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注译《皋陶谟》

 一空城旧梦一 2020-06-09

《皋陶谟》

曰若稽古: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曰:“何?”

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

禹曰:“俞!乃言厎可绩。”

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题解】

《皋陶谟》:《尚书·虞书》篇名。皋陶,人名。虞舜时为狱官之长。《尚书·大禹谟》“帝曰:‘皋陶,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谟,谋也。谓皋陶为帝舜谋也。

明了“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的要义,是理解本章的关键。九德的意思是:度量宽宏而能谨敬,和柔而能确立,心地善良而能恭恪,治理国家而能慎重,顺人之性而能果决,正直而能温和,简略而能廉洁,坚劲而能笃实,强大而能合于正道。

三代帝王皆以德治国,本章德治的思想有很充分的表述。 “身心”之励,“家国”之治,“九德”之论,“聪明”之行,皆对后世政治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本章明确地提出了天子的行为准则是拥有“九德”!进而对“有家”之大夫,“有邦”之国君,以至于百官指出了互相师法的修为标准,即按照“五典”、“五礼”、“五服”施为行政,这就是“天工人其代之”的真正要义!这些治国安邦千古不易的法则,对今人而言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世人不仅可以在这里学习先人的智慧,从德政的丰富内涵中领悟到远古明君的高德、高风,还可以从他们一以贯之、兢兢业业的修为中得到以德治国的真正消息!

【原文】

曰若稽古:

皋陶曰:“允迪厥德1,谟明弼谐2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3。惇叙九族4,庶明励翼5,迩可远,在兹6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7。知人则哲,能官人8。安民则惠9,黎民怀之10。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11?何迁乎有苗12?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13

【注释】

1.允:用也;诚实也。迪:进也,蹈也。厥:其也。德:行道而有得于心。

2.谟:谋也。明:清明。弼(bì)谐:辅弼谐和。弼,辅。

3.慎厥身,修思永:谓谨慎不苟、洁身自好,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以谋划长远。“慎厥身”,言“修身”也。(修身:古《大学》之条目,由格致诚正之功,为践形尽性之事者也。)慎,谨也。《尚书·益稷》“慎乃在位”。“修”,在这里是“修德”或“修养”的意思。(修养:谓学问上精密之功夫。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思永,谋划长远也。思,虑也。以心绎理为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永,久远。

4.惇(dūn)叙九族:惇厚次叙九族之亲。[李矫表]“敢缘惇叙之义,辄献由衷之言。”九族:本宗之高祖至玄孙间为九族。

5.庶明励翼:众人皆明晓上意,而各自勉励,翼戴上命。庶,众也。励,勉力也。

6.迩(ěr)可远在兹:言德化之功由近及远的道理就在于此。迩,近也。

7.咸:皆。若:顺。时:是也。惟:发语词。难(nán):不易也。

8.知:识别。哲:智也。《尚书·舜典》“濬哲文明”。官人:分任官职。

9.安民:安辑人民。兵乱后,禁止杀掠,亦曰安民。惠:恩也。《尚书·蔡仲之命》“惟惠之怀”。

10.黎民:百姓。怀:归也。

11.驩兜(huān dōu):唐尧时人,与共工比周为恶,舜放之于崇山。有苗:即三苗,舜摄位时,窜于三危,即位后又分别北黜,一分为三。至禹摄位初,又恃众叛乱,舜命禹往征。

12.迁:谪也,放逐也。《尚书·将蒲姑》“将迁其君于蒲姑”。

13.巧言令色:巧言,谓文饰无实之言。令色,伪善的面孔。形容巧言媚态来迷惑、讨好他人。孔壬:大奸佞。孔,大也。壬,佞也。

【译文】

稽考于古道能够称顺其美的历史事实:

皋陶说:“用赤子之心践行德政,谋求清明的政治以辅成和谐社会的建设。”

禹说:“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皋陶说:“啊!首先要谨慎不苟、洁身自好,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以谋求长远之道。惇厚次叙于九族之亲,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明晓上意,而各自勉励,拥戴上命。德化美政之功由近及远的道理都在这里。

禹拜谢皋陶的正当之言,说道:“你的观点很正确!”

