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红外线“共振效应”对人体的作用

 写昵称头疼 2020-06-09

红外线是如何被科学家发现的

1666年,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没错就是你熟悉的辣个牛顿,发现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彩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

而后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在用水银温度计研究太阳光谱的热效应时,发现热效应最显著的部位竟不在这七彩光带中,而在红光之外,于是他大胆的猜想,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光。经过后续很多科学家的努力,证明了确实存在这样的不可见光,被称为红外线。


红外的远近之分

中学课本曾经强制我们背诵过,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要更长,远近红外的划分也是根据波长来计算的。

目前在医疗领域,常用的一种划分方式为,近红外线波长为0.8-1.5μm,中红外线为1.5-4μm,远红外线为4-1000μm。其中,波长4-14μm之波段能被生物体有效地吸收,被称为“生命光线”。

生命光线对我们身体的好处有哪些

人本身也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发射5.6um-15um远红外线,当相近波长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可以引起共振效应

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时,可以将远红外热能深入皮下,使水分子活化,加速人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加速供给养分和酵素,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还是看视频不容易累!

常见的可以发射远红外的材料主要有石墨烯、碳纤维、生物炭(高温竹炭/备长炭)、电气石、远红外陶瓷及其制品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