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成年如何获得财富?哈佛家训告诉你

 亮大天际线 2020-06-09

哪怕是少年时期探索自己的内心也很重要,越早开始探索对人生的发展路程越有利。下面我就以“如果......那么”为我的青年朋友们,开一扇门,开一扇窗。

江夏黄 黄旭 - 江夏黄
                                      江夏世家会歌

                     如果.......那么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12岁儿子的一首诗: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你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是去妄加辩论;如果你在成功时能不喜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堆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如果幸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依然依然冒险一搏,哪怕功成名就化为乌有;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言;如果他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你;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信念,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作应对——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我的儿子!

作者定义年龄是依据心灵品格而非生理,这样的成熟才是坚实的。有的人年轻也能泰然,有的人年长却不豁达。

          这是詹姆斯的儿子

  有一年夏天,拉姆的父亲叫去为自己的农场买些铁丝和修栅栏用的木材。当时拉姆16岁,特别喜欢驾驶自家那辆“追猎”牌小货车。但是这一次他的情绪可不是那么高,因为父亲要他去一家商店赊货。

  16岁是满怀傲气的年龄,一个年轻人想要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怜悯。当时是1976年,美国人的生活中到处仍笼罩着种族主义的阴影。拉姆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朋友在向店老板赊账时屈辱的低头站着,而商店老板则趾高气扬地盘问他是否有偿还能力。拉姆知道,像他这样的黑人青年一走进商店,售货员就会像贼一样地盯着他。拉姆的父亲是个非常守本分的人,从来没有欠账不还的情况。但谁知道别人会不会相信他们?

  拉姆来到戴维斯百货商店,只见老板巴克.戴维斯站着出纳机后面,正在与一位中年男子谈话。老板是位高个子男人,看上去饱经风霜。拉姆走向五金柜台时,慌张的对老板点了点头。拉姆花了很长时间选好了所需要的商品,然后有点胆怯地拿到出纳机前。他小心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戴维斯先生,这次我们嘚赊账。”

  那个先前和戴维斯谈话的中年人向拉姆投来轻蔑的一瞥,脸上立刻露出了鄙视的神色。然而戴维斯先生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他很随和的说:“行,没问题。你父亲是一位讲信用的人。”说着,他又转向中年人,手指着拉姆介绍到:‘这是詹姆斯.威廉斯的儿子。’

我们可以从我们先辈那里继承一些东西,而信义就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黑奴的女儿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战争之前。一天下午,庄园克劳德正与一个朋友谈话,这时客厅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名黑奴的女儿不声不响的走了进来。

  克劳德回头瞧了小女孩一眼,大声呵斥道:“干什么,小黑鬼?”小女孩轻声细语地答道:“先生,我妈让我向你要5毛钱。”克劳德狠狠的一瞪眼,叫道:“快给我滚开!”

  “是的,先生。”小女孩答道,可是,他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那里,一点儿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克劳德继续和客人聊天,大约过了一刻钟,他抬起头来,发现小女孩仍然安静的站在门边。这一下,他的火气大了:'难道你听不见吗?我要你滚开!你要是再站在这儿的话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是的,先生。”女孩还是那样细声细语地回答,“可是,我妈妈说你应该给我们5毛钱。”小女孩坚定地回答,一双乌溜溜大眼睛静静地看着他的主人。

  庄园主顿时恼羞成怒,他操起一根木棍,凶狠地朝小女孩走了过去。女孩没有退缩,反而迎着他朝前走来,一直走到他的面前才站住。她仰视着他,眼睛里没有丝毫惧色,轻声而坚决地说:“先生,无论如何,我都要拿到这5毛钱!”

  克劳德呆住了,他上下打量她,良久,缓缓放下木棍,从口袋里掏出5毛钱。小女孩接过钱,镇静地一步步退了出去。

  庄园主呆呆的看着她,脸上一片茫然.....

要知道强大的意念可以冲破一切。

                 米莎太太的小费

 第一次走出乡村的米莎太太,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走进了候机大厅。环顾四周,寻觅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说好要来接她的侄子。她轻叹了一口气,只好坐下等候。

  因为刚刚做过肾脏手术,米莎太太一直要频繁地上厕所,可是她又不敢丢下行李箱不管。她带的许多东西虽然不很值钱,但却很珍贵,因为那是她给远在都市里的亲友们积攒了多年的礼物。她指的一边忍耐着,一边焦急地东张西望,盼着侄儿早点出现。

  “太太,需要帮忙吗?”一个坐在旁边候机的年轻人,面带微笑地问她。

  “哦,不,暂时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轻人一眼。

身着休闲服的年轻人掏出一本书,专心致志地阅读起了。

  “这个不守时的家伙,等会儿非得训斥他不可。”米莎太太开始埋怨起了。

  又过了一会儿,米莎太太实在忍不住了,她向身旁的年轻人恳求道:“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间。”

  年轻人非常愉快地点了点头。

  米莎太太很快回来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递给年轻人:“谢谢你帮我照看东西,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望着老人一脸的认真,年轻人回一声“谢谢”,接过钱放进了衣兜。

   这时,米莎太太的侄子快步从门口走了进来,他刚要解释迟到的原因,忽然惊喜地冲着老人身旁的年轻人叫道:“你好,盖茨先生。没想到你会在这里候机!”