皋陶说:“啊!(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知人善任,在于安定百姓。”

禹说:“是吗!要全部顺利地实现这些目标,就是尧帝这样的明主也勉为其难啊。知人善任是为政者的智慧,要根据不同的人材分任官职。安定百姓必须施恩惠于人民,这样老百姓才会欣然归附。既有智慧又能够惠及百姓,何必忧虑驩兜会不会作恶?何必担心三苗怎样被放逐?何必畏惧那些巧言令色的大奸佞呢?”

【原文】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1,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2

禹曰:“何?”

皋陶曰:“宽而栗3,柔而立4,愿而恭5,乱而敬6,扰而毅7,直而温8,简而廉9,刚而塞10,强而义11。彰厥有常12,吉哉!

日宣三德13,夙夜浚明有家14;日严祗敬六德15,亮采有邦16。翕受敷施17,九德咸事18。俊乂在官19,百僚师师20,百工惟时21。抚于五辰22,庶绩其凝23,无教逸欲24。有邦兢兢业业25,一日二日万几26,无旷庶官27,天工人其代之28

【注释】

1.亦:语助。行:德行也。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易》“君子以果行育德”。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2.载:承也,胜也。《易》“君子以厚德载物”。采采:[传]“采,事也。”盖犹言事事,《史记》“作始事事”。事事,办事也。

3.宽:谓度量宽宏。栗(lì):谨敬。

4.柔:刚之反。《易》“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树立也。《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5.愿:谨也,善也。恭:肃也,敬也。谓敬之发于外者。

6.乱:治也,理也。《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乱臣:治乱之臣)敬:慎也。《论语》“执事敬”。谓慎其事而不敢忽也。

7.扰:顺也。毅:果决。《左传》“杀敌为果,致果为毅。”谓必致其杀敌之心而止也,故志决而不可摇夺者,谓之毅。

8.直:正直。温:性和曰温。《诗》“温其如玉”。

9.简:要也,略也。《论语》“居敬而行简”。廉:有分辨不苟取也。《论语》“古之矜也廉”。

10.刚:坚也,劲也,断也。与柔字对。《易》“乾刚坤柔”。塞:充实。《尚书·舜典》“温恭允塞”。

11.强:凡有力者皆称强。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利物足以和义”。又仗正道曰义,如义士,义战,义师。

12.彰:著明之也。厥:其。常:恒也,久也。《易》“动静有常”。

13.宣:布也,散也。三德:“直而温、刚而塞、柔而立。《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14.夙夜:朝夕。《尚书·舜典》“夙夜惟寅”。浚明:浚,深也,深治之也。浚明、亮采,皆言家邦政事明治之义。有家:堪称大夫有其家。谓一家之长也。家,大夫。《左传》“大夫皆富,政将在家。”

15.严:畏之也。《孟子》“无严诸侯”。祗(zhī):敬也。《尚书·大禹谟》“祗承于帝”。六德:音乐有六德,德音之音也。其声质素,是道德之音。此谓“圣、忠、和、知、仁、义。”(圣,宽而栗。忠,愿而恭。和,乱而敬。知,扰而毅。仁,简而廉。义,强而义。)

16.亮采:义同“浚明”。 皆言家邦政事明治之义。有邦。堪为诸侯有其国。谓一国之君也。邦,国也。

17.翕(xī)受:谓九德之厚犹大地之载物也。翕:合也。合九德,谓之德厚。受,承也,容纳也。敷施:广布九德于天下,而设施教化也。敷,布也。施,设也,用也。《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论语》“施于有政”。

