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是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一大波相关高考题来袭!

 沐沐阅览室 2020-06-10
导读

为了保护那些保存在中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等,所以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继承和弘扬以文化遗产为重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
为什么要设节日保护?

(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2)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依法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4)保护机制急需完善。

2
什么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2005年,单霁翔院长在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得到了40名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自2017年起,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0年5月11日消息,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有关活动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

3
什么是文化与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曲艺、美术、节庆等;

自然遗产包括自然地貌、地域等。

4
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55项)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中国在世界上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所以应当视其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承并光大下去。

由于没有人传承,有很多传统技艺类已经失传。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文化和自然遗产,推动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进而培养人们的文化情怀,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试题链接

1

古建筑

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势低洼,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集散地。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众多华侨返乡广建碉楼(如图)。开平碉楼为中西合璧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墙体厚实坚固,窗户比普通民居开口小并装置铁栅,外设铁门,盛时逾3 000座,现存1 833座,分布在18个镇。1983年开平市组织调查,推动了碉楼的开发和保护;2007年,开平碉楼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兴起了一阵碉楼旅游的热潮。目前,仅开放十余座碉楼供游客参观,门票是其主要旅游收入,维护碉楼的经费存在一定缺口。据此完成1~3题。

1.民国初期,开平广建碉楼主要是为了

A.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B.体现华侨爱乡情结

C.防御水患、匪患侵扰  

D.缓和区域人地矛盾

2.促使开平碉楼的功能转向发展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口外出务工  

B.政府和华侨的重视

C.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D.工业与城市的发展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缺口的是

A.增加碉楼开放数量  

B.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C.提高参观门票价格  

D.拓展主题度假项目

【答案】1.C   2.B   3.D

【解析】第1题,开平位于珠三角地区,地势低洼,洪涝频发,修筑碉楼可防水患。根据材料,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修筑碉楼,主要是为了防御匪患侵扰,C对。与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缓和区域人地矛盾无关,A、D错。体现华侨爱乡情结不是其主要原因,B错。第2题,开平碉楼的功能转向发展旅游,与开平市组织调查,推动碉楼的开发与保护,并使碉楼成为华侨文化世界遗产有密切关系,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华侨的重视,B对。与当地人口外出务工、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无关,A、C错。工业与城市的发展与碉楼功能转向发展旅游关系不大,D错。第3题,拓展主题度假项目可以吸引游客,增加收入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缺口,D对。增加碉楼开放数量,维护费用也相应增加,A错。提高政府补贴标准不能持续解决此问题,B错。提高参观门票价格,可能导致游客数量减少,C错。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有的还建有供人暂居的房间。廊桥多为木质或石材+木材结构,我国古代廊桥现存不多。下图为我国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遗留的廊桥图片。据此完成4~6题。

4.明清时期,下列地区多建有“廊桥”的是

A.齐鲁大地  B.横断山区

C.闽粤大地  D.东北平原

5.图中“廊桥”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暂居  B.遮阳避雨

C.风景与通行  D.宗教和民俗活动

6.我国古代的“廊桥”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

A.人为破坏  B.风沙掩埋

C.地震损毁  D.洪水、泥石流冲毁

【答案】4.C   5.C    6.D

【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廊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应分布在人口密集、多雨的地区,明清时期,多建有“廊桥”的是闽粤大地,C对。齐鲁大地、东北平原降水少,A、D错。横断山区人口稀少,B错。第5题,图中“廊桥”横跨河流之上,主要功能是欣赏风景与行人通行,C对。可以供人暂居、遮阳避雨,但这两项不是其主要功能,A、B错。与宗教和民俗活动无关,D错。第6题,我国古代的“廊桥”横跨河流之上,沟通两岸交通,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多雨,洪水、泥石流多发,“廊桥”易被冲毁,D对。人为破坏交通线路的可能性很小,A错。南方为湿润区,风沙天气少,B错。位于板块内部,地震损毁可能性小,C错。