  '哦,是的。我工作需要我经常到处跑。”年轻人收起书,准备去检票口。

  “哪个盖茨?”米莎太太不解地追问道。

  “就是我常常跟您说起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啊!”

  “是吗?我刚才还还给过他一美元的小费呢。”米莎太太满脸自豪地说。

  “天啦!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小费吗?”侄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没错,我很高兴今天在候机的时候还有一美元的收入,因为我帮助这位太太做了一件小事。”盖茨回头坦然地答道。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他平易近人而非傲慢。他没有嫌一美元小,也没有故作慷慨而不顾米莎太太的自尊。

      百万富翁17岁

   达瑞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在生活上对他要求很严,平时很少给他零花钱。达瑞8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想去看电影,身上却分文全无。是向爸妈要钱还是自己挣钱?达瑞第一次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最后,他选择了后者。他自己调制了一种汽水,把它放在街边,向过路的行人出售。可那时正是寒冷的冬天,没有人购买,最后只等到两个顾客——他的爸爸妈妈。

   他偶然得到了和一个成功商人谈话的机会,当他对商人讲述了自己的“破产史”后,商人给了他两个重要的建议:第一,尝试为别人解决一个难题,那么你就能赚到许多钱;第二,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你会的和你拥有的”东西上。

  这两个建议很关键。因为对于一个8岁的男孩而言,他不会做的事情还很多。于是他穿过大街小巷,不停地思考:人们会有什么难题?如何为他们解决难题?

  这其实很不容易。好点子似乎都躲起来了,他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但有一天,父亲无意中激发了他的灵感火花。

  一天吃早饭时,父亲让达瑞去取报纸——,美国的送报员总是把报纸从花园篱笆中一个特制的管子里塞进来。假如你想穿着睡衣,一边舒服的吃早饭,一边悠闲的看报纸,就必须先离开温暖的房间,到房子的人口处去取报,即使天气不好的时候也必须如此。虽然有时候只需要走二三十步路,但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当达瑞为父亲取回报纸的时候,一个主意诞生了。当天他就挨个按响邻居的门铃,对他们说:每个月只需付给他一美元,他就每天早晨把报纸塞到他们房门下面。大多数人都同意了,达瑞很快有了70多个顾客。当他在一个月后第一次赚到一大笔钱的时候,他觉得简直飞上了天。

  高兴的同时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他还在寻找新的赚钱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决定让他的顾客每天把垃圾袋放在门前,然后由他早晨送报时顺便运到垃圾桶里——每个月另加1美元。他的客户们很赞赏这个点子,于是他的月收入增加了一倍。后来他还为别人喂宠物、看房子、给植物浇水,他的月收入随之直线上升。

  9岁时,他开始学习使用父亲的电脑。他学着写广告,而且开始把小孩子能够挣钱的方法全部写下来。因为他不断有新的主意,有了新主意就马上实施,所以很快他就有了丰厚的积蓄。

  他母亲帮他记账,好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向谁收钱。

  随着业务的扩大,达瑞必须雇佣别的孩子帮忙,然后把收入的一半付给他们,另一半全部归自己所有。如此一来,他很快就成了小财主。

  一个出版商注意到了达瑞,并说服他写一本书,书名叫《儿童挣钱的250个主意》。因此,达瑞在12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畅销书作家。

   后来电视台发现了他,邀请他参加许多儿童谈话节目。他在电视里表现的非常自然,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到15岁的时候,达瑞有了自己的谈话节目,通过做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他已经发展到日进斗金的程度。

   当达瑞17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了百万富翁。

是的,小孩也能赚钱,没有什么本钱也可以创业。有了需求才会有市场,所以学会观察需求与挖掘需求。要自己能做的很重要,否则不会有好效益。当你在实施中,取得了些许效益你会快乐。而当你内心把他定为重要事务后会不断跳出好点子。有了好点子后你的效益不断上升,当你的效益高的时候会有人主动找你合作,给你带来更多机会。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