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的失败,其实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幼师口袋 2020-06-10

 本文导读  

从小到大,你有经历过失败吗?而当你失败时,你是什么反应?逃避还是勇敢面对?

生而为人,我们总会经历失败,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和处理,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

今天,我们就谈谈当面对失败时,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

推荐 丨CiCi

微信号:youshikoudai015

现在的孩子……

经常听到家长之间聊天:“现在的小朋友好娇气的,说不得的,上次,我还没说他两句,他还跟我发脾气,这以后可怎么办?”

是的,现在的小朋友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却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都好脆弱。

不能接受批评,经不起失败,到底有哪些原因?

1、一味地宠溺孩子

什么都依着孩子,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在很多事情上,家长反而是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反而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中心,想要就能得到的状态。

长此以往,孩子承受失败的能力自然越低,无法承受一点失败。

2、家长太能干,事事包办

孩子做什么,家长都陪在旁边,帮孩子解决所有事情。

比如,当孩子在做题目时,一遇到困难,家长就会在旁边解答。结果孩子没有去努力解决问题,而是明白“反正妈妈会教我”的感受。

那么以后,当遇到不会做的事情,家长又不在旁边时,他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

1、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认知

其实,3岁左右的幼儿已开始有自我意识的。


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 5-9个月,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

  • 9-12个月,对自己行动的认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比如我和小狗不一样

  • 12-15个月,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

  • 2岁左右,有自我心理活动的认知,即对自己的行为有羞愧、内疚感

  • 3岁左右,会用照镜子的方式认识自己,去评价自己。

所以说,3岁后的孩子已经会去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无论是老师或家长都要鼓励孩子清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人明白自己的想法。

比如,当孩子刚开始玩滑滑梯时,可能因为害怕而不敢去为玩,而成人常是鼓励孩子,“不要怕,没关系。”

可事实上,我们应该是先问孩子:“怕什么,原因是什么?”当你明白孩子的想法后,你可以和孩子解释;

但当孩子还是不愿尝试后,你就不用再去关注他了,多带他去那儿,放手让他玩,因为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2、多次去尝试,体验过程中的快乐

当孩子去玩新游戏时,肯定会因不熟悉而失败。这时,孩子可能会沮丧、不开心等负面情绪;或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不愿再去做。

比如,老师要求孩子们连续拍皮球20下。当孩子第一次玩拍皮球时,皮球总跑,拍一两个就不行,孩子做了几次没达到后,可能就不想去练习了。

变换花样,让孩子体验玩球的快乐,玩多种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盯着结果,而错失过程中的快乐。

3、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成人失败或挫折时,可能会哭出来,或是大吃大喝,睡觉等各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可是,当孩子多次尝试而失败,大哭时,我们却常说这个孩子好脆弱,或是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去压抑孩子的情绪,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不愿意去尝试,以至害怕或回避失败。

所以,你不应该去压抑孩子的情绪表达,而是当孩子因失败而发泄情绪时,让孩子去表达负面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冷静下来,然后再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办法。


 最后的话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路也很长。所以,下次真的遇到的时候,真正去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

也许这真的是很好的经历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