永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早在2008年永定土楼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近年来永定土楼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超过600万人。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永定土楼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下图为永定田坑土楼群。据此回答问题。

请指出土楼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应重点防范的灾害(至少写两种)并为促进永定土楼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解析】“福建土楼”所在区域周边范围内应当做好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严格保护古树名木,预防火灾蔓延以及禁止引进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外来植物物种,预防虫灾。措施可以从宣传、开发保护、品牌、限定游客数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去谈。 

【答案】灾害:火灾、水灾、虫灾。(任答2点) 

建议:开发旅游衍生产品,丰富旅游内容;加大对土楼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充分借力“世遗”品牌效应,发掘土楼文化内涵;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规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任答4点) 

2

壁画

(2012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解析】第(1)题,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区域文化遗产是壁画和塑像,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是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由于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对壁画和塑像侵蚀作用小,故保存完好。第(2)题,由于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在保护时要从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方面采取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对壁画、塑像的及时监测和管理,用数字化和多媒体高科技手段展示等。

【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3

古城古街

(2019·河北衡水联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打造“江南文化看绍兴”等品牌,许多景点免费为游客开放,并通过拍摄《小城大爱》等微电影带来了滚滚客流,从而打造成数字营销的智慧旅游城市。下图为绍兴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分析绍兴市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并为保护绍兴古城的旅游环境提出你的建议。(10分)

【解析】绍兴市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可从文字材料和图中信息提取,并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价值、资源分类、地域组合状况、特点、知名度等方面分析即可。建议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

【答案】条件:水乡、名人故居等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资源有特色,历史文化等游览价值高;政策支持,宣传力度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建议: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控制游客人数,使游客数量小于旅游环境容量;加大宣传,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4

工农业古遗迹

1.洋浦千年古盐田(见图6)是至今保留最完好、最早采用日晒的古盐场,目前仍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的砚式石盐槽密布海滩。2008年这片古盐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盐田人就地取材,将海岸边黑色的多气孔结构的玄武岩石块凿成一个底面平平如砚状的浅坑,平时在这些石槽中注入经海泥过滤后的海水(涨潮时海水也会自动漫入这些石槽),经暴晒制作出高品质的盐巴。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一批批规模较大的工厂化盐场的诞生,严重冲击着盐田人固守的古盐田,传统制盐工艺越来越失去市场存在的价值,村里的新一代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1)当地传统民居多以石头为建筑材料,说明其原因。(6分)

(2)分析洋浦古盐田的形成条件。(8分)

(3)分析当地村民多以玄武岩作为制盐容器的主要原因。(4分)

(4)请你对古盐田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1)(6分)当地多玄武岩,就地取材利于减少建设成本;玄武岩石材坚硬,耐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当地夏季炎热潮湿,玄武岩多孔,利于隔热(降低室内温度),同时利于防潮(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环境。

(2)(8分)纬度低,气温高,光照充足;位于沿海地区,风速大,且降水少,蒸发旺盛,利于晒盐;地形平坦,多石质海滩,方便纳潮、晒盐;发展历史悠久,制盐经验丰富;靠近码头,利于盐的运输、销售。(任答4点得8分)

(3)(4分)玄武岩比热容小,白天增温快;且为黑色,吸收更多热量,利于蒸发;玄武岩具有一定孔隙度,有利于渗水、析盐。(任答2点得4分)

(4)(6分)大力发展文化观光旅游;建立海盐晒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造特色盐制品产业;扩大市场销售,以增加盐工收入,使古老的海盐晒制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加强宣传千年盐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知名度。(任答3点得6分)

河北涉县保存着太行山上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石堰梯田”,石堰即由石头垒起的梯田围埂,2019年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完成下面小题。

