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国搞了那么多酷炫战机,为何却拿不到制空权?

 看北朝 2020-06-10

楼主“isu122”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空军使用的基本都是30年代开发的那几个机型,BF109BF110JU88等
在二战中开发的机型中只有FW190是成功的大量装备了部队,其他比如HE177,ME410,JU188等,都是不成功的
从技术,开发体制等方面上看,德国犯了那些错误?

eumenes以德国的本钱能搞成这样很不错了。你看牛牛不一样喷火从头打到底,苏联战争中发展的新战斗机大多也是战前型号的改进。

空中多炮塔英国那边某种程度上是战前空气动力学积累不足的锅(记得喷火的设计其实也有不小的缺陷)。

矢锋猫头鹰很萌的,请不要无视它还有me262虽然不成熟,但至少是唯一大量参战的电吹风

二战德国亨克尔He219“猫头鹰”夜间战斗机

专业丰胸隆美尔HE219、HS129、TA152这几种算不算

isu122He219总产量不到300架吧,要说性能不错但这产量也忒少了;

Hs129总产量不到1000架, 应该说还算成功,不过作为扫地机,这货存在感真不强;

Ta152我是当做Fw190超级改型来看的。

刀枪不入石志奇He-177是定位错误——能够俯冲轰炸的四发重爆……
Me-410和Ju-188实际上分别是Me-210和Ju-88的升级版,产能上不去和开发是否成功一分钱关系没有。

HS-129实际上也该算战前设计,只是因为“不得占用主力战机的引擎配额”这个脑残指令,在从法国缴获大量土地神引擎以前没有合适的发动机才拖延了投产。

isu122Ju188的资料我看过的比较少,先不说
Me410可是德空自己都看不上,不要的货,不然也不会有Me410于1944年9月左右停产,比它所要取代的 Bf110还早了半年的事情发生。

讲*****监德国还搞出了直升飞机和飞翼结构的战斗机。

二战德国霍顿兄弟设计的飞翼式轰炸机

akm飞翼结构咋了?二战 飞翼 战斗机 这三词放一块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特么得摔死多少人?

麻友友的老公:MD战后不久的飞翼轰炸机差点投产了

刀枪不入石志奇然而依然没投产。让美国空军对XB-35/49感兴趣的原因是它展现出的低雷达可探测性。
和竞争对手,同期的B-36相比,航程差一大截(12000:16000),不稳定的特性严重影响投弹精度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弹仓布局完全无法容纳早期核武器。

akm然后呢?还不是因为无法解决控制问题放弃了.以二战时的技术条件您要是非得开Go229或是震电那您可是真勇敢,记得先买好棺材写好遗书再上天...飞翼这种气动布局在二战那种技术条件下是保证不了安全飞行的。

被俘获的德国霍顿HO-229 V3飞翼战斗机主体在美国卸载

现存的德国霍顿HO-229正在Steven F. Udvar-Hazy中心修复

蝶化庄周43年262试飞成功,然并卵......43年都要看着完蛋了,竟然还不上马新设备,不过那时候还跟空袭没有打疼德国人有关。

印支张巡吴长庭43年要是上262这种坑货德空死得更早。

蝶化庄周因为没有压力,所以各种改进都在按部就班....官僚体系要等施佩尔上台。

印支张巡吴长庭你还是不知道262到底有多坑,别以为有个喷气机样子还上过天就能用。

akm262发动机油门控制稍微粗暴点发动机就可能起火的特性在IL2上得到了完美体现,许多人在跑道上滑跑时就变成火球了。

darkking1200即使能飞起来,在空中只要开始俯冲就要做好永远拉不平只能空中解体的心理准备。

isu122斯佩尔上台也得到43年9月了,再说43年也德国还只算是下风。

avante43年整个严密设防的大城市都被英军从空中铲平也只能算下风?要是同时期日本人也遭到英美同等烈度和频率的空袭,那绝对撑不到44年结束就必须得跪了。

isu12243年除了汉堡还有那个大城市被炸平了?比起44年来差好多了。

darkking1200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发动机不行。结果导致新机型达不到预定性能,那么与其新开生产线,还不如在老机型身上继续改进,至少能保证产能。没有质量也得有数量。

TSHT2011因为本来开发新平台就是个高风险的事情。看看和平年代,搞个平台少说十年八年。战争时期那样搞新平台?实际本来就是赌博。妥当的做法是在战前搞出来的优秀平台基础上充分挖潜,拼命扩大产量。分散资源去赌博根本就是大败笔。

深潜者汉斯的问题是老机型Me109已经改进不下去了,一是因为机身潜力不够,二是新发太大塞不下

isu122好像Ar234的情况要好些,没那么多差评

schlieffen谁说FW190是战争期间开发的?你不看看它是什么时候首飞的?

LZ没有注意到吗,几乎所有参战国都是用战前完成,或者至少是战前就开始设计的型号打完了全场。极少有参加战争后开始设计的型号,来得及在战争结束前入役或者发挥决定性作用
飞机是这样,发动机更是这样, 等战争爆发才去研制一款全新发动机,其结果不是终战前来不及完成就是赶工导致不成熟,这不局限于德国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战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极其重要,而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更有本钱走一些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