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看疫情的最新进展,惊喜地发现累积确诊病例下降了:疫情爆发到现在近一个月了,终于初现曙光。而这段日子里,幼儿园老师们也经历了很多。从一开始和全国人民一起恐慌,到每天早起统计学生信息,再到“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潮......终于,是时候慢下来,思考一下作为幼师原本该做的那件事——思考课程的生发了。结合疫情,幼儿园开学后可以开展哪些课程,现阶段又应该做哪些准备?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提到幼儿园的课程,我们总是会想到游戏,然后联想到游戏分类、五大领域之类的。但提到疫情,我们若只是简单想着“画一画病毒的样子”或“欣赏一个关于医生的故事”,似乎缺少了一些对这样的大事的敬畏,又多了一些空洞的美好想象。所以,今天讨论的课程,我们想按“孩子可能感受到的-教育者能联想到的-我们能做的-我们现在该准备”的思路,用疫情中的几个关键词来展开。但我们毕竟不是孩子,所以更多的是希望老师们能打开思路,去感受自己教育的孩子的感受,真正为他们“生发”出课程。坏情绪对孩子来说可能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来得更直接、强烈吧。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JESSIE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Linda ◇ 把“情绪小怪兽”装到瓶子里。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Linda ◇ 请父母记录下孩子产生强烈情绪的事件,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分析班上孩子的性格特点,回顾在学期内的情绪特征。◇ 看一些和情绪有关的绘本、动画,搜集课程素材、寻找课程灵感。 ◇ 对比儿童口罩和成人口罩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孩子做记录。◇ 来到幼儿园的后勤处,向保育员阿姨讨教一下还有哪些卫生工具、消毒用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用各种材料自制口罩,并自己设计实验,测试一下它的“防护性能”。病毒是疫情的“始作俑者”,是科学家们努力攻坚的对象。◇ 我不知道什么是病毒,妈妈说病毒有害,可我不知道有什么害。◇ 孩子可以将病毒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科普”给成人。 ◇ 练习科学有效的洗手方法,并在幼儿园的盥洗室旁张贴提示。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朱亚静 ◇ 用粘土、画笔来“创造”各种病毒,在艺术创作中加深印象。◇ 认真做好防护工作,请孩子记录一下家里是如何防护病毒的。◇ 请孩子们视频连线,聊一聊病毒是什么,再查资料看看大家说的得对不对。◇ 联系有病毒学知识背景的社区工作人员或孩子家长(等疫情结束后),邀请他来幼儿园分享。◇ 搜集、筛选近期涌现的病毒科普绘本、动画,挑选适合自己班孩子的。野生动物被普遍认为是此次病毒的来源,同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我分不清平时说的小动物和新闻里放的野生动物有什么区别。
《地球脉动》 图片来源:豆瓣 
图片由幼师口袋原创 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图片由幼师口袋原创 拍摄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碧桂园分园) ◇ 挑选一些适合在幼儿园养的小动物,学习饲养方法,开学后饲养。◇ 筛选城市里的博物馆、动物园资源,并提前做好攻略。◇ 挑选一些适合孩子的动物绘本、动画、电影、纪录片,有条件的话可以根据教育内容进行适当剪辑。◇ 邀请家里有宠物的孩子开学后分享自己和宠物的故事。本文作者:韬韬,首发于公众号:幼师口袋。全国已有300多万幼师在用口袋。我们希望让幼儿园不再"小学化",把老师的时间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