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老师和孩子们都在家待了一个多月了。 最近,企业逐渐开始复工,中小学生也逐渐开始上网课,不少幼儿园家长开始担心一系列问题:孩子在家没人照顾怎么办?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怎么改?孩子吵着要出去玩怎么办? 今天,幼师口袋搜集整理了“疫情期间,家长最关心的18个问题”,建议各位老师可以直接分享到家长群,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哦! 图片来源:Unsplash 1)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为什么现在必须待在家里,借助绘本、动画、新闻帮助孩子理解;不要吓唬、威胁孩子。 2)安抚孩子的焦虑情绪,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游戏吸引注意力。 3)成人注意自己控制焦虑、不安的情绪。 4)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安排,避免在家“闲得慌”。 1)切忌包办替代,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2)为孩子提供额外的锻炼机会,如帮妈妈一起叠衣服。 3)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直接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 1)在家中开辟一块场地,进行不那么大声的室内运动。 2)利用家中原有的家具、工具来进行运动。 3)让孩子参与做家务,来弥补运动量。 1)与孩子事前约定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而不是粗暴的阻止。 2)根据孩子的使用情况设置明确的奖励与惩罚措施。 3)用有趣的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父母以身作则,少在孩子面前刷手机。 图片来源:Unsplash 1)首先理解:孩子愿意在你面前胡闹,是爱你表现。 2)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园的情况,请老师给出意见。 3)尽量保持合理、规律的作息。 4)不溺爱孩子。 1)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可以让老人帮忙接送孩子、照顾起居,但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亲力亲为。 2)多和老人沟通教育问题,态度温和,不要直接指责,而应该平等交流。 3)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有的事要自己做。 1)与孩子商量好每晚入睡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证良好的睡前情绪。 3)给孩子3-5分钟的赖床时间,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帮助起床。 1)家长以身作则,什么食物都要吃得津津有味。 2)对孩子不喜欢的食材尝试新的烹饪方法。 3)开饭之前和孩子聊聊今天的食材的“前世今生”,它们是怎么被种出来、被做成菜的,引起孩子的兴趣。 4)对孩子特别贪吃的某样食材,不直接阻止;对孩子完全不能接受的某样食材,不强硬要求。 本文作者:韬韬,首发于公众号:幼师口袋。全国已有300多万幼师在用口袋。我们希望让幼儿园不再"小学化",把老师的时间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幸福! |
|