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按摩推拿手法分类的教学方法

 水中茶叶 2020-06-10

目前按摩推拿手法的分类方法较多! 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其实用意义! 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分类不相称#分类的标准不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对手法进行分类" 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学科体系"深入研究手法!目前的分类方法按手法操作特点分为%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振动类运动关节类等!

按阴阳将手法分为阴型柔术和阳型刚术! 阴型柔术的作用为兴奋激发补助营养多采用轻刺激" 其性质为补法! 阳型刚术的作用为抑制镇静疏散通畅多采用重刺激"其性质属泻法!按治疗范围将手法分为接骨八法上骱八法治筋八法!

按治疗疾病时的主要作用分为放松类温通类助动类#整复类等! 也有将手法分类为解痉类开窍类行气类#发散类#整复类等!  

按中医传统理论及思想将手法分为开法通法和法舒法复法动法振法补法闭法收法!除此以外还有按同时施用手法的数量将手法分为单式手法#复式手法$有按流派将手法分为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滚法推拿流派手法#内功推拿流派手法 有按治疗过程将手法分为准备手法治疗手法#结束手法$有按治疗对象将手法分为成人按摩推拿手法儿科按摩推拿手法等等!


教学方法明确概念为讲好分类"应首先明确划分’和分类’ 两个概念! 划分是根据某一标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其对象是概念"是为了揭示概念的外延"大都具有临时性划分把属概念’分为种概念’被划分的概念叫做划分的母项’"划分后所得出的概念叫做划分的子项’划分时根据实践的需要所选择事物的属性叫做&划分的标准’! 划分的规则为! ! 应相称"即子项外延的总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 " 每次划分应根据一个标准! 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其对象是事物"其目的是使事物系统化"分类是多层次的"即由最高的类依次分为较低的类更低的类"分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在长时期中使用!

基于此"对手法分类应力争科学#系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全面介绍分类方法作为一个21世纪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有必要全面掌握不同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种手法"从另一个角度掌握手法的外延" 最终有利于应用"避免只注重某一类#某几个手法的学习与练习!重点介绍各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各种分类方法都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都是对本学科的发展与贡献! 因此有必要将这些分类方法的来龙去脉讲清! 


同时还应明确指出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着不同的意义! 如按手法的操作特点进行分类" 有助于从动作形态上尽快掌握手法的操作按中医传统思想或阴阳进行分类"有助于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理解#把握手法按治疗范围进行分类"有助于治疗临床中不同类型的疾病$按手法的作用进行分类有助于临床实际应用与研究按流派进行分类有助于学习研究手法的传承按治疗过程进行分类有助于从治疗程序上把握手法! 如此讲授将使一个理论问题传化为实际问题!

介绍各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在强调各种分类方法的意义时"也应提出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是必然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局限性" 才产生了多种分类方法!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 不相称! 如将手法同时分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国外医学院校较普遍实施近几年在国内西医院校和中医药院校均有尝试和报导,根据中医学知识体系的自身特点及中医临床的经验性较强的特点在中医专业课教学中若能教学法为主对专业内容从问题入手带着

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去讨论则学习的目的性强同时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主观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亦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我们先从温病学这门理论性及临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始进行 !教学法尝试旨在探讨它在中医教学中的优势并与以往中医院校常规的教学法对教学质量有何影响做一对比对象与方法对象均为我系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计人其中本科 5 班 78 人本科 2 班 9: 人分班时均按随机抽取方法% 把 ; 班作为实验组班作为对照组; 研究方法! 课程及学时&两组学时均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各班在该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温病课教师&本系固定教研室专业课教师$职称讲为’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的问题在于&’单式手法)是指单一的(基本的手法如按法(揉法(摩法$’复合手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手法同时应用

按揉(按摩$而’复式手法)是指某一个或几个手法在治疗中具体应用的方法 如打马过天河(推桥弓可以看出’复式手法)应包含在’单式手法)或’复合手法)中$如将’复式手法)与’单式手法)和’复合手法)作为 6 个’分类子项)则是不相称的分类标准不统一 如按动作形态所进行的分类中有’运动关节类手法摆动类手法)等等*前者是指能使被按摩者关节进行被动运动的手法而后者是指医生的手法本身具有摆动特点$前者是着眼于患者进行的分类 

而后者则是着眼于医生进行的分类也就是说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总之$在按摩推拿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手法分类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了解现有的手法分类方法与种类更应针对多种分类方法这一现实使学生树立从操作特点(功效作用(临床应用等不同层次学习(研究和完善手法的必要性以更好地构建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为今后按摩推拿理论及临床思路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