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张韵波 2020-06-10
终于明白了一件事_生死由是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da9ba0102y1ir.html

       王师当年曾说过一个观点,大意是:人一辈子运气最好的时候,是20岁左右的时候,做事情容易成功;而许多中国人却把这个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读书上了,这太可惜了。
       其实陈丹青也曾说过:18岁、20多岁,这个年纪的人,在过去的中国和西方,都有许多非常牛的人。
当然,我们不必举比尔盖茨和“脸书”创始人,等等,那些例子了。

当年,我看到王师的这个观点,半信半疑。
今天,在网上看到美国科学家写的一本著作《不充分均衡》。
里面有一个观点是:大学系统,是一个魔法塔,主要作用是发信号,即,验证高智商和优良品质。因此,人们争着进大学,为的是“证明自己具有高智商和优良品质”,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有较高的收入。雇主也到大学找员工,为的是这里的人们已被验证具有高智商和优良品质。
也就是说,大学,只是一个信号“塔”而已。

我读到这里,吓了一跳。这很有道理!
比如我吧,费了不少力气,去大学读书,然后毕业找到一个糊口的工作。
可是,我回顾大学四年,主要的收获并不是学业上的,而是大学开阔了眼界,在集体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与各种人相处,等等。当然,最主要的收获是:毕业后找到了一个工作而已。
我的知识的获取,主要并不是从教授那里得来的,而是自己喜欢阅读,泡在了图书馆。

而我的一些大学同学,有好几个读了博士,现在当了副教授、教授。
但平心而论,我从来没佩服他们,不是酸葡萄心理,是四年大学同窗时光,我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没有人真的对所谓的学术感兴趣,只是对“博士、教授”这个名头感兴趣。
甚至当年,教我的那几位教授,我都没感觉到他们有什么令我服气的地方-----我的阅读量,在大学的时候非常广,后来,我手抄《钟吕》、《灵宝毕法》。因为图书馆实在没什么令我有兴趣的书了。

当然,有些理工科,读大学还是有必要的。大学专业训练,与普通的高中,仍然有代差。
不过,如果从职业教育角度讲,高中也能训练出比较优秀的理工科的从业者。

硕士、博士?除了西方某些尖端院校应该设,其实大陆的许多大学,根本就没必要开设。
开设,也是浪费资源和学生们的时间。
只一个好处:找工作好像顺利些,收入能高些。

今天的这个思考,令我很震惊。
我需要多多反思一下。
我的许多知识体系、见识,很可能都是错误的。而我被圈在了套路里,并不清楚。

比如,我一直以为,太极拳,对人的健康、长寿是有益的;后来才发现,太极拳师们的寿命,与普通人差不多。
还有,中医,哪怕最好的中医师,可能对重大疾病仅能起一点点作用、有时候并不起任何作用。而许多迷信中医的人们,完全相信:中医治百病。
这是迷信。古今中医大师们,除了少部分人,多数人的寿命并不比普通人长。

反思反思反思,许多东西需要反思一下了。
(仅对我自己来讲,读那个四流大学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让我摆脱了郁闷的中学时代,并找到了一个温饱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同龄人、亲友面前,有了些许底气而减少自卑感:哥们也在大学混过。呵呵)。

套路随处可见,打开电视、互联网、手机……
我们已受污染,现在的许多观点、看法、三观,可能都是错误的。
需要反思、清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