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好教师?被知名校长刘长铭与学生尊为“先生”的他这样回答……

 wenxuefeng360 2020-06-09

尽管做过大学教师,但李家声却愿意在高中讲台上不离不弃,做出了“先生”风范。

尽管光环很多,但李家声的人生观如“落花生”一样“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

尽管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法量化,但是只有人格魅力才能真正把教育变成师生相处的一段幸福生活,让教育真正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地震灾区,站在躺着300多具遇难者遗体的大街上,李赛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在专业救援人员已经撤离的情况下,他加入了一个临时组建的民间救援队。尽管队员之间彼此互不认识,但是他们默契地协作着投入了紧张的救援行动。李赛清楚地记得他与同伴一起从废墟里救出了7名幸存者。

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

22岁的李赛当时正在美国留学,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他连夜在网络上发起了一次募捐,然后收拾好行囊,带着两大箱救灾物资,只身从美国新泽西踏上了回国之路。他没有回北京的家,目的地是四川地震灾区。

救援结束,李赛又在什邡办起“帐篷学校”,与灾区的孩子聊生命、聊学习、聊外面的世界……

“从未如此靠近死亡,从未如此靠近真情,从未如此靠近责任。”在回到母校北京四中给学弟学妹讲述地震灾区的故事时,李赛曾这样讲道。

谈到为什么一个人从美国回来救灾时,他说:“是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会我如何做人。”李赛口中的先生是他的高中语文教师李家声。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这一刻竟然如此具体。

“先生”并非李赛一个人对李家声的称呼。李家声教过的学生和学校里不少教师都习惯尊称他为“李先生”。

李赛的事迹和李家声对学生的影响在北京四中被传为美谈,时任校长刘长铭在许多场合都会谈起。

2009年底,李家声退休前的那段日子,学校传达室里每天都收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这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李家声的学生发起的一次“感恩行动”。

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王云寄回的明信片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转眼我到美国已经一年半了,虽然这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但我依然心有光亮……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来源于您曾经的教诲,融化在血液之中。所以,我真诚地感谢您的指引,让我永远在暗夜里拥有一盏明灯。”

李家声何以被称为“先生”?他与学生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已经退休10年的他又在忙着什么?

先生的标配

对于学生的赞誉,李家声明白其中的分量,但是他更清楚,“影响从来都是相互的”,他与学生更像一个生命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比起学生的感念,李家声说:“我更要感谢孩子们,许多时候我是被学生的纯真推着往前走的。”

如今已经在厦门大学做教师的王云是李赛的同学,她和李赛一样都深受李家声的影响。

王云从小就爱写作,从8岁开始在全国作文大赛中拿得大奖,一路过关斩将,揽得奖项无数,早已深谙大赛作文的套路——在她的认知里,作文是有套路的。直到进入北京四中,遇到李家声,王云的认知开始被打破,“作文要表达真实,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她始终不忘李家声的教导。

坐在李家声课堂上的那一刻,王云发现语文与原来大不一样,她看到了一个求真的老师和更辽阔的语文世界。

在王云的记忆里,李家声讲课经常“跑题”。有时候讲评试卷,讲着讲着因为一句话竟然展开讲解了一节课,早已离题万里。学生并不介意这样的“跑题”,反而迷恋他的娓娓道来,然后被带入一个未曾体验过的场景。“我最喜欢先生在课堂上的‘跑题’,那一刻往往是先生最有代入感的时候,尤其是课堂上即兴而起的吟唱。”王云说。在王云的描述里,李家声讲了不少教科书上没有的人和事,他讲方孝孺“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的无畏,讲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逸,讲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洒脱……

身子总是挺得笔直的李家声,微蹙的眉宇间隐约透露着一种独属于他的忧郁。在他的课上,没有相互问好寒暄的程式。无论是千人礼堂里的讲座,或是人文古迹边的即兴演说,李家声皆以“各位”一词开篇。“没有居高临下,没有隔阂与疏离,一句‘各位’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跟随李家声一起参加过“人文游学”的2019届学生杨谨萌说。

李家声的板书堪称一绝。通常一上课,粉笔就在黑板上游走,或满黑板的甲骨文,或等待解读的篆书,或宛如惊龙的行楷瀑布般倾泻而下。且不说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深意,单单这些平日里不多见的篆字和甲骨文都是学生额外的收获。

屈原的《离骚》是李家声最喜欢的古诗文之一。李赛说:“先生诵读《离骚》,时而激昂,时而悲愤,他给我们描述屈原与江边老人对话时,我们感觉屈原就在这里,就站在教室里。”

“那一刻先生不是先生,而是屈原”。这样忘情的吟诵,构成了他作为“先生”魅力的重要部分,也构成了学生的记忆。王云毕业时给李家声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您讲屈原异道不相安的耿直,讲他‘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高洁,您的忘情赞美让我们觉得站在讲台上的,活脱脱就是那浪漫而正直的屈子!”

