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力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记住yhezyhy 2020-06-10

01【题型探秘】

      一道经典的力学计算题宛如一个精彩的物理故事,处处蕴含着物理世界平衡守恒这两种核心思想。复习力学计算题应牢牢抓住这两种思想,不妨构建下列思想组合框架图:

     平衡思想体现出对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的重视。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可以互为前提,也可以互为因果。如果考查运动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其他运动则是不平衡状态,选用的运动规律截然不同。类似地,如果考查受力分析,也分为两种:F0或者FmaF0属于受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Fma则广泛应用于受力不平衡的各种情形。若更复杂些,则应追问是稳态平衡还是动态平衡,考查平衡位置还是平衡状态。

     高中物理守恒思想主要反映的是能量与动量恒定不变的规律。能量与动量虽不同于运动与受力,但不同的能量形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不同的动量形式也对应于不同的受力形式,所以本质上能量与动量来源于物体运动与受力规律的推演,是运动与受力分析的延伸。分析能量与动量的关键是看选定的对象是单体还是系统。如果采用隔离法来分析单个物体,一般先从动能定理或动量定理的角度思考。如果采用整体法来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则能量守恒或动量守恒的思维更有优势。

     思想不同,思考方向就会不同。在宏观判断题目考查平衡还是守恒后,才能进一步选对解题方法。 

02【破题技巧】 

      实践表明,计算题的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都可以通过“大题小做”的解题策略有效提高。“大题小做”的策略体现在将一个复杂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就是一个小题,然后各个击破。具体来讲可以分三步来完成:审题规范化,思维规范化,答题规范化。

 第一步:审题规范化

审题流程:通读细读选读

第一遍读题——通读

读后头脑中要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由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第二遍读题——细读

读后头脑中要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第三遍读题——选读

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之后,对题目要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定本题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附:审题两个环节

1抓住题中关键词语

     在审题时漏掉一些已知条件或关键词语,可能会造成对物理过程或物理情景无法理

解,或导致解题思路错误,或因为缺少条件而不能得到终解.审题过程要抓住题中关键词语,如表示极限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对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理想化处理的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碰撞中的机械能损失等;容易误解的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的变化量变化率增加了多少增加到多少等;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在本题中的意义要理解到位,如描述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轻放由静止释放自由落体都说明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描述物理过程的缓慢在力学问题中表示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物体的速度可视为零或不考虑物体动能的变化;描述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光滑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等等。

2挖掘隐含条件

     一般从物理概念、模型、现象、状态、过程、图像、关键词语、常识等挖掘隐含条件。

(1)概念的内涵中隐含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交流电的有效值,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的电阻上,与直流电产生相同的热量。

(2)物理状态、现象中隐含着条件,如受力平衡状态意为合力为零;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意为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等。

(3)常识中隐含条件,如在一些近似估算题中,试题的一些条件由于是人们的常识而没有给出,需根据所求问题自行给出。如成年人的质量为60100 kg,自行车的速度为5 m/s,月球的自转周期为27,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6000km等。

(4)注意解析式、图像、图示中的隐含条件,如应用图像描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题目中,应明确图像的物理意义,从图像的横纵坐标、斜率、截距或面积中寻找已知数据。

第二步:思维规范化

思维流程:文字→情境→模型→规律→决策→运算→结果。

1建立运动模型

(1)分析和分解物理过程,确定不同过程的初、末状态,将状态量与过程量对应起来;

(2)画出关联整个物理过程的思维导图,对于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直接画出运动过程草图;

(3)在图上标出物理过程和对应的物理量,建立情景链接和条件关联,完成情景模型。

2恰当选取规律

      解决力学问题或力电综合问题的两条基本思路:(1)动力学观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功能观点,利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功能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当所研究的问题涉及一段或几段运动过程的位移和初、末速度时,应优先选用功和能的观点.当所研究的问题涉及一段或几段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时,应选用动力学观点解答。由于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力的瞬间作用效果,所以在研究某些状态(例如竖直面圆周运动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瞬时性问题时,也应选用动力学观点解答。

第三步:答题规范化

答题流程:画示意图文字描述分步列式联立求解结果讨论。具体要求如下:

1.文字说明简洁准确;

2.分步列式联立求解;

3.结果表达准确到位。

解题要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图文并茂,书写整洁,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结论明确。

(1)画图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描述物理情景或过程的示意图(包括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状态图、电路图、光路图等),并且要做到图文对应.有时要求画函数图象时,就必须建好坐标系(包括画上原点、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标度等)

(2)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语言要简洁、明确、规范,使解题思路表达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主要有下列六个方面:说明研究对象。可采用对物体AAB组成的系统等简洁的形式;指出物理过程和状态。如从ABt时刻等简单明了的说法;选定正方向、参照系、参考面、零势点(),设定所求物理量或中间变量的字母符号;明确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分析所得的关键判断;指明所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方程)的名称、条件和依据,并用由……定律得……据……有……以及关联词将……代入……联立……由……得出……等句式表达;结果带有负号时应说明其表示的意义。

(3)列出方程式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符合所依据物理规律的基本形式。注意以下两点:要写方程的原始式,不能以变形式代替原始式,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列方程时,物理量的符号要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若使用题中没有的物理量符号时,也要使用课本上统一的符号。

03【应对策略】

解答力学综合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多个物体的问题,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3)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

(4)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

(5)对于数学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寻找规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

(6)对于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开拓思路避繁就简,合理选取最优解法。

04【典例分析】

1(2018·黔东南州二模)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滑向A点,到达A孔进入半径R0.3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小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为L2.5 mθ60°,小球质量为m1 kg,小球可视为质点,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 mg10 m/s2,求:

(1)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要使小球能进入圆轨道并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