18.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三代帝王皆以德治国,“九德”是道德标准,是对施为者的人格要求。咸:皆也,悉也。事:职务。《论语》“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9.俊乂(yì):贤才之称。才智过人者曰俊,凡事物杰出者皆谓之俊。如雄俊、俊逸。在官:居官也,谓居其职、任其事也。在,居也。《易》“在下位而不忧”。

20.百僚:群官也。僚,官僚也。师师:谓相师法也。效法他人曰师。师古之君子曰“师友”,以己之心为师曰“师心”,以古为法曰“师古”,可师法而为表率者曰“师表”,受之于师曰“师承”,可师法而为模范者为“师范”。《孟子》“莫若思文王”。

21.百工:众官也。工,官也。《尚书·尧典》“允厘百工”。时:是也。

22.抚:循也。五辰:五星。五行之星也。(五行:水、火、金、木、土,分行四时,各有其德。)辰,日月星之通称。《左传》“三辰旂(qí)旗”。

23.庶:众。绩:功业也;事也。其:乃也。凝:成也,定也。

24.无:勿。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尚书·舜典》“敬敷五教在宽”。逸欲:谓安逸纵欲。逸,安乐也。《孟子》“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25.有邦:谓诸侯。同前,谓有国之君也。兢兢业业:形容工作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兢兢,小心戒慎也。《诗》“战战兢兢”。业业,危也。

26.一日二日:谓日日也。万几:言王者当戒惧万事之几微。后谓天子治理万事曰万几,亦作万机。)。

27.无:勿。旷:空缺也。《孟子》“旷安宅而弗居”。

28.天工:谓天之职事也。工,功也。“天工人其代之”,言天所以临民,而由人代行治民之事。其,将也。

【译文】

皋陶说:“啊!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九种德行,才堪称其为有德的天子,才可以说:这个人可以承担重任。”

禹说:“什么是九德?”

皋陶说:度量宽宏而能谨敬,和柔而能确立,心地善良而能恭恪,治理国家而能慎重,顺人之性而能果决,正直而能温和,简略而能廉洁,坚劲而能笃实,强大而能合于正道。这就是九德。只有彰明九德,才能够‘动静有常’,才有利于国家的事业啊!

    日日敷布三德,夙兴夜寐地勤勉于此,家邦政事就能够得以明治,这样的人才堪称大夫(有家长风范);日日敬畏六德,能慎重其事地执守于此,家邦政事就可以得到明治,这样的人则堪为诸侯(有国君风范)。九德之厚犹大地之载物,可以广布教化于天下,拥有九德的天子,要善于分任官职。使贤才们能够居其位、任其事,群官们要互相师法,众官皆需如此,并一以贯之地施行下去。遵循五行之德而顺天应时,这样,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得以确立,大家都能够为国家建立功勋,切不可仿效小人逸豫享乐。天子要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不可让百官的职务空缺。一定要让大家明白,君临天下,是需要由百官来代行其治民之事的道理!

【原文】

天叙有典1,敕我五典五惇哉2;天秩有礼3,自我五礼有庸哉4。同寅协恭,和衷哉5!天命有德6,五服五章哉7;天讨有罪8,五刑五用哉9。政事懋哉懋哉10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11。天明畏,自我民明畏12。达于上下,敬哉有土13

【注释】

1.天叙:即天序。言圣皇应历受禅,洪济大化,用人各尽其才也。有典:有常也。典,经也,法也,常也。《尚书·舜典》“慎徽五典”。

2.敕(chì):警饬也。《史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惇(dūn):厚也。

3.天秩:谓圣皇依班次受禄。秩,次也,序也。有礼:有法也。礼,履也。谓因人所践履,定其法式,大而冠、婚、丧、祭,小而视、听、言、动,皆有节文也。

4.自我:躬亲于国,谓天子巡狩诸侯之国。故谓“天视”、“天听”为“自我”也。自,己也,躬亲也。我,自称其国曰我。《春秋》“我入祊(bēng)”。《春秋·鲁史》故谓鲁曰我。五礼:古人以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庸:常也。《易》“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5.同寅:言人臣同其寅畏也。今谓同官曰同寅,本此。寅,敬畏之义。协:合也,和也。恭:肃也,敬也。谓敬之发于外者。和衷:言同心共济也。