因为李家声对《离骚》的生动讲解,李赛也爱上了《离骚》,课余他花费大量时间将《离骚》的全文都背了下来。

刘长铭说,好教师是传道之师,而非传书之师,“家声先生所教的学生,几乎都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毕业时常要请家声先生为他们开列书目,他们甚至将家声先生讲课时的思想观点当作自己待人处世的准则”。

身为李家声的学生,王云一直有一个念想:要为先生做点什么。

2008年6月24日下午,北京四中举办李家声教育思想研讨会,这应该是北京四中对教师的最高奖赏。了解到这一消息,王云私下开始张罗同学为先生拍摄一段视频。与王云一样,许多学生都在心底记挂着自己的老师,他们都珍藏着高中时期的语文笔记、课堂录音,还有与先生的合影。

“要在四中当一名教师都需要什么条件?”有学生曾经问李家声。“第一是学识,第二是学识,第三还是学识。要自己先学先钻研,在本学科领域做到广和深。”李家声的回答应该是作为“先生”的标配。

为师当学李家声

受到影响的不仅有李家声的学生,还有学校里的同事,以及全国各地听过他讲座的语文教师。

袁海萍是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的班主任,也是李家声带过的徒弟。在李家声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袁海萍谈到李家声对自己的影响时说:“他给了我一个生命的高度,然后又给了我一把治学的戒尺。这高度让我看到自己的渺小,继而不断前行;而戒尺则在督责着我扎扎实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路,不要误人误己。”

李家声表达对古人敬意的方式是吟唱——吟唱古圣先贤的作品。他在岳飞庙里歌《满江红》,在三苏墓前吟苏轼名作。

2008年寒假,人文实验班“古朴的中原”人文游学之旅,李家声如约同行。在杜甫墓前,李家声像往常一样担任主祭。“李老师缓缓向前迈出一步,用低沉虔敬的声音带领大家鞠躬致礼,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袁海萍说。

袁海萍念念不忘的还有李家声曾在课堂上动情地背诵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我不与人争,与人争我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爱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李老师用这些诗句激励学生,而我也要把这种静待花开的姿态,把这种对自然、对文化、对人生的爱传达给我的学生。” 袁海萍说。

李家声用深厚的学识托举着自己的学生。毕业于北京四中,教过大学、小学,后来又回到北京四中教书的他,一直对教学心怀敬畏。

“一篇课文他自己要读几十遍,真正读出了自己的心得再去上课。”如今与李家声一起做语文研究的李厚仪说。为了给学生讲诗经,李家声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亲自编写了一本《诗经全译全评》,后来这本书成为了畅销书。

在李家声看来,读书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李家声精研《二十四史》《诗经》《论语》《楚辞》等,还有东西方哲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教学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方法和手段的层面上。方法和手段固然重要,但方法和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文化功底,更不能弥补教师知识的浅薄。”李家声说。

刘长铭讲过一个细节:有一次家声先生要出国讲学,我劝他带上电脑,省得背很重的资料。在刘长铭看来,电脑里储存一些资料可以便于随时取用,他自己的电脑里就收集了上百部中外经典。但李家声还是没带电脑,尽管他不可能像电脑一样把大量典籍准确记住,但这仍不妨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经典迭出。

在刘长铭眼中,好的教师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想家声先生做到了,他是在用自己的人生感悟、生命体验来教语文”。

张春梅是江西省永丰县恩江二小的语文教师,她第一次听完李家声的讲座,便写下了一篇2000多字的感言。她说:“李老师‘如今不为稻粱谋,要做良师慰平生’的情怀让我感动,他是一位真正的老师,一位语文良师、语文仁师。为师当学李家声。”

这就是先生的样子,一个在学生、同事、领导的描述中拼接出的先生的样子。

最后一课

李家声退休前的最后一课,原本是一节既定的常态课。

那一天,北京四中的门卫发现校门口明显多了不少陌生面孔。原来得知李家声要退休了,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开始在论坛发帖,预约一起回到学校再听一次先生的课。

得知毕业生要回来听课的消息,李家声临时改变授课内容,讲了一节“汉字形体演变”,这是他系列讲座“文字学基础”的一部分。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李家声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基础,“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教室里挤满了人,没有座位的学生只能站着听课。刘长铭来了,时任校长助理的科建宇带着自己的孩子也进了教室。这些编外学生的加入,让李家声的最后一课更增添了一种仪式感。

下课了,学生围着李家声迟迟不愿离开。突然有学生提议:“先生给我们再吟唱一段吧。”

“唱什么呢?”