2. “石堰梯田”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除了石头多,主要是

A. 土少水多 B. 土多水少

C. 土少水少 D. 土多水多

3. “石堰梯田”对其下方村落有利的直接影响是

A. 促进山坡地区水土保持

B. 减少洪水等灾害的威胁

C. 便于建造水窖贮存雨水

D. 阻滞冬季冷空气的影响

【答案】2.C    3.B

【解析】第2题,当地太行山区,进行的是只能依靠雨水而缺乏水源灌溉的雨养农业,说明水少,注意雨养不是因为雨水多才只要雨养,而是没有其他灌溉水源只能靠天上降雨;当地梯田围埂不用土做成,而是石头垒成,反映当地土层浅薄、只能利用石头做围埂,说明土少。

第3题,关键是对下方村落的影响。A涉及山坡地区,错误。梯田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并能蓄积一定洪水,可减少下下方村落洪水等灾害的威胁,B正确。村落修建的水窖贮存雨水,而非梯田下来的径流,C错误。修不修梯田跟能否阻滞冷空气关系不大,其主要由地形引起,D错误。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位置及工程组成示意图”。

4.导致历史上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主导因素是

A.农业  B.政策  

C.地势  D.气温

5.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推测鱼嘴的首要功能是

A.净水  B.蓄水  

C.拦水  D.分水

6.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其真实性与完整性至关重要。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全面硬化渠岸,减少侵蚀

B.种植热带树种,涵养水源

C.定期内江截流,淘滩清淤

D.上游梯级建坝,蓄水发电

【答案】4.C   5.D   6.C

【解析】第4题,成都平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中;西北部山区汇水量大,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容易出现洪涝。故C正确。水旱灾害与政府政策、农业和气温关系不大,排除A、B、D。

第5题,鱼嘴主要由石块砌成,无净水功能,A错误。鱼嘴位于江中,是石块砌成的,没有蓄水功能,B错误。由于鱼嘴只位于江中,没有占据整条河道,所以拦水功能有限,C错误。鱼嘴位于江中,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所以鱼嘴的首要功能是分水,D正确。

第6题,全面硬化都江堰渠岸,使都江堰附近植被覆盖率减少,不利于都江堰的保护,A错误。都江堰位于亚热带地区,引种热带树种不一定适应当地气候,做法不现实,B错误。河道泥沙淤积,加重洪涝风险,定期截流清淤,疏通河道,可保障都江堰的正常运转,C正确。上游建坝拦截水流,与保护都江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关系不大,D错误。

2019年6月丰满水电站新电站大坝正式使用,随后运行80年之久的旧电站大坝被爆破拆除,并部分保留为工业遗产,新旧大坝的坝高相近。

7. 新电站大坝

A. 位于旧大坝的上游

B. 会降低水库的库容

C. 扩大河流流域面积

D. 保障水库防洪能力

8. 丰满水电站的建设与改造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图中

A. 景区都因水库建设形成,因此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B. 部分旧坝作为工业遗产,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C. 松花湖景区的形成历史长,以历史文化价值为主

D. 雾凇景区季节性较强,应在水汽充足的夏季观赏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根据等高线,新电站大坝位于旧大坝的下游,A错误。坝址往下游迁移,水库库容增大,B错误。流域面积没有变化,C错误。库容增大,水库防洪能力增强,D错误。

第8题,水文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A错误。部分旧坝作为工业遗产,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B错误。松花湖景区因大坝建成而形成,其历史仅80余年,历史文化价值不高,主要在于观赏价值,C错误。雾凇形成不仅需要水汽,还要0℃以下的低温,应在冬季观赏,D错误。

5

传统文化

(2019上海等级考)1.我国的“妈祖信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文化盛行于

A.江南水乡 B.四川盆地

C.华南沿海 D.云贵高原

【答案】1.C

云南古城楚雄(25°N,101.5°E )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内建有太阳历广场,广场中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彝族发展历史。图1示意太阳历广场结构,图2为“太阳历广场景观图”。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石柱在一年中,都有机会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但只能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一次的石柱是

