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差的全面碾压!说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在长江为何来去自如?

 看北朝 2020-06-10

第一次鸦片战争里,英军靠着舰船来去如风,但是进入长江之后,机动受限,但如果英军执意要切断漕运,不进长江是不行的。满清为什么不集中兵力在长江一战?

英国鸦片船,图/WikimediaCommons。

实际上,当时清廷分主战派(武官)和主和派(文官),皇帝都是主战派,一直不知道前线惨败,继续压迫军事解决。而英国带来了蒸汽明轮巡航舰,英军大帆船能进长江本身就是靠蒸汽船拖过了吴淞口的淤沙区,英国人依托海上军舰,浅攻则走,几日之间机动几百公里,英国一艘战列舰的火力等于两三个沿海省份沿海要塞炮台的火力总和,清朝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没有外敌多年,长江多年没有水战,各水营也武备松弛,如果集中兵力在长江决战,很可能丢掉东南半壁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示意图,图/WikimediaCommons。

当时驻守长江两岸的清军官兵只有帆船时代的水文和航行知识,对工业化的英国海军的能力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相信英国海军能够逆流而上淌过长江的淤沙区,都等着看笑话呢,没想到英国海军出动蒸汽船拖军舰,用精巧的路线真的闯过去了,清军士兵直接傻眼。奕山也搞过江上火攻,结果早上一看才知道所袭全是民船,反而给了英国以护商名义扩大战争的借口。

清朝军队也在长江打了镇江之战,最后一败涂地,镇江城陷,驻防八旗全灭,换来英军死亡三十九人。这其中很大程度是满清自己的问题,英国人还没攻城,清军就堵住城门,诬称老百姓是汉奸,杀人请赏了。

另外鸦片战争并不是清军内线作战,英国人一直有本地向导,补给基本靠贸易而不是抢。民众的反抗不能说没有,不过英国也在变换策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就学聪明了,直接找地方缙绅当维持会长。浙江巡抚刘韵珂在1842年3月21日上了一道“十可虑”奏折,其六曰:“英军以小惠结民心,彼此相安,民众转以大兵进剿为虑,是民间鲜有同仇敌忾之心”。

根据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的统计,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在战场上历次伤亡人数统计如下:

一、虎门大战,英军无人阵亡,付出的代价仅仅是:5人轻伤。

二、广州城外的乌涌口之战,英军共计八人受伤,仅1人死亡。

三、厦门之战,英军仅阵亡1人,伤16人。

四、广州之战,英军无人死亡,仅6人受伤。

五、镇海之战,英军死亡3名,受伤16名。

六、浙江大反攻,英军战死3人,受伤22人。

七、三元里抗英,英军共有5人死亡,32人受伤。

八、乍浦之战,英军死9人,受伤55人。

九、镇江之战,英军阵亡39人,受伤129人,失踪3人,损失达到了鸦片战争期间、此次战斗之前历次战斗的总和。

镇江之战示意图,图/网络。

英军攻打镇江西门,图/网络。

应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还是有勇气的,自杀阵亡的总兵很多,只不过是技术和组织度差距太大了。不论是对比花费、人力、损失还是取得的效果,清廷都很难有长期打下去的欲望。虎门大战,清军总伤亡上千,广州战役清军伤亡一千六,厦门战役清军伤亡一百六十八。定海战役清军前后伤亡四千五,而以短矛这种原始武器为主力对抗英军的非洲祖鲁战争,付出四万人的悲壮伤亡,但竟造成英军近万的战损,所谓清政府精锐全出的仗,竟就这样打的不如非洲土著。

关天培血战虎门,图/网络。

注:本文由maijiwen、笑看风云淡、gameboy、faerieisland、wxz、zxczbh、铁木辛哥、偷鱼的猫、laserdance74、rottenweed、greedogre、yxds、羊羽、eumenes、振兴中华我大清等北朝网友的精彩发言总结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