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有比黄马褂还要尊贵的衣服,在咸丰和同治两朝,只赏出去两件

 历史解密坊 2020-06-10

我国古代奖惩措施是十分完善的,坚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在众多奖赏中,“黄马褂”是大臣们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因为它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各位读者,你们是否知道,清朝有一种衣服比黄马褂还尊贵,它的名字叫“带嗉貂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咸丰和同治两朝,只赏赐出两件,这两件衣服,究竟被哪两位大臣得到了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皇帝是九五之尊,因为身份尊贵,他享有很多特权,比如:黄色就是他的专属颜色,普通人是不能使用的。当大臣立功或作出重大贡献后,皇帝为表示恩宠会赏赐一件黄马褂,普通大臣见到穿黄马褂的大臣,会毕恭毕敬,必要的时候还会下跪行礼。

根据《听雨丛谈·黄马褂》记载,黄马褂还分不同的颜色,御前大臣、内大臣是明黄色的黄马褂,正黄旗官员和兵丁是金黄色的黄马褂。从颜色上看,明黄色的黄马褂更珍贵,因此数量也会更稀少。

拥有御赐“黄马褂”,就等于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这是否意味着“黄马褂”是清朝最珍贵的衣服?其实,还有一种衣服要比黄马褂还厉害,而这种衣服名为“带嗉貂褂”。

“带嗉貂褂”是清朝后期出现的一种高等礼服,是专门赏赐给有王公大臣的服饰,相当于大品牌的私人订制。在咸丰和同治两朝,“带嗉貂褂”只赏赐出两件,一件赐给李鸿章,另一件赐给徐郙。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同时,他也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发起人,还建立我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在朝廷就职期间,“宝藏大臣”李鸿章是逐渐得到认可,而他身上的兼职也越来越多,最忙碌的时候任四个侍郎,手中握有教育、建设、国防、人事四项大权,所以,他被赏赐“带嗉貂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徐郙世称徐相国,他是同治元年的状元,入朝为官后,先后被授翰林院修撰、江西学政、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因文章出众,并善于山水画,徐郙又得到慈禧的重用,摇身一变成为太后面前的大红人,正因如此,在朝廷之中,身份地位及其尊贵,才被赏赐“带嗉貂褂”。

黄马褂是用黄色丝绸制作的褂子,相比之下,制作“带嗉貂褂”就显得十分复杂了,因为“带嗉貂褂”是“端罩”的一种。

正常的皮褂是以皮毛为衬里,保暖效果非常好,但端罩的制作却与皮褂相反,它以皮毛为外表,民间的百姓又称端罩为“反穿貂褂”。根据《穿戴档》记载,胡世杰曾奉旨问内务府的工作人员:库存的雕尾还有多少,够不够做一件端罩,而内务府人员回应:貂尾现有三万一千九百六十个,不够做一件端罩。

通过胡世杰和内务府人员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制作一件“端罩”,至少要杀上万条貂,这直接证明了“端罩”有多珍贵。当然,这段记载并不考虑内务府人员是否说实话,因为想要制作一件上好的端罩,必须选用上好的貂尾,整体质量要保持一致,并不是所有的貂尾都可以做端罩的。

“带嗉貂褂”被制作完成后,这件服饰的胸部和两肩上,会有白色圆形的装饰物,这种装饰物依旧取自于貂,它们是貂的喉部皮毛,是貂身上第二好的皮毛,仅次于脊背皮毛。

黄马褂容易做,带嗉貂褂却难做,这足以看出两件衣服的差距。同治年间,大臣陈宝琛也被赏赐“带嗉貂褂”。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得到好东西,必定会发朋友圈晒一晒,而陈宝琛得到这件衣服后,竟也写了一首诗《赏穿带嗉貂袿感赋》,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

诗词的内容如下:晚被殊恩但益悲,章身何慕见尊师?豹斑窥管难言学,鹈翼濡梁每讽诗。抚事侍中惭劲悍,怀忧退食敢委蛇?臣家世实玄狐赉,成庙当年正盛时。

“带嗉貂褂”是一件珍贵服饰,但制作这种衣服,却要以动物的生命为代价,这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有时候,也要问自己,长相萌萌的貂,你忍心伤害它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