A.龙神柱  B.鹰神柱

C.羊神柱  D.火神柱

3.火神崇拜普遍存在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反映出西南少数民族

A.经济交流频繁  B.语言差异较小

C.文化源于汉族  D.文明起源相似

【答案】2.A   3.D

【解析】第2题,据材料可知,楚雄位于北半球,靠近北回归线,一年中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都在正南方,因此火神柱的影子每天均会投射到祖先神柱,D排除;鹰神柱和羊神柱在当地午后12~18时时间段有影子可能会投射到祖先神柱上,B、C排除;而龙神柱位于该地西北方,只会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发生投射,一年中只有一次,故答案选A。

第3题,火神崇拜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故排除C;西南地区地处山区,少数民族经济交流少,语言差异大,排除A、B;该地区普遍崇拜火神,说明其精神信仰相似,推测为文明起源相似,故答案选D。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太阳直射点运动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月亮的阴晴圆缺

5.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一定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答案】4.B   5.D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提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主要的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 。

第5题,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D正确。

(2019·潍坊模拟)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芒种到白露期间

A.驻马店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郑州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

D.海口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7.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8.下列诗句与小寒节气相吻合的诗句是

A.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B.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C.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D.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

【答案】 6.C   7.D  8.D

【解析】第6题,北半球夏至日白昼达全年最长、夜最短,即昼夜长短差值达最大,C项正确。驻马店位于北回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于夏至日前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A项错误;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因此题中时段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项错误;海口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题中时段太阳直射点先远离,再靠近。因此正午旗杆影子先变长,再变短,D项错误。

第7题,对称的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半球位置不同。因此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日出方位不同,因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不等,D项正确,B、C两项错误。夏半年地球因距离太阳比较远,公转速度慢,冬半年地球因距离太阳比较近,公转速度快,因此冬半年的时间比夏半年短,故日期都相差180天错误,A项错误。

第8题,由图可知,小寒节气应在冬季,梅花盛开也是在冬季,D项正确。A、B、C三项分别出现于春、夏和秋季,因此错误。

6

传统工艺

(2020山东模拟考)T镇是我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加工基地,葫芦种植加工历史已有2000多年。T镇的葫芦雕刻工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图1)。大学生安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对家乡T镇的葫芦产业进行调研,发现早期葫芦种植主要集中在T镇,近几年逐渐向周边乡镇扩散,葫芦产业由传统加工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据此完成1~3题。

1.雕刻葫芦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主要因其

A.文化内涵丰富  B.产品用途广泛

C.价格低廉   D.经久耐用

2.葫芦种植逐渐向周边乡镇扩散,有利于周边乡镇

A.生态环境保护  B.农民收入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城镇化水平提高

3.影响T镇葫芦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原材料

C.研发投入  D.劳动力数量

【答案】1.A   2.B   3.C

(2018全国卷3)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4、5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C对:由材料可知,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因此相对现代钢骨布面伞来说,具有深厚的文化蕴涵。A错: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不能折叠,不易携带;现代钢骨伞大多可折叠,更易携带。B、D错:由材料可知,油纸伞若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说明油纸伞不适合在干燥环境下使用,也不如现代钢骨布面伞经久耐用。

第5题,A对:欧洲西部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油纸伞不易变脆、开裂而损坏。B、C错:中亚和中东地区常年降水少,空气干燥,油纸伞易变脆、开裂而损坏。D错: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小部分的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都有长时间的干季,油纸伞易变脆、开裂而损坏。

(2017·课标全国Ⅲ,1~3)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6-8题。

6.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7.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8.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6.D  7.B  8.D 

