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 1939年6月,徐向前元帅奉中共中央之命,从延安到达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如何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迅速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呢,徐帅回忆讲: 1939年12月到1940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枪口对内,进攻我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全国第一次反共高潮。 朱德、彭德怀同志曾以总司令、副总司令名义通电全国,反对枪口对内进攻边区,呼吁“全国党政军领袖与各界人士主持公道,痛亡国之无日,念团结之重要,执行国家法纪,惩办肇事祸首,取缔反共邪说,明令取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及“处理共产党实施方案’,加紧团结,以利抗日”。 山东也同其他根据地一样,不断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与袭击。山东的顽固派中,第一是沈鸿烈,第二就是秦启荣。秦启荣是国民党别动纵队第五纵队司令,他是以搞磨擦为职业的人。 毛主席在一次同报社记者谈话时专门提到了他。毛主席说:“张荫梧、秦启荣是两位磨擦专家,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简直是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他们打敌人的时候少,打八路军的时候多。”事实正是这样。 在山东,从1938年2、3月间,在我第四支队组织发动的初期,秦启荣就开始和我们磨擦。 1939年3月30日,沈鸿烈唆使秦启荣指挥所部王尚志3000余人,于博(山)益(都)边之太河镇,伏击我山东纵队第三支队过路的干部队和两连掩护部队,逮捕、杀害我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团长潘建军营长吕乙亭、宣传科长邓甫晨等干部、战士200余人。 (太河惨案发生地) 4月下旬,又伏击我第四支队。8月上旬,秦启荣在莱芜的雪野地方,乘我第四支队在泰莱公路出击敌人的机会,指挥顽军向我后方合击,使我军民遭受严重损失。 8月中旬,在淄河流域又发生了围攻我三、四支队达10余天的严重事件。这些就是当时山东的“太河惨案”、“雪野事件”和“淄河事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磨擦。 山东纵队有一个统计数字很能说明问题。1939年6月到12月,国民党顽固派向我山东纵队所属部队进攻90多次,杀我军民1350多名,还扣押我干部战士1000人。 这就是说,山东纵队的战斗力,半年多就叫顽固派给消耗掉了2000多人;而在这段时间里,山东纵队同日军、伪军作战200多次,消灭敌伪4500多人本身仅伤亡1200多人。 由此可见,顽固派已对我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对他们进行反击,我们的根据地就保不住,无法进行抗日战争。 在反对顽固派的斗争中,我们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始终把加强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在首要位置上,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用统一战线这面旗帜,号召民众,组织民众,团结一切爱国抗日的进步士绅,孤立和打击反共、反八路军的顽固派。 秦启荣在沈鸿烈的指使下,一而而再、再而三地同我们搞磨擦,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规模大。 于是,在1939年8月下句,山东纵队在鲁中淄河流域组织了反顽战役。 这次战役,主要是一、三、四支队参加战斗,是张经武和王彬同志在前边指挥的。 经过几天的连续作战,我们拿下了淄川、博山以东之峨庄、太河、朱崖等地,把秦启荣全部击溃,其残部逃到张(店)博(山)路以西去了。 我们缴枪2000多支,还收编了他一部分部队。除了这次反顽战役之外,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的其他各支队,也在各地区开展了反顽斗争,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这样一来,我们根据地的范围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使得我们能够更有力地去对付日军的“扫荡”与进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