儿,闷三儿这两个要钱没钱,也挺落魄的人肯把自己搭进去帮他啊,因为在城管把灯罩儿的煎饼摊弄走的时候,六爷帮他找回了面子,闷三儿酒驾打人进局子的时候,是他凑的钱把他保释出来的,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尽自己的全力去帮了他们,这种情意,不是在一起三两天,喝几顿大酒就能换来的。

被时代抛弃却一身正气,讲究义理的一群老顽固们公开向抛弃他们的时代挑战。用笨拙较真的方式去干自己认为是对的事,真是又热血又可爱。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小刀控0原创,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