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别心急,六大茶类的新茶,每年什么时候才可以喝?一并讲清楚

 小陈茶事 2020-06-0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天的新茶,味道是很好的。

泡着一杯今年的春寿眉,想起了老苏笔下的名句。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远在宋朝的时候,被贬到他乡的苏轼,忍不住思念故国、故友。

又是一年新茶季了,因为没有老朋友陪着喝茶,于是老苏郁闷了。

挥笔一写,又成了名篇。

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过去的几个月同样过得很艰难。尤其是对湖北的朋友。

好在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如今能和老友安心的坐下来喝新茶,叙叙旧了。

提到不同茶类的新茶,究竟该什么时候适合喝?总有不同的声音。

正常的喝茶交流与探讨,各抒己见,这对茶圈是好事。

但不久前,却看到条很离谱的说法。

“刚刚做出来的白茶,水汽没有去掉,要放三个月才能去除”

额,刚加工完毕的新茶不是有火气吗?已经烘干的成品茶哪里会有水汽?

水汽没烘干的白茶,放三个月就该受潮了,压根放不久。

提这样的说法,很明显是不懂行了。

《2》

六大茶类里面,全部茶叶都要经过干燥加工。

经过系列干燥处理后,一片茶才能脱去大部分的水汽。

大部分的绿茶,要炒青。将茶叶放进铁锅里炒,既是杀青,也是去除水汽。

白茶里,不论散茶或饼茶,最后一步的加工都是要烘干。在不破坏茶叶养分的同时,将含水量烘干达标,很考究技巧。

品种众多的武夷岩茶里面,水仙肉桂大红袍,它们都需要经历焙火才能得出成品,不论火功的高低,条索内焙进火的岩茶,含水量极低,极低。

大部分茶叶的加工,要经历烘干。

经过烘干后,会给茶叶带来三大共通点。

首先,茶叶内部的多余水汽烘干后,能实现一段时间的妥善保存,不容易变质。

要不然,若是干度没达标,茶叶内部的多余水汽容易由内而外的扩散。

哪怕存茶方式再好,茶叶包装的密封性再强,也避免不了茶叶受潮变质。

其次,经过烘干处理后的茶叶,内部对高温敏感的物质,留存量极少。

茶圈里有则流传甚远的谣传,说芽叶细嫩的茶叶,不能用沸水泡,会将茶叶烫坏。

担心沸水泡茶会将茶叶烫坏的朋友,建议先去简单了解绿茶的炒青,了解铁锅炒青的温度。

自然而然,泡茶时的顾虑就能打消。

任何的成品茶叶,经过干燥处理的茶叶,压根不存在被沸水烫坏的说法。

最后,经过烘干处理的茶叶,在刚完成加工得出成品时,新茶容易带“火气”。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除了焙火的武夷岩茶,要等褪火后再喝茶。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

六大茶类里面,大部分的新茶都并非是喝越新越好。

绿茶、黄茶等以尝鲜为佳的茶类,也不例外!

那究竟,六大茶类的新茶,等到什么时候才适合喝呢?

《3》

绿茶黄茶,放半个月再尝鲜!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魅力。

绿茶,绿叶绿汤。

不发酵的绿茶,最大的风格主打牌,在于清与鲜。

绿茶的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序是杀青。

不论是蒸青、晒青、烘青、炒青也好,总而之都是要杀青。

市面上常见的绿茶里,炒青绿茶是主流。包括了龙井,毛尖等。

炒青绿茶,要将茶叶放进铁锅内杀青,切断茶叶的发酵。

另外在制茶的过程中,还需要经历辉锅、青锅等步骤。

刚加工完毕的绿茶新茶,因为炒青的缘故,会带上一点火气。

如果第一时间,抢先泡茶尝鲜,容易喝到火气。

绿茶原本的清鲜、清爽、鲜香等美好风味,容易被火气掩盖,尝不到最好的风味。

为了避免这样的糟糕情况,最好是将绿茶新茶放一放,放上十天大半个月退火。

到那时,再去喝新茶尝鲜,滋味更清爽,更好喝。

黄茶,在六大茶类里略显冷门。

在加工过程中,黄茶的加工与绿茶相似,只不过多了一道“闷黄”的步骤发酵。

因而,黄茶的风味要比绿茶,多添了几分成熟风韵。

六大茶类里,黄茶、绿茶以喝鲜爽为主,不适合久藏。

但是,它们可并非是新茶喝越早越好。

一味的求早,喝进了没退火的新茶,可对身体健康没好处!

《4》

红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全发酵的红茶,茶叶内的茶多酚,大量被氧化分解。

喝红茶,最大的特点是茶汤醇厚。

红茶按照大类分,可以分为三类。

小种红茶、功夫红茶、红碎茶。

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是武夷山的桐木关。

正山小种,是红茶界的鼻祖。

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烟小种,在制作过程当中,要用马尾松熏制。

茶坯吸收进一定的松烟香后,可以形成独特的风味。

然而,经过烟熏后的烟小种,刚加工完成的新茶,往往会有一股子烟味。

吸收了松烟香后,烟小种需要一定的时间,把这股香气吸收、转化成舒服的香气。原本那股带有点火气的味道,经过吐纳后,变得更加温和。

如果着急喝新茶,肯定尝不到最好的滋味。

所以要放一放,放上三个月左右,再去喝新茶。

如果对烟熏产生的独特风味,较为敏感,那么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接受情况,再放一段时间去喝新茶。

除了烟小种外,市面上的大部分红茶,没有经过烟熏这一道步骤。

不论是金骏眉,还是祁门红、英德红茶、坦洋工夫等等,它们在经过干燥加工后,适宜喝新茶尝鲜的时机,和绿茶相似。

放大半个月,便能适宜尝鲜。

新茶火气褪去后,针对主打香气,以高香著称的红茶(祁门红、坦洋工夫)等,建议及早喝完。

要不然,越放越久,茶叶本身的风味卖点会变弱,茶香表现不再那么馥郁。

新茶退火后及时喝茶,才是最好的选择。

全发酵的红茶,不适合长期保存,1-2年内饮用风味更好!

