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群幼师平均42岁,用5年死磕一件事:发现儿童的力量丨走进幼儿园

 幼师口袋 2020-06-10


这是坐落于北京老城区里的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不大,三层楼加一个户外操场。但就是在这座小建筑里,藏着全国第一家开展“学习故事”研究的幼儿园——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

作为一家教师平均年龄42岁,硬件条件并不优越的幼儿园,是什么让这所再普通不过的幼儿园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职业的幸福感?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看吧。

特别鸣谢: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

01

孩子在前,老师在后

在大多数幼儿园里,幼儿的每日活动内容常由老师来安排,教师就像一只“老母鸡”,对孩子关爱无微不至,孩子一有困难,马上伸出援手帮他们解决。

在三义里一幼,教师尽可能地让孩子主动参与和决定班级里面的活动。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个小片段来看看孩子们都自发开展了哪些有趣的活动。

宝贝医院

中班里有个幼儿的妈妈在医院工作,孩子们又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于是他们讨论出要在班级里开一家“宝贝医院”。


那医院里应该都有些什么?孩子们与老师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带着问题,回家向爸爸妈妈询问求助。


通过自己的探索,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布置了“宝贝医院”的看病流程图,医生职责图,护士工作图,病人看病图。

通过这些简单的图画,孩子们对去医院看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此外,孩子们用线条画制作了医院的围墙。



从家里带来各种材料,当做医护用品与药物。


正巧看到这名小医生正在认真地为患者包药。

孩子们通过了解了医院的流程,也认识了一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于是便用画笔画出健康习惯,贴在墙上,争当班级里的“健康小卫士”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玩伴的身份去参与,然后倾听、理解、支持孩子的兴趣、需要、意图,并融入其中。

小刺猬

这个班级里来了一位新客人——小刺猬,孩子们争先去与小刺猬打招呼,可是好像小刺猬躲在屋里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们带着问题又一次展开了探索之旅,通过了解发现小刺猬原来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出来。

它爱吃小昆虫,不爱吃甜点。

孩子们用小刺猬喜欢的方式陪伴它,喂些好吃的,唱好听的歌,给它跳个舞,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吓到它,还能带它出去玩,给它种点花。

为了不让小刺猬寂寞,孩子们用多种材料与画笔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小刺猬,放在窝边陪伴它。

整个活动过程里,都是由孩子们自发主导,不断去探索发现小刺猬的特征与习性,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与责任心。

每日分享

过完年后的新学期里,孩子们特别爱分享自己假期里遇到的新鲜事,老师看着孩子们每次分享时都特别兴奋,于是便制作了一张表格,孩子们可以在上面的日期上盖章报名,到了那天就可以分享自己的见闻啦。

建构游戏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建构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合作搭建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军用飞机场

旋转木马

整个活动并不只是搭建,在游戏前幼儿先拿纸画下今天自己的游戏计划。

游戏后,由幼儿自己判断今天的游戏活动有没有达到五星标准:能坚持、会合作、会解决问题、有发现、有作品。

画上自己的游戏结果以及打星后收在收获栏的对应名字里。

这些孩子的作品之后都会收录到孩子的成长档案册里。

美术活动室

幼儿园在新学期里多了一间美术资源教室,孩子们看着崭新的教室,萌发了想要给它取名字的愿望。于是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为教室取名字的活动。

大班孩子用涂上颜色的空心字来表达。

中班的孩子则用超轻黏土贴在墙上。

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参与,新的美工室环境不是老师单纯的布置,而是和孩子互动中产生的结果。孩子们在取名的同时,也是在通过大胆想象文字的变化,提升艺术表达能力。

以前我们老师每天忙来忙去,忙的是如何照顾好每个幼儿,替他们安排好活动,不曾静下来心来去观察理解幼儿。

而在三义里一幼,我看见了教师们不一样的儿童观:

教师不再是“导演”或“编剧”,而是观察者、鼓励者、支持者,为幼儿的游戏提供必要的支持。


当有了这样的观念转变后,你会发现没有教师的安排,孩子们也能玩得特别快乐,而教师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退到孩子身后,为孩子创作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02

环境为孩子服务

在三义里一幼的班级里,班级里的环境布置分为孩子可触及与不可触及两部分。

班级里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材料、工具、玩具集中摆放在一起。

小班的幼儿初来幼儿园,在环境布置上会多一些“家”的感觉,在情感上安抚第一次踏上社会的幼儿。

因为没有了区域的规则限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游戏材料,再到他们觉得舒服的区域进行游戏。