“就唱《满江红》吧。”

当微微颤抖却有力的男中音响起,教室里又一次陷入了静默。

每一届学生毕业前,李家声都会上一节以“分别”为主题的最后一课。2004年毕业班的最后一课上得有些深沉。那天,李家声一如往常地踏上讲台,没有问好,没有开场白。他看学生的眼神明显多了一丝不舍,竟然不敢与学生确认眼神,似乎眼睛已经有些湿润。无言是这个时候最恰如其分的情感表达。

李家声背过身,开始在黑板上板书,笔迹依然是那么古朴方正。李家声写下的是一首即兴创作的诗——

匠石运斤,伯牙鼓琴。

谁为郢人?钟期知音。

千日千里,感念深深。

如何临歧,心之殷殷。

有思钟情,为己美身。

守白持坚,不缁不磷。

濯足万里,振衣千仞。

日升月恒,唯在诸君!

“那一刻我已经很难再张口说话了,赋诗一首可能是最好的临别赠言。” 李家声说,“师生关系应该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关系,是心心相印、情感相依的成长伙伴。”

在黑板的上方,李家声又用篆书写了10个大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他告诉学生,“要站在万仞高山上掸掉身上的灰尘,在万里长河中洗去脚上的泥污”。这10个字成为许多学生的座右铭。不知是谁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板书,王云的电脑里至今珍藏着这张照片。

最后,全体学生站起来给李家声读了一封信,那是学生提前写好的一封长信。王云至今都无法搜寻到一个准确的词来定义那时的气氛。“平时我们并不怎么向先生表达情感,我们与先生之间的感情含蓄而内敛。但是那一天他们选择了这个独特的方式,不舍中藏着感激”。

高贵的语文

虽然已经退休10年,但李家声并没有闲下来。他是北京市西城区教委聘请的导师团成员,给北京五十六中、北京七中、北京十五中等学校做教学顾问,同时带领青年教师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时间,李家声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北京四中,他定期给高中人文班学生开古文专题课。每次上课,教室里都挤满了人,除了学生还有一些来蹭课的家长。

人文实验班每年两次的人文游学,李家声都会全程参与,即使退休期间也从未间断。多年承担北京四中学生游学工作的导游说:“跟着李先生,我才知道了山水之间蕴含的文化之美,我觉得李先生才是游学过程中真正的导游。”

自2014年底开始,李家声开始投身编辑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大语文”丛书,这是他退休以来的工作重心。小学的“大语文”丛书在2017年已经完成,最近他又完成了这项庞大工程中的初高中部分。他想为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为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做一点事情。

李家声定义的语文标准,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高贵”。

“所谓高贵,主要指善良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李家声一直呼吁语文教育要走上正道,即通过高贵的语文教育,让学生明事理、做好人。“心眼好、学养足比什么都重要。”李家声补充说。

语文教师要秉持“三保护原则”,即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才气。这是李家声一直倡导的。“语文教师的底线是不做庸师。一味地为考试而教,这样教语文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李家声说,“语文教师不只是教知识、教应试技巧,更重要的是讲文化,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相关内容。语文教师的责任也不只是教书,而是影响人、教化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匡正人、救赎人。”

高贵的语文还指向教学要有亮度,教学要呈现精妙之处,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教师抓住最精华、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审美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培养高尚情操。

刘长铭很认同李家声的教学主张,一直关注并支持着他的大语文研究。在刘长铭看来,李家声的大语文植根于他对教育、对学生和对语文最深沉的爱,“现在的师生关系太过功利,在高分数的追求中已经变成了一种‘交易’。但家声先生却以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正像有的学生所说,“先生爱中华文化胜过生命”“先生行云流水般地引用诸多名家名句,用来补充我们贫瘠的大脑,也因为上了先生的课,我会主动欣赏语言的音韵之美”。李赛也说,“世间一切美的东西里都有爱”。

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很大程度受到他们生命中关键人物的影响。显然,李家声是许多学生生命中的关键人物。

“人在精神上吃进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成为什么,也证明吃进了什么。”讲到这里,李家声有些动容,“我的大语文研究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有营养的阅读养料。”

为语文教育提质,并不容易。这是一次再出发,李家声知道这是一条长路。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编辑 | 栾梦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