《5》

乌龙茶,要掌握新茶的最佳适饮期。

六大茶类里的青茶,也称乌龙茶。

可以分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

最常见特征,在于它既保留了绿茶的清鲜,又兼具红茶的醇厚。

总体而言,乌龙茶是一款表现中庸的茶。

因为产区多,分类多、品种多、工艺多变等特点,乌龙茶的风味具备多变性。

以闽北乌龙举例,大红袍水仙肉桂等,它们的新茶什么时候可以喝?

答曰,看具体情况,看具体的火功。

武夷岩茶的加工,要经历一道必备的工序——焙火。

焙火后的岩茶,干茶条索内焙进了火,获得了不一样的风味。

武夷岩茶的火功,从低到高可以分为轻火、中轻火、中火、足火等。

火功越高,代表着茶叶内部焙进入的火气越多,褪火时间要更久。

以常见的中火茶为例,褪火完成后两三个月喝是最好的。

如果是太早喝新茶,褪火没干净就早早喝茶,那容易喝茶喝上火。

甚至于,茶汤尝起来会有“锁喉”的感觉。

没有褪火的岩茶,茶叶的本身风味被火气掩盖,压根尝不到好喝的风味!

《6》

黑茶,新茶放半个月可以喝,但可以越陈越好喝!

全发酵的黑茶,制茶过程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等特定工序。

刚刚完成加工不久的黑茶,和大部分茶叶一样,最好是放半个月再喝新茶。

不过,黑茶和黄茶、绿茶又不太一样,他可以长期储存。

随着存茶年份的增加,后发酵的黑茶可以实现越存越甘香。

发酵程度高的黑茶,风味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后,在仓储到位,陈化顺利的前提下,黑茶可以实现柔和的汤感。

但是,可以越存越陈的黑茶,并非意味着存茶年份越高越好。

特别是刚入门的新手,建议多警惕年份过老的黑茶。

因为市场存量不多,价格高,入门风险成本太大。

如果不懂得分辨真假,容易踩坑上当,买到年份虚假,存坏霉变的黑茶。

黑茶的风味品质,其实并非以年份为英雄。

如果是品质出色的好茶,经过2-3年的储存后,可以实现不错的风味。

喝黑茶,不要光冲着年份喝茶。

冲着风味,冲着品质,冲着好喝去喝茶,才更靠谱!

《7》

白茶,新茶尝鲜不赶早。

白茶和黑茶一样,也可以实现长期储存。

不揉捻,不杀青的白茶,加工方式简朴自然,风味以“鲜醇甘爽”为重。

论鲜爽感,白茶不比绿茶逊色。

同时,因为白茶不杀青,内部养分保留更充足。

喝新白茶尝鲜的时机,要抓紧。

和大部分茶叶一样,白茶的新茶放大半个月后,完全可以放心喝。

所谓新白茶性寒凉的说法,其实不靠谱。

性寒与性温,来源自传统中医里的说法。

事实上,新白茶并非性寒,而是清凉。

从现代科学的理念看,喝茶觉得性寒,往往和茶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有关。

(茶多酚,味涩,可以消炎抗菌,在茶叶里广泛存在。)

(但如果茶汤内的茶多酚含量太高,容易刺激胃壁收缩,脾胃不好的人容易感觉到胃痛不适。)

茶叶的发酵,指多酚类物质的氧化。

红茶、黑茶,发酵程度高,所以多酚类物质保留少,在发酵的过程中茶多酚转化成了茶黄素、茶红素等。

所以发酵程度高的茶,茶叶外观看起来没那么绿,汤色也会变深。

从茶性方面看,发酵程度越高的茶,性温越温和。

再来回到白茶上,白茶是轻微发酵,再加上没有杀青,茶叶内部的活性保留比较好。

伴随着后期的妥当存放,茶多酚等物质可以被转化。

相对杀青,不发酵的绿茶而言,新白茶绝非是性寒凉!这明显太冤枉了嘛。

风味以清香、鲜爽为主的新白茶,新茶上市的第一周去喝,可以尝到“鲜得掉眉毛”的风味。

放了半年后再喝,既不失新茶的鲜爽,但醇厚感日渐加深。

放了一年,放了三年,存放更久的时间后去喝,感受到的滋味又不大一样。

风味不断的变,不断的推陈出新,是喝白茶的最大乐趣!

《8》

六月,南方多雨季。

天空的夏云,朵朵漫卷。

福州城里的茉莉,舒展着芬芳的白云。

当年的绿蝉,送出第一声高歌。

蓝天白云,欣欣向荣。

明媚的夏日里,连清风也变得清凉、美妙!

日午,喝茶。

夏日喝新茶,除了解渴,更重要的是可以清心。

且将新火试新茶。

六大茶类里,绿、黄、青、白、红、黑。

不同的新茶,该等到什么时候才适合喝,这实在是一门学问呐!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