在班级外的自然角里,每个孩子都会亲自照料植物。

孩子们种的植物

各式小水壶

快看,孩子种植的小草莓冒出了头。

在中大班,环境创设则偏向于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起到引导与促进的作用。

《纲要》里指出:“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这面“故事会”墙,记录着班上每个孩子说故事的场景。

旁边则是写着讲故事的标准,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出来的,也是对故事大王的共同期待。

通过打造这样一种氛围,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胆量,提升自信。

在班级的入口,粘贴着一日流程图。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过完一个环节后,可以将这个环节“合上”,这样幼儿就能清楚的知道接下来要进行什么活动。

每个班级的展示墙上写有当月的挑战。

这个班级5月的挑战是学唱歌曲与学会用魔尺。

三义里一幼的环境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支持儿童主动游戏。老师们在班级里投放的材料也是为幼儿服务,为他们创设无处不在的学习机会。

03

忙,并快乐着

三义里一幼是中国第一批学习借鉴新西兰教育理念,实施以“学习故事”记录为切入点,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行动研究的幼儿园。

在这里,老师们很少写与观察儿童、支持儿童无关的文字材料,她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记录孩子们的“魔法时刻”,辨识、回应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上面。

听完是不是会觉得这里的老师好轻松,其实不然,其中的艰辛程度不是三两句就能讲完,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阅读《发现儿童的力量》一书,深入了解下。

那老师们是如何去抓住幼儿的“魔法时刻”的呢?在以下的幼儿园环境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些端倪。

在入口的大厅里,陈列着历届孩子们的兴趣微课程案例

看完这些案例,发现这里的孩子真的是各个都有能力,有自信去主动学习探索。这些都离不开三义里一幼老师们几年内不断的教研打磨。

在大厅另一侧则是幼儿园的文化展示,老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所以园长也相信老师们也是有能力有自信的教育者。

我们是这样的教育者

每个班级的孩子人手一本小小的记录册,孩子每天来到幼儿园,可以随时在里面画下自己今天的想法,老师也会听写下孩子的话语。

这些都是“学习故事”的来源——孩子自己的想法。

当老师积累了大量的幼儿有趣、真实、宝贵的“学习故事”后,通过“识别”与“回应”,可以不断孵化出更多的微课程。

当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时,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都可以是课程的一部分。

在三义里一幼,无论何时,教师都在提醒自己在与幼儿交流时都会保证自己与幼儿的视线平等,因为这样身体距离、心理距离都更接近幼儿,这是最重要的。

无论何时,教师都在提醒自己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概念和标准去给孩子下定义。

无论何时,教师都在提醒自己当看到幼儿有问题时,不要着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

无论何时,教师都在提醒自己不要过多注重教学的结果。

无论何时,教师都在提醒自己去倾听幼儿,理解幼儿。

在研究”学习故事“的5年里,三义里一幼的教师们学着用一套”注意——识别——回应“的循环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让教师更专业地解读幼儿的言行,及时回应孩子们的兴趣与需求。

很多幼儿园老师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三义里一幼的老师每天也很忙,但她们知道在忙什么,并且为此而感到幸福。

04

学习故事只是思维方式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疑问,外国的《学习故事》搬到中国,适合国情吗?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

新西兰幼儿园里没有集体户外活动,一上午都可以在户外玩耍。但在三义里一幼就不行,一是孩子多,二是场地不够大,这样的活动隐患很多。

在发现这样的问题后,幼儿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研,想出了解决方案:继续开展集体做操、体能动作练习、循环式大体能运动,同时错时活动并规划每天有两个班使用主运动场来保证集体锻炼。

在户外区域为孩子们开辟玩水、玩沙、角色、美工、建构等区域。

玩水


玩沙


角色扮演


美工


这些区域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学习的可能性。

三义里一幼的老师说:我们始终告诫自己,“学习故事”不是三义里一幼的全部,而是多年传承的本土文化,老师们不断学习、建构园本课程的一个阶段,一段专业探索的“旅程”。

写在最后

在采编的最后,我们邀请三义里一幼的园长来为全国老师讲解她们是如何落地“学习故事”,但遭到了婉拒。

园长强调说,“学习故事”如同一棵参天大树的生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义里一幼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将继续不断探究适宜中国幼儿园的科学发展之路,如果其他幼儿园盲目地去实践“学习故事”,只会让老师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

这或许就是一名优秀教育者的坚守,为了追求更好更幸福的教育。

三义里一幼作为全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幼儿园,“学习故事”能在这里生根发芽,是因为这里有适合它的土壤、空气与水分。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是三义里一幼的教师们,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终生学习精神。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于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拍摄采编,文中图片由幼师口袋编辑拍摄,盗图必究。作者:小新,拍摄:宋宋,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