6.天命: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有物必有则,如命令也。《论语》“五十而知天命”。言所学者,皆知其所当然,而极其精也。俗以为穷达得丧,皆有造物之主宰,谓之天命。德:行道而有得于心。此言九德也。

7.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五章:五采也。(五采:青黄赤白黑五色相间。)

8.天讨:谓王师征伐也。

9.五刑:刑法分轻重五等。古以墨、劓(yì)、剕(fèi)、宫、大辟,为五刑。

10.政事:行德政之事也。事,为也。懋mào):勉也。

11.天聪明,自我民聪明:谓天子之聪颖、智慧是因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不迷惘的结果。《孟子》“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言上天之视听也。聪明,本意为耳聪目明。聪明一词尚有哲学意义,指一个人在除去了心灵染污之后的睿智与明达。是智慧的流露,犹言聪颖、敏慧。

12.天明畏,自我民明畏:畏,严惮也。(严,有威而可畏也。《大学》“其严乎”。惮,惧也。《史记》“素所敬惮”。《论语》“君子有三畏”。)这里“畏”“威”同,谓显善威恶也。天之明畏,非有好恶也,因民之好恶以为明畏。此言天子懂得敬畏,不是因为天子个人的好恶,而是能够以老百姓的好恶为好恶,以百姓的敬畏为敬畏。因此天子的威望,都是因为天子善解人意、顺应民心、敬畏百姓,人民拥戴的结果。

13.达于上下:谓通达于天下也。达,通也。《尚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谓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也。土:曰大地,厚以载物。喻德之厚也。《易》“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译文】

天子应历受禅,宣德弘化,用人各尽其才,是有恒常之法的,用“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来警饬大家,使君臣共勉,以惇厚大家的五种德性;天子依班次受禄,也是有法可依的,天子巡狩诸侯之国,就是为了听其言、观其行,督察属僚们是否“五礼”有常,一以贯之。人臣皆敬畏九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都恭敬地履行九德,这就叫同心戮力啊!天道之流行必赋于物,有物必有则,如同命令一样,这天命就是九德,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按照“五服”的仪轨各居其职事,五采之服虽异,却能够相得益彰;王师征伐有罪者,五种刑罚是用来惩处那些罪有应得的人。施行德政要有所作为,大家仍需不断地努力啊!

天子之聪颖、智慧是因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而不迷惘的结果。天子显善威恶,懂得敬畏,不是因为天子个人的好恶,而是能够以老百姓的好恶为好恶,以百姓的敬畏为敬畏。只有通达于天下,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才能够像大地那样,厚以载物。有德之君,要心存敬畏啊!

【原文】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1

禹曰:“俞!乃言厎可绩。”

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2

【注释】

1.惠:顺也;恩也。《尚书·蔡仲之命》“惟惠之怀”。厎(zhǐ):定也。行:德行也。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易》“君子以果行育德”。

    2.予未有知思:予思“有知”也。谓思慕那些拥有“九德”,有大智慧的明君。有知,谓拥有大智慧。赞赞襄哉:[疏]“郑玄云:‘赞,明也,襄之言赞,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谦也。”襄,畅也。赞赞:进也。赞襄:谓赞助君德,以成其治也。襄,成也。《尚书·君奭》“襄我二人”。

【译文】

皋陶说:“我说的那些惠及百姓的话,一定能够施行吗?”

禹说:“能!用您的这些建议来施行德政,一定可以为国家建立功业。”

皋陶说:“我仰慕那些(没有私心杂念)拥有九德智慧的明君,总是告诫自己要(一以贯之、兢兢业业地)推进美政的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