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师的你,是不是每天都会接收到孩子的“告状”?,其实,当孩子“告状”时,正是教育开展的最佳契机。但是,要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其中门道真的不少。在处理好矛盾之外,也要让孩子们了解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式。 今天,小编就来和你说道说道:孩子向老师告状时,你需要学会的3个处理技巧!1、遇到困难,寻求老师帮助 在幼儿园,孩子最主要的依恋对象就是老师。当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出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冲突;就会想到通过“告状”的方式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蹲下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去聆听孩子的倾诉。 具体来说,你可以这样问问当事双方孩子: ★ 是谁,在哪儿,发生了什么 ★ 后来呢,你们又发生了什么
★ 为什么这么做 在提问时,尽可能将事情的前后问清楚,并保证在提问中,保持中立客观。不去偏听偏信任意一方的发言。 这时候老师可以对事件的严重程度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如果是孩子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不要直接出面解决。 因为老师在孩子“告状”时总是包办,那之后孩子遇到问题也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用“告状”的方式来寻求庇护。 老师们可以将问题再次抛回给孩子,问问孩子: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如果孩子给出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那我们就可以协助孩子用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的方式难以采用,老师也可以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在过程中感受到被保护、被尊重。
今天中午,我们班的乐乐小朋友就激动地跑来告诉我:豆豆和星星刚刚在厕所玩水,把袖子都弄湿了。但我没有加入他们。老师,你看我的衣服是干的。其实,乐乐的话说到一半时,我就知道他想要表达些什么了,但是我没有打断他。一些孩子会通过“告状”的方式—xxx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但我没有。来用别的孩子的错误突出自己的“听话”。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不要去打断他。一方面,要对他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地回应;但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引导孩子不仅要学会观察别人的缺点,更要发现别人的优点。后来,我对乐乐说:老师觉得你做的很棒!豆豆和星星在厕所玩水是不对的,你下次可以温柔地提醒她们哦!对啦, 你有没有发现豆豆和星星最近进步也很大哦,她们今天都是自己吃饭的呢!
3、道德感的发展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道德感也在发展。孩子会基于道德标准而对他人进行行为方面的评价。 看到身边的同伴被欺负/欺负别人,他们会生气;会为保护或帮助别人而打抱不平而向老师“告状”,指出那些破坏规则的行为。 这时候,老师应该给予那些敢于制止不良行为的孩子正面的肯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明白:正确的规则是应该遵守和坚持的。 1、帮助孩子回顾反思
说完了如何与“告状”的孩子进行交流,那么老师一定想问了,那些“被告状”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孩子犯错误后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批评和指责。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发生的一切。
这样平和的交流方式,能够给孩子尊重,更能解除孩子的思想负担。使他们更加深刻地去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2、倾听孩子的声音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孩子做错的每一件事,背后可能都有原因。 如果孩子犯了错,不要直接训斥孩子,可以温柔地说这句话,孩子下次做事的时候会更加认真、小心。 
最后的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幼儿园的“告状”事件中,无论是“告状”还是“被告状”的孩子,老师教育的出发点都应该照顾到每一位孩子,为了每一位孩子更好的成长。 为大家推荐一个超级好用的家园联系工具,内置了许多通知、任务、打卡的模板,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