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记住:放手不放眼! 照顾孩子,家长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哪怕少看一眼,孩子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近日,浙江温州市区一名年仅1岁的男童在家中的卫生间不幸溺亡,再次给大家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当天下午,家住温州市区某小区的男童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家,孩子独自在玩耍,老人们在房间待着。 突然察觉到孩子很久没有动静,爷爷奶奶出来一看—— 孩子浑身湿冷、脸色发绀地躺在卫生间地上,已经没有了意识,旁边放着一个水桶。 老人连忙拨打120联系救护车。 监控截图:溺水男童被紧急送医 “孩子爷爷奶奶发现的时候,都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溺水的。”急救医生胡相博说道,“救护车到现场的时候,孩子早已没有心跳呼吸了。” 医生一路上进行了长时间的抢救,随后孩子被送到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进一步抢救,但遗憾的是,最终也没能挽救回孩子的生命。 监控截图:急救人员在救护车上施救 急救医生表示,这起事故应该是孩子在卫生间玩耍的时候,不小心一头栽进水桶里,结果没能爬出来……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在家很安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不看着也没事儿。其实,家中也可能发生很多意外事故。 不是水多、水深的地方才有溺水的危险。对于婴幼儿来说,浴缸、鱼缸、水盆、水桶甚至是马桶都很危险。 因为只要栽下去呛到水,或水面盖过口鼻,孩子力气小,挣扎不出,就有可能导致溺水,甚至死亡!南京市儿童医院2019年就曾在2个月连续收了3个溺水的孩子,全都是在家里的澡盆溺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公布过不同年龄组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其中对于1~4岁幼儿,家里的脸盆、浴盆/浴缸、室内水缸都很危险! 这是错误的认知。 塑料吹气的水上玩具、游泳圈不是专业用的漂浮装备,而只是一种帮助孩子暂时浮在水面的一种辅助工具,当水流发生变化,或孩子自己没有抓住时,就可能发生溺水。 经常发生的事故是,游泳圈在水的推动下突然翻过孩子的头或是游泳圈突然漏气了,而引发溺水事件。 惊魂46秒! 所幸孩子被救起,没有生命危险。 ↓↓ 所以,在游泳池旁,一定要始终放一只带绳的救生圈。同时要记住,没有任何设备可以替代成人的监护! 泳池监护员的主要职责是维护整个泳池有序,游泳者可以安全地在泳池中游泳。同时,当发生意外时,他能第一时间给予救助。为此,他不会、也不可能只盯着某一个的孩子的游泳状况。 时时有效看护水中的孩子,是家长的第一责任! 孩子发生溺水时,实际上不一定能拼命拍水或大喊,而很有可能是无声的,甚至可能是站着不动,或低头在水下不动的,而你可能还以为他在练习憋气。 因此,只要孩子在水中,家长就要时刻看护。 了解溺水者的8大无声迹象→以为孩子只是站在水里,其实TA正在死去! 千万别! 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 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 孩子在水中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的水域中,家长都不能看书或玩手机。因为溺水随时可能发生,并且溺水的过程很快!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 2020年第2号预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