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降清军居然是政治正确?除了引清兵入关,吴三桂还有第二条路吗?

 看北朝 2020-06-10

吴三桂是明清改朝换代时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明朝面临覆灭时,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他却献关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吴三桂为什么不能当时就自立为王?山海关换成第一批去接防的大顺军能否抵御多尔衮?

1644年李自成、吴三桂和清军的山海关之战局势示意图,图片来源于Wikimedia Commons。

历史上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李自成,并且交出了山海关,然后在带领部下去朝见李自成的路上叛乱。清军最初的方案是从密云破口,和之前几次入关抢掠一样绕过山海关,吴三桂投降是一个意外。李自成不可能没意识到满清的威胁,但是没料到清军会突然出现。

影视剧中吴三桂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本来吴三桂部四万人在向北京靠拢朝见新主,与北京的顺军主力近十万人汇合,加上宣大蓟留守的近两万顺军和原边兵的机动兵力几万人,能以近二十万人在京郊对抗从蓟镇破口而入的八旗加三王一公加外藩蒙古十余万清军的局面。因为吴三桂的突然倒戈,变成了关宁五万人加十余万清军(实际赶到七八万)以逸待劳对离京东征的八九万左右顺军。这就是吴三桂这个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李自成雕像,图片来源网络。

李自成方面的时间线:

3月19日  进北京。

3月26日,吴三桂在进京朝见李自成路上发动叛乱,回师攻占山海关。

4月13日,李自成、刘宗敏领军出征。

行军途中,吴三桂派人假投降,大顺军放慢了行军速度,派人和吴三桂谈判。

4月20日,顺军抵达山海关。

4月21日,顺军吴军大战,吴军大败。

4月22日,吴军形势危急,吴三桂亲自出关哀求清军,接受清军一切条件。清军出击,攻其不备,顺军大败。

多尔衮,图片来源于Wikimedia Commons

清军方面的时间线:

3月份,清军准备再次入关。

4月初,李自成占据北京消息传来,清军全面动员。

4月9日,清军出兵,兵力规模空前。准备由密云入关。这次准备乘机进取中原,而不是抢一把就走。

4月15日,清军遇到吴三桂使者,改变行程,向山海关进发。

4月20日,得到吴三桂使者李自成大军快抵达山海关的消息,清军急行军向山海关进发。

4月21日晚,清军抵达山海关外。

4月22日,清军参战,顺军大败。

山海关总兵府牌楼,图片来源网络。

从时间来看,吴三桂降顺、降清的时期,刚好在明朝中央政府灭亡之后和南明建立之前。相对于明朝中央政府灭亡之前和南明建立之后投降的许多将领,他并不是最卖国的一个。从事后看,即使他不降清,最多也就是给满清造成一些麻烦。

国画中的吴三桂与陈圆圆,图片来源网络。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逼迫崇祯皇帝自尽的是大顺军,而清军打的旗号是为崇祯报仇,如果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则是逆贼,投降清军属于基本政治正确。无论李自成政权最后是否成功,吴三桂都可视局势再倒回明朝、大顺或者清朝,并且对比李自成对明廷叛臣的态度,清廷早期对降将尚可,吴三桂选择了投靠更熟悉的有不少亲友效力的清军,而不是逼死崇祯帝、把老爹做人质的李自成。野战失利后,军心动荡,守城也不稳,有个吴军将领向李自成投降,城防都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吴三桂一点和清军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了。最不可能的就是自己独立为王了,等于变成了靶子,坚守到底也是死路一条。引清兵进关是基于当时形势下吴三桂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总之,吴三桂投降满清,看中的也不过是前途和利益,当这些利益要被收回去的时候,果断就反了。

注:本文由鼹鼠、阿尔法道丁、为国除奸我曹节、萌古大酋长、mklf、不喝鹿血咸丰帝、刘梦龙、blacktitan、eko、华夏小卒等北朝网友的精彩发言总结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