【解析】 

第6题,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第7题,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第8题,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铅山连四纸出产于武夷山脉,以嫩竹为原料,配以当地天然泉水及秘方,通过72道工序,经纯手工制作,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制成,有“寿纸千年”之称,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工艺。随着当地工业化的发展,如今铅山连四纸生产举步维艰,当地老牌企业经营困难,传统技艺濒临消失。据此完成9-11题。

 

9.铅山连四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其

A.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B.成本较低,价格低廉

C.品种单一,竞争力强                     

D.制作过程简单,品质好

10.铅山地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将

A.促使人口大量外迁,缓解人地矛盾         

B.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C.制约连四纸产业的进一步复兴和发展       

D.减慢城市化速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1.为复兴连四纸产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不断开拓市场,增加销量       ②革新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

③强制扩大规模,保护传统文化   ④积极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结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9.A   10.C   11.D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铅山连四纸发展历史悠久,经过72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工艺独特,A正确,B错误;制作过程复杂,品质好,D错误;品种单一一般竞争力差,C错误。

第10题:大力推进工业化将增加就业机会,外迁人口减少,A错误;工业化的发展将加剧环境污染,减少优质水源,同时也会导致从事连四纸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制约连四纸产业的进一步复兴和发展,C正确,B错误;工业化可以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D错误。

第11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加销量,有利于连四纸产业走上规模化之路,①正确;在保证连四纸品质和特色的前提下,革新工艺,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②正确;是否扩大生产规模,要与市场相结合,不能盲目强制扩大规模,C错误;积极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结合,可以提高民众对连四纸价值的认可,有利于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歙砚又称龙尾砚,其制作材料歙石是一种泥质岩石经过区域动力热流作用形成的板岩。最好的歙石分布于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江西省婺源县)的龙尾山下溪涧中。歙砚驰名于唐代,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及社会的进步,砚台已由朴素的实用品演变为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当地黄山市政府重视歙砚艺术和产业发展。据此完成12-14题。

12.古徽州形成歙石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13.导致现代黄山市歙砚产业比较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原料丰富                        B.书写习惯改变  

C.政策保护                        D.文化收藏需求

14.未来歙砚产业的发展,应

A.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B.发展歙砚旅游,游客参与制作

C.加强原料地保护,停止新坑开采    D.侧重手工工艺,加大遗产保护

【答案】12.B  13.D   14.D

第12题,歙石是一种泥质岩石经过区域动力热流作用形成的板岩,可知形成歙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

第13题,产业规模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根据材料“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及社会的进步,砚台已由朴素的实用品演变为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和“当地黄山市政府重视歙砚艺术和产业发展”,两句话都指向文化艺术收藏领域,可知文化收藏需求是导致现代黄山市歙砚产业比较发达的主要原因。(政策保护是原因之一,但政策保护的方向也是重视歙砚艺术和产业发展)

第14题,歙砚产业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在工业化背景下关键在于加大遗产保护,传承手工工艺,故选D。提高机械化水平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A错误;发展歙砚旅游可以提高歙砚的知名度,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的传承问题。加强原料地保护,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但没法歙砚原料会出现紧缺,影响产业发展,C错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俗称“老粗布、家织布、手织布”。鲁锦的织造工具(下图所示)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都很简单。织造原料均为纯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清末时期,鲁西南地区手工织造的鲁锦和印染技术受到巨大的冲击而迅速衰落。到目前为止,鲁锦从业者多为40~60岁的农村妇女,鲁锦织造技艺和印染技术正面临消失的困境。近年来,山东省正在积极采取拯救措施恢复和发展尚存的鲁锦织技和原始印染术这一文化遗产。据此完成15-17题。

15.清末以来鲁锦手工织造业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鲁锦织造技艺的失传和从业者减少 

B.消费市场的萎缩

C.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D.劳动力价格上涨

16.近年来,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棉花产量大,资源丰富 

B.劳动力丰富且文化水平高

C.现代化织造机器的发展 

D.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

17.为了鲁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鲁西南地区最应该

A.传承技艺,开发创意产品 

B.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

C.扩大优质棉花的种植面积 

D.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

【答案】15.C  16.D  17.A  

第15题,鲁锦依靠手工织造,产量低,清末以来,国门打开,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其产量高,样式新,对鲁锦手工织造业冲击明显。

