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高僧一首随性之作,看似写得很一般,但是每一句都有深意

 淋浴阳光书屋ch 2020-06-10

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百味,只有慢慢品味,体会到了人生况味,才真正懂得人生;当我们初次来到这个世界上懵懵懂懂,渐渐地长大了稍稍懂事了,又有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凡夫俗子怎么可能会没有烦恼呢?生活在这么一个凡人堆里,人生注定了不会平静,起起落落,经历无数的磨难。其实有的时候回想过往的岁月,更我的还是感慨,忙忙碌碌,可又一事无成。

长大了之后烦恼就更多了,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一个人独自支撑起家庭。虽然生活很艰辛,日子过得很苦,那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痛苦也好,悲伤也罢,生活也还是要继续下去。实在无法调节,那不换一种活法,用平常心去对待,读一读古人的诗词,从中感悟古人的智慧。

我个人比较偏爱宋朝的诗人,他们很显然要比唐朝人思考得更深刻,一些文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无奈,于是毅然决然地归于佛门,青灯古佛,从此隔绝了那个喧嚣的世界。成为了佛门中人,自然心灵更加纯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与众不同,往往充满了禅理。

宋代高僧释重顯的这首《颂一百则》,那就是一首很有趣,同时又很深刻的作品,由于诗人少年出家,一辈子常伴佛祖左右,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这也使得他有着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他在这首诗中,正是告诉了世人许多的大道理,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外字,但是句句经典,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

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现在我们很难查到释重顯的生平,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少之有少,只有几首诗流传于世,而这首《颂一百则》正是他最经典的一首。写得也是很深刻,诗人正是看破了红尘,过着一种清修的生活,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我们身处在红尘之中,自然是无法割舍,也可以说是没有达到那种境界。

虽然我闪境界不够,但是平日里读一读这样的作品,那也是一种收获,一个人一杯茶在某个午后,坐在书桌前细细品读,只要真正读进去了,对于自己一定是有帮助,至少让内心更为宁静。诗人正是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不仅写出绝美的风景,同时又融入进了自己的思想。

第一二句就犹如偈语,正是身处在佛门之中,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已不同于凡夫俗子,“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闻乃是听见的意思,觉则是知晓,非乃是是非,有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只是一种感官上的错觉,然而山河大地在眼里,也不过是镜中的意象。这两句值得我们好好琢磨,诗人其实是留下了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第三四句重点则是写景,但是同样也是有深意,“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其实也不难,霜降下来之后,月亮也落下了,夜也已经是过半了,谁在这月色下徘徊,去忍受那寒意?诗人在这里正是劝慰了世人,有一些东西还是要放下,只有放下才能够让自己快乐,人生才会不留遗憾。

释重顯就得道高僧,他的作品自然是与传统的文人不一样,古典文学更讲究悲,人生之悲,生活之悲。可是对于僧人来说,他已经达到了另一个境界,自然不会去关注这种粗浅的悲,更多的还是关注于心灵的变化,从而及时劝慰世人。这样的作品你一定要读一读,只要能够从中感悟一二,那也是会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