第16题,鲁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料采用纯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因而具有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当前我国大力倡导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故选D。

第17题,鲁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故而因以传承技艺为基础,同时可持续发展也要开发创意产品,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故选A。

鲁锦产业最先应传承和发展,而不是急于扩大销售市场,B错误。优质棉花的种植与鲁锦存在一定关联,但不是鲁锦产业发展的核心应是织造过程和产品,C错误。手工工艺是其特色,是应传承的关键,D错误。

 (湖北三校2019届高三五月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亮布”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传统手工布料,因闪闪发亮而得名,是苗族人眼中最高档的布料。当地人们采摘天然染料蓝靛草将布料染色,晾干后涂蛋清,用木槌反复捶打,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可以使布面长久保持光泽。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亮布”的制作工艺在苗家人生活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现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融水县亮布生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亮布生产作坊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交通线路

分布图和亮布生产场景图。

(1)指出融水县最适宜生产亮布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说明亮布曾是当地苗族人眼中高档布料的原因。(8分)

(3)分析亮布在苗家山寨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的原因。(8分)

【答案】

  (l)秋季(2分)理由: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晴天较多且多风,利于亮布晾晒;(2分)气温适宜,湿度小,适宜人们在作坊内加工亮布。(2分)

  (2)布料闪闪发亮,与众不同(2分);手工工艺,工艺复杂,耗时长,产量低(2分);使用天然原料染色,品质优良(2分);加入蛋清捶打,成本较高等。(2分)

  (3)制作工艺复杂,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统手艺近乎失传;城市化进程加快,苗家人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外来文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外通达度增强,外来化纤布料增多,对亮布造成巨大的冲击;制作亮布,经济效益较低;天然原料染色,亮布色彩较为单一等。(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往期推荐



【时事地理】中国旅游日,复习《旅游地理》(附经典例题、最全5A景区)

6月5日,世界环境日!附赠《环境保护》提纲+练习

【地理视野】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附试题)

微课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地理》,带你从地理视角深度认识疫情

【地理视野】2019年中国十大地理热点事件盘点(附考点设计)

【时事地理】关注局势动荡中的伊朗,附试题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

截止201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549个,涉及127个国家。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63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项,优秀实践名册22项。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0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1、昆曲

  入选时间:2001年

  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2、古琴艺术

  入选时间:2003年

  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入选时间:2005年

    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4、蒙古长调

  入选时间:2005年(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

  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5、端午节

  入选时间:2009年

  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6、中国篆刻

  入选时间:2009年

  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7、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8、中国书法

  入选时间:2009年

  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9、中国剪纸

  入选时间:2009年

  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了7000多年,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11、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12、甘肃花儿

  入选时间:2009年

  产生于明代初年。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13、侗族大歌

  入选时间:2009年

  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智慧精髓等重要的文化信息。

14、格萨(斯)尔

  入选时间:2009年

  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

15、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16、玛纳斯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头传承的“百科全书”。

17、妈祖信俗

  入选时间:2009年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


18、呼麦

  入选时间:2009年

  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19、南音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至清的曲目。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20、热贡艺术

  入选时间:2009年

  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

21、西安鼓乐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22、粤剧

  入选时间:2009年

  有300余年的历史。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

23、藏戏

  入选时间:2009年

  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4、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5000多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25、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

26、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入选时间:2009年

  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28、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32、中国活字印刷术

        入选时间:2010年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3、京剧

  入选时间:2010年

  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34、中医针灸

  入选时间:2010年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皮影戏

  入选时间:2011年

  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

38、珠算

  入选时间:2013年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39、二十四节气

       入